2025-2026学年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上海市新纪元总校高二(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上海市新纪元总校高二(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上海市新纪元总校高二(上)月考
数学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 = (1,1,0), = ( 1,0,2),且 + 与 2 互相垂直,则 的值是( )
A. 1 B. 43 C.
5 7
3 D. 5
2.某商场举办有奖促销活动,在抽奖盒中放有 7 张抽奖券,其中 3 张抽奖券有奖品,若小李从中一次性随
机抽出 2 张抽奖券,则小李能获得奖品的概率为( )
A. 2 3 5 53 B. 4 C. 7 D. 9
3.设 , 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 ( ) = 0.2, ( ) = 0.5, ( ) = 0.2,则 ( ∪ ) =( )
A. 0.8 B. 0.7 C. 0.6 D. 0.5
4.已知 ,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 60°,那么| + 3 | = ( )
A. 7 B. 10 C. 13 D. 4
5.向量 = (2 , 1,3), = (1, 2 , 9),若 // ,则( )
A. = 16, =
2
3 B. =
1 3
6, = 2
C. = 1 12, = 2 D. = = 1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向量 = (2, 1, ), = ( 4,2,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 // ,则 = 2
B.若 ⊥ 5,则 = 2
C.若 , 5为钝角,则 < 2
D.若 1在 上的投影向量为 6 ,则 = 4
7.如图在三棱柱 1 1 1中, 是面 1 1 的中心,且 1 = , = , = ,则 1 =( )
A. 12 +
1 1
2 + 2
B. 12
1 + 12 2
C. 1 + 1 12 2 2
D. 12 +
1
2
+ 12
第 1页,共 8页
8.如图所示,在长方体 1 1 1 1,若 = , , 分别是 1, 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不成
立的是( )
A. 与 1垂直
B. ⊥平面 1 1
C. 与 1 所成的角为 45°
D. //平面 1 1 1 1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向量 = (2, 1), = ( 3,2), = (1,1),则( )
A. // B. ( + ) ⊥ C. + = D. = 5 + 3
10 3 2.某社团开展“建党 100 周年主题活动——学党史知识竞赛”,甲、乙两人能得满分的概率分别为4,3,
两人能否获得满分相互独立,则( )
A. 1 7两人均获得满分的概率2 B.两人至少一人获得满分的概率12
C. 1 1两人恰好只有甲获得满分的概率4 D.两人至多一人获得满分的概率2
11.如图所示,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1 1 1 1中, , 分别为棱 1 1, 1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
A.直线 与 是平行直线
B.直线 与 所成的角为 60°
C.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45°
D. 9平面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已知 (0,2,3), ( 2,1,6), (1, 1,5),则平面 的法向量的坐标为______.
13.已知空间向量 = (1,1,2), = (2,3,2),则向量 在向量 上投影向量的坐标是______.
第 2页,共 8页
14.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
字记为 ,其中 , ∈ {1,2,3,4,5,6},若| | ≤ 1,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
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甲、乙、丙参加某项测试时,通过的概率分别为 0.6,0.8,0.9,而且这 3 人之间的测试互不影响.
(Ⅰ)求甲、乙、丙都通过测试的概率;
(Ⅱ)求甲未通过且乙、丙通过测试的概率;
(Ⅲ)求甲、乙、丙至少有一人通过测试的概率.
16.(本小题 15 分)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 1 1 1 1中, = 1, = 1 = 2, 、 分别是 、 1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1 1;
(2)求证: ⊥平面 1 1 .
17.(本小题 15 分)
如图,在正四棱柱 1 1 1 1中, 1 = 2 = 4, , 分别为 1, 1的中点.
(1)证明; 1 //平面 .
(2)求 1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第 3页,共 8页
18.(本小题 17 分)
科技进步能够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人工智能中的 .小明、小华两位同学报名参加某公司拟开
展的 培训,培训前需要面试,面试时共有 3 道题目,答对 2 道题则通过面试(前 2 道题都答对或
3
都答错,第 3 道题均不需要回答).已知小明答对每道题目的概率均为4,小华答对每道题目的概率依次为
2 2
3 , 3 ,
1
2,且小明、小华两人对每道题能否答对相互独立.记“小明只回答 2 道题就结束面试”为事件 ,记“小
华 3 道题都回答且通过面试”为事件 .
(1)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 ( );
(2)求事件 和事件 同时发生的概率 ( );
(3)求小明、小华两人恰有一人通过面试的概率.
19.(本小题 17 分)
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 , = , 为 的中点,二面角
为直二面角.
(Ⅰ)求证: ⊥ ;
(Ⅱ)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求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余弦值.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1,1)
13.( 18 27 1817 , 17 , 17 )
14.49
15.解:设事件 =“甲通过测试”,事件 =“乙通过测试”,事件 =“丙通过测试”,
(Ⅰ) ∵ 3 人之间的测试互不影响,相互独立,
∴ ( ) = ( ) ( ) ( ) = 0.6 × 0.8 × 0.9 = 0.432;

