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单元整体设计 2025-2026学年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单元整体设计 2025-2026学年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资源简介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same or different”为主题,通过校园对话、论坛讨论、语法聚焦及成长项目等多元形式,围绕“How do we compare with each other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级的运用,探究个体间的相似与差异,感悟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
日常对话1(Section A,1b&1d)中Peter与Chen Jie围绕学校音乐节展开交流,对比彼此的特长与性格;日常对话2(Section A,1c&1d)中,众人对Ella和Emma的表演进行评价,从外貌、歌声、舞蹈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日常对话3(SectionA2a)中,Han Lin与双胞胎探讨音乐节的年度变化,以及双胞胎自身在性格“quieter”“funnier”、作息习惯“gets up earlier”等维度的差异,多场景呈现比较级的实际运用。语法聚焦部分,进一步提炼对话中的比较级结构,通过典型例句总结规则,强化语法知识的掌握。Section B的1b论坛环节,Matt和Diana就“朋友应相似还是不同”展开辩论,阐述相似朋友间的共鸣,说明差异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人际关系中的异同。并以“个人成长对比”为实践任务,学生通过身体、心理、学习等维度的自我审视,完成成长图表并进行课堂分享。这一过程将比较级的运用从他人对比延伸到自我纵向对比,实现语言知识与自我认知的融合。
本单元的核心语言围绕“比较”展开,重点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如“more colourful”“shorter”)、“than”引导的比较句式及“as...as”的同级比较结构;同时掌握描述差异与共性的词汇,如“similar”“different”“besides”。语法上,以比较级的正确运用为核心,结合日常对话、观点辩论与实践任务,规范语言表达。
在语篇知识方面,本单元采用对话、议论文及实践报告三种语篇形式。对话语篇以校园活动为背景,通过人物问答自然融入比较级表达;网络回帖,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例证,以“观点-论据”结构组织内容;实践报告(成长项目)则以图表与分享为载体,将语言运用与信息呈现结合。三种语篇均通过具体场景和任务推进,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较级句式描述人物、事物的特征差异;学会从多元视角分析人际关系及自我成长中的相似与不同;理解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培养包容与思辨能力;并通过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提升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比较级进行交流、表达观点及展示成果的能力。
二、单元整体设计框架图
发现与识别异同——理解与接纳差异——欣赏与共融。
在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从观察外在差异起步,逐步走向内在价值的体认。通过对比人物性格、成长经历与观点立场,学会理性表达“更重视”“更适合”等判断;在小组合作与成果展示中,尊重不同意见,理解个体选择背后的多元成因,最终实现从语言形式掌握到思维品质提升的融合。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整体英语基础处于中等水平,多数具备基本的语言模仿能力和课堂互动意识,对校园生活相关话题兴趣浓厚,乐于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参与课堂。但班级内存在明显的能力分化: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基础比较句式(如“A is taller than B”),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存在比较级形式混淆、观点表达逻辑断裂等问题,且对“差异的价值”等抽象概念理解存在困难。
四、单元教学目标
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在日常交际中听懂关于比较人或事物的谈话内容;清晰地谈论自己与同伴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彼此的优点,互相学习借鉴;
通过阅读关于朋友应该相似还是不同的网络帖子,理解不同观点及其理由,思考差异为友谊带来的好处,探讨友谊的本质;结合自身实际和所思所感,撰写网络回帖,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例证;
根据音素/3:/和/a/的发音规律归纳出与其对应的字母组合,正确朗读这些音素以及带有这些发音的常见词汇;能够听辨升降调所表达的意义,并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升降调;
归纳和总结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形式、功能及用法,并正确运用比较级描述人或事物的差异;
识别、分类、积累描述个人性格、外貌特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常见词汇与表达,特别是其中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形式,并在口头和书面交流中灵活运用这些话题词汇进行比较;
正确看待人与人的异同,欣赏彼此的优点,尊重彼此的差异,看到彼此的成长,在相处中懂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道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包容精神。
难点与重点
难点:比较级不规则变化的准确记忆(如bad→worse)、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如more colourful)与单音节词加“-er”的区分、在辩论中用比较级流畅表达对立观点。
重点:熟练运用比较级句式进行人物、事物对比;理解“差异促进成长”的内涵,能用英语阐述差异在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五、单元课时划分
