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与合理利用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海洋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一、“蓝色粮仓”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4~8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概况(1)我国渔业资源丰富,有海藻、鱼虾、[1]贝类、蟹、乌贼、海参等,这些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2]食物。(2)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要树立[3]大食物观,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贝类食物大食物观2.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分布(1)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4]近海大陆架水域。(2)形成原因。①纬度适中,阳光充足,生物[5]光合作用强。②受到来自高纬度的冷海水和来自低纬度的暖海水经过或交汇的影响,加上长江、黄河等河流带来大量的[6]营养盐类,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7]饵料。③我国[8]近海岛礁广布,为鱼类生存、繁殖提供了场所。近海大陆架光合营养盐类饵料近海岛礁(3)我国主要渔场:烟威渔场、石岛东南渔场、苏北渔场、[9]舟山渔场(我国最大的渔场)、钓鱼岛渔场、闽东渔场、台湾浅滩渔场、粤西渔场、北部湾渔场、西沙和中沙渔场、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南部陆架渔场。舟山渔场3.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存在问题:长期以来,[10]过度捕捞、粗放式养殖和环境污染等,导致传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2)对策:我国通过采取[11]增殖放流、科学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藻场等措施,促进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过度捕捞增殖放流二、“资源宝库”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12]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油气资源和[13]海洋空间资源。增殖放流海洋空间海洋资源类型 举例 主要利用方式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主要渔场:烟威渔场、苏北渔场、舟山渔场、北部湾渔场等 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底矿产资源 ①近海大陆架:[14]煤炭、石油、天然气、硫、磷等矿产资源; ②滨海带: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独居石等砂矿资源; ③海盆:[15]锰结核、可燃冰等特殊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开采海洋化学资源 我国主要盐场:辽宁盐场、长芦盐场、鲁北盐场、苏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等 海水晒盐海洋油气资源 我国进行油气田开采的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和莺歌海等 海洋油气资源开采海洋空间资源 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16]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17]南海 海洋运输煤炭锰结核300万南海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6~8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18]海上活动的日益频繁,大量的[19]废弃物排放入海,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海上活动废弃物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我国实施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计划,同时进行合理的[20]海洋功能区划,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海洋资源的开发秩序得到明显改善。(2)我国坚持[21]陆海统筹,增强陆海污染防治协同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构建完善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开创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建设新局面。海洋功能区划陆海统筹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构建空间地图](1)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甲[1]渤海;乙[2]黄海;丙[3]东海;丁[4]南海。主要岛屿:①[5]台湾岛;②[6]海南岛。主要海峡:a.[7]台湾海峡;b.[8]琼州海峡。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台湾海峡琼州海峡(2)我国的主要盐场有:位于渤海西岸的A.[9]长芦盐场;位于台湾岛西岸的B.[10]布袋盐场;位于海南岛西岸的C.[11]莺歌海盐场等。相对于南方地区的盐场,北方地区的盐场雨季[12]短 (长/短),更有利于晒制海盐。(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13] 东 海的D.[14]舟山渔场。长芦布袋莺歌海短东舟山[点拨重点难点]1.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类型 利用方式海水资源 海水淡化、低盐度海水灌溉、消防用水、工业冷却水等海洋化学资源 提取海盐和微量元素海洋生物资源 发展海洋渔业海洋矿产资源 开采滨海砂矿、海底矿产,开发油气资源等海洋能资源 利用潮汐、波浪发电等海洋空间资源 填海造陆,建设跨海大桥、人工岛、港口、海底隧道等设施,开发滩涂2.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 危害 措施海洋环境污染 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石油污染 ①影响渔业生产;②危及人体健康;③破坏沿岸景观,影响滨海旅游业;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带来赤潮灾害;等等 ①防治海洋污染;②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海洋生态破坏 ①人类生产活动:过度捕捞、海岸工程建设和填海造陆等;②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①破坏海洋生态环境;②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③造成海洋生物资源枯竭;等等 ①实行休渔制度,严禁过度开发海洋生物资源;②注意海洋生态体系建设[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蓝色粮仓”和“资源宝库” (2024年广西钦州月考)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据此完成第1~2题。1.我国北方最大的盐场和全国最大的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烟威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C.布袋盐场、北部湾渔场 D.莺歌海盐场、石岛东南渔场B2.有人称海洋为“乌金的存储库”是因为( )A.海洋中石油资源丰富 B.海洋中鱼、虾、藻类等水产品十分丰富C.海洋中砂矿储量丰富 D.海洋中盐类储量大A知识点二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025年江苏宿迁期末)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当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据此完成第3~4题。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加强近岸海域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②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别墅 ③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 ④污水处理达标方可排放入海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①④D4.下列关于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B.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C.设休渔期是让渔民有更充足时间休息D.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C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基础练] (2024年四川成都期末)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如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1.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B2.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靠近( )A.河北省 B.江苏省C.辽宁省 D.山东省D3.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主要是为了( )A.减轻海水侵蚀腐化B.增加渔业养殖种类C.打造休闲旅游景观地D.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D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2024年11月28日,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一期开发项目中心平台在渤海南部海域完成安装,该海域冬季气象多变、海况恶劣,且油气储层埋藏在海底数千米的潜山变质岩地层,建设和开采难度大。如图为该项目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4.渤海地处( )A.高纬度 B.中纬度C.北寒带 D.南温带B5.项目中心平台安装期间,渤海区域最可能盛行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6.渤海南部海域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 )A.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B.缓解空气污染问题C.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BA[培优练] (2025年原创题)我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三文鱼养殖区坐落于深圳大鹏新区,该养殖区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营造出适宜三文鱼生长的环境,成功实现了“绿色能源”与“蓝色牧场”的跨界创新融合。如图为深圳冷能三文鱼养殖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7.深圳海域无法自然繁殖三文鱼的原因是该海域( )A.面积太小 B.盐度太高C.水温太高 D.水流太快C8.深圳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三文鱼的优势在于( )A.降低养殖技术难度B.降低养殖设备成本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节约养殖人工成本C9.该养殖区的建成,将有利于深圳( )A.增加海洋生物种类B.降低能源供应压力C.促进养殖产业升级D.提升城市供水能力C10.[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红树林被称为“海上森林”,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群落。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红树林部分被农田、养殖池塘及城市用地侵占。2000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造林工作,出台《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并将红树林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红树林面积实现明显变化。材料二 某中学组织开展“红树林——海岸卫士”实地考察活动。同学们在实地考察活动中了解到红树林只占全球热带森林面积的0.7%,但它给海洋生物提供的食物占全球沿岸生态系统的一半。红树林既可防风消浪,又能净化海水,还能为鱼虾和鸟类提供栖息之所。材料三 图甲为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示意图,图乙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示意图。(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角度,描述我国红树林分布范围。纬度位置:位于30°N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的低纬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2)说明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原因。趋势:面积在逐渐缩小。原因:被农田、养殖池塘及城市用地侵占。(3)简述我国保护红树林可采取的措施。①出台政策性文件,旨在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造林工作;②将红树林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范围,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与管理;③加强对红树林资源的调查监测,确保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④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公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4)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提出在深圳城市中心建设红树林保护区,你是否赞同?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赞同。理由:①红树林可以净化水质;②红树林发达的根系能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储藏于地下,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③红树林还可以维护生物的多样性;④红树林保护区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实现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存;⑤红树林保护区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价值,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⑥红树林可以保护海岸、抵御风暴。 或不赞同。理由:①会占用大量土地;②在城市中心建设红树林保护区不利于红树林的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