(Ⅱ) ( ) = ( ) ( ) ( ) = (1 0.6) × 0.8 × 0.9 = 0.288;

(Ⅲ)设事件 =“甲、乙、丙至少有一人通过”,则 =“甲、乙、丙三人都没通过”,

( ) = 1 ( ) = 1 (0.4 × 0.2 × 0.1) = 0.992.
16.证明:以 为原点, 为 轴, 为 轴, 1为 轴,建立如图所示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长方体 1 1 1 1中, = 1, = 1 = 2, 、 分别
是 、 1 的中点,
则 1(1,0,2), 1(1,2,2), (0,1,1), (1,1,0),
(1) = (1,0, 1),
∵平面 1 1的一个法向量 = (0,1,0),
第 5页,共 8页
∴ = 0,
∵ 平面 1 1,∴ //平面 1 1.
(2) 1 1 = (0,2,0), 1 = ( 1,1, 1),
∴ 1 1 = 0, 1 = 0,
∴ ⊥ 1 1, ⊥ 1 ,
∵ 1 1 ∩ 1 = 1, 1 1、 1 平面 1 1 ,
∴ ⊥平面 1 1 .
17.解:(1)证明:在正四棱柱 1 1 1 1中, 1 = 2 = 4, , 分别为 1, 1的中点,
以 为坐标原点, 所在直线为 轴, 所在直线为 轴, 1所在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1(0,0,4), (2,2,2), (2,2,0), (0,2,0), (2,0,2),
1 = (2,2, 2), = (2,0,0), = (0, 2,2),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
= 2 = 0
则 ,取 = 1,得 = (0,1,1), = 2 + 2 = 0
∵ 1 = 0, 1 平面 ,
∴ 1 //平面 .
(2) 1 = (2,0, 2),
设 1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则 1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1 | 2 1
| 1
= = .
| | | 8 2 2
第 6页,共 8页
18.
19.解:(Ⅰ)证明:∵ = , 为 中点,∴ ⊥ ,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
∴ ⊥平面 ,
∵ = 2, ⊥ , = ,∴ = 1.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0,0,0), (1,0,0), ( 1,0,0), ( 1,2,0), (0,0,1), (1,2,0),
= ( 1,2, 1), = (1,0, 1),
∵ = 0,∴ ⊥ .
第 7页,共 8页
(Ⅱ)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
= 2 + = 0
则 ,取 = 1,得 = (0,1,2),
= 2 = 0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 ( 1,0, 1),

∴ = |cos < , > | = | | = | 2| = 10,
| | | | 5 2 5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5
(Ⅲ)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
= (0,0,1), = ( 1,2,0),
则 = = 0

,取 = 1,得 = (2,1,0),
= + 2 = 0
设平面 与平面 夹角为 ,
则 = | | 1 1| | | | = 5 5 = 5,
∴平面 与平面 1夹角的余弦值为5.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