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知识梳理课件(共36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粤教·粤人版八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知识梳理课件(共36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粤教·粤人版八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中部,有一片辽阔的草原。草原上盛产一种东西,那就是牧草;丰美的牧草养育了无数的牛羊;肥壮的牛羊养育了健硕的草原儿女。自古以来,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课前|知识梳理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一、土地资源特征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3~64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定义:指可供发展[1]农业、[2]林业、牧业和其他用途利用的土地。
农业
林业
2.分类:人们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将土地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类型 耕地 园地 草地 林地 建设用地 水域水面 其他
占比/% 13.29 2.09 27.53 29.54 4.89 3.70 18.96
3.我国土地资源特征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包括[3]耕地、园地、[4]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等类型。
(2)我国土地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5]丰富,但人均占有量[6]少。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耕地
草地
丰富

(3)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 东部季风区的[7]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林地 [8]东北、[9]西南、东南的山地
草地 [10]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沙漠、戈壁等未利用土地 西部地区
平原
东北
西南
西北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4~6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重要原因
(1)根本原因: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11]基础,如果利用不当,土地资源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2)现实原因:我国山区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12]较多,土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基础
较多
2.应对措施:针对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1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 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保护土地资源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土地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三、保护耕地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6~6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1)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14]根基。
(2)我国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人均耕地面积少,[15]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加上耕地资源空间分布[16]不均衡以及干旱区和山区面积较大等因素,保护耕地成为重要问题。
(3)保护耕地是实现国家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根基
后备耕地
不均衡
2.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我国通过制定保护耕地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措施,统筹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生态、道路建设等合理用地,从源头进行耕地保护,牢牢守住[17]18亿 亩耕地红线,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稳定的粮食供给,保障国家[18]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8亿
粮食安全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构建空间地图]
(1)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右图中A是耕地中的[1]水田,B是耕地中的[2]旱地,这两种不同耕地的分界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东部[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D是土地利用类型中的[4]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5]东南的山地;C是土地利用类型中的[6]草地,适合发展[7]畜牧业。
水田
旱地
800
林地
东南
草地
畜牧
[点拨重点难点]
1.土地利用类型与年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我国草地与耕地的分界线,该线以西以草地为主,以东以耕地为主。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
2.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 主要原因 治理措施
乱占耕地 城市用地扩张,占用大量耕地 禁止乱占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草场退化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 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
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严禁乱砍滥伐,植树造林
土地污染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及污染物排放不当造成土地污染 严禁乱排污水、填埋垃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3.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土地资源特征
  (2025年河南周口月考)下图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据图可知,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建设用地
C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在平原、低缓的丘陵开垦耕地
B.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C.大量开垦草场,退草还田
D.建立护田林、防风林等多种防护林
C
知识点二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人地协调观](2025年河南信阳期中)2025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为一组表现“耕地危机”的漫画。据此完成第3~4题。
3.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
A
4.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污水
B.严格管控因建设而乱占耕地现象的出现
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B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基础练]
  [地理实践力](2025年河北廊坊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所在地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统计图(如下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目前,学校所在地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1980—2022年,学校所在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是(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其他用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D
B
3.学校所在地针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变化,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大退林还耕的力度
B.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C.扩大其他用地达半数以上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D
  (2024年福建泉州模拟)202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一户一田”政策,该政策是将农民分散的土地通过互换并地的方式整合成一块大田。下表为我国耕地相关数据。据此完成第4~6题。
耕地面积 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耕地面积 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
4.我国耕地的特点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不足,人均充足
D.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B
5.以下地形类型最适合推行“一户一田”政策的是( )
A.丘陵 B.高原
C.山区 D.平原
6.中央推出“一户一田”政策的目的有( )
①便于管理,节约成本 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③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④提高农田土壤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A
[培优练]
  (2024年安徽淮北期末)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据此完成第7~9题。
7.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地区   
B.黄淮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地区
D
8.青藏地区耕地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
B.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
C.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D.人口少,耕地需求小
A
9.下列漫画所示行为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C
10.[人地协调观](2024年山西太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农村土地新政策中再次强调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耕地非农化主要是指利用耕地参与到非农业发展建设之中。耕地非粮化是指在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上种植非粮食经济作物。
材料二 右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水田;B.旱地;C.草地;D.林地。
(2)请从数量、类型等方面,描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①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土地类型齐全,但我国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草地
林地
(3)2022年农村土地新政策中再次强调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我们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制定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③加紧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