课时及话题 课时学习目标与产出 教材板块内容
课时 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通过听录音,听辨并准确认读对话中含有字母或字母组合:er、ir、ur、ear、a、e o、er、or的单词的发音,能听懂对话并获取物人物特征及其他关键信息,提炼、整合与比较人物的异同。(学习理解) 2.归纳和内化对话中关于谈论人物特点、比较人物异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分角色扮演对话。(应用实践) 3.积极得体地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比较级句式谈论人物特点、比较人物异同。(迁移创新) Product: 绘制一张人物对比卡片,并与同伴谈论所画的人物卡片。 Opening page —Section A 1d & Pronunciation 1
课时 2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通过听录音,听辨并准确认读对话中单词重读的发音,能听懂对话并获取物品归属、运动频率及其他细节信息,借助表格提炼、整合与转述人物运动习惯。(学习理解) 2.归纳和内化对话中相关语言询问体育用品所属及运动频率语言表达方式,分角色扮演对话。(应用实践) 3.积极得体地运用“Is this yours ” “How often do you ... ”的句式询问体育用品归属和运动习惯,增进同学之间了解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迁移创新) Product: 采访同伴,询问对方喜爱的运动类型、运动频率以及运动物品的归属,并完成采访信息表。 Section A 2a-2e & Pronunciation 2
课时 3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观察句子,认识名词性物主代词,并归纳和掌握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区别名词性物主代词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正确使用名词性物主代词。(学习理解) 2、观察表格中的频度副词(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 hardly ever, never),区别频率副词,发现频率副词的用法规律,准确运用频率副词表述实际问题。(运用实践) 3、结合本课所学的频率副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运用语法结构,阐述自身运动的频率,与小组同伴进行交流,形成报告。(迁移创新) Product: 通过小组讨论,寻问他人的运动习惯,以报告的形式表述运动习惯,并能理解锻炼的意义。 Section A 3a-3d Grammar Focus
课时 4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识图并通读三个语篇后获取并感知Xia Tian、Jenny和Steve喜欢的健身活动及喜欢的原因,借助课文提供的图形和文本将三人的健身活动与1b提供的三种运动进行准确的匹配。(学习理解) 2.基于结构化知识和文本内容,以表格和文章架构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语篇中三个人物的运动频率、喜爱原因以及运动带给他们的好处进行梳理和概括。运用目标语言描述与阐释他们关于健身活动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应用实践) 3.提取出与表达喜爱运动原因相关的句式,通过范文和阐述理由的短语、句型,表达自己愿意选择的一种方式并进行口头简述理由,感受健身活动对个人健康、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迁移创新) Product: 学生能通过语篇提供的三种不同运动,选择一项作为自己愿意尝试的运动和锻炼方式并给出理由,完成口头简述报告。 Section B 1a-1d Reading
课时 5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西方文化中对运动与身心健康关系的重视,培养健康生活意识,养成定期锻炼习惯,提高运动积极态度。 2. 运用略读(skimming)和扫读(scanning)技巧获取文章关于运动益处的关键信息。理解并准确运用文中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develop muscles”、“put stress on”、“memory improve” 等描述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3.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信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能批判性地思考运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4. 提高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能力,在阅读中总结归纳完成文章概要。 Product: 口头报告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多重益处,完成图表。 Section B Reading Plus
课时 6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获取Kate最喜欢运动名称,频率,喜欢原因等信息,梳理并完成思维导图,列出帖子的内容要点。 2.基于Kate的思维导图完成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关注、提取、归纳并内化为运动小达人所需要的语言表达方式。 3.运用相关表达方式,写一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且描述自己对生活习惯的看法的帖子。在写作过程中适当描述自己的感受,用上相应的连接词。 4.通过自评和互评,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使之完善,改进初稿的结构、内容和语言。 产出: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导图给学校体育组写一封推荐帖,推荐你最喜欢或最想尝试的运动项目,并说明推荐理由。 Section B 2a-2b Writing
课时 7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整合本组成员的运动喜好包括原因以及频次,完成导学单上的调查表格。 2.基于已完成的表格,协助小组长完成本组的简要调查报告,小组长上台展示。 3.聆听其他小组的展示,分析、比较出全班最受欢迎的运动以及原因,反思自己的运动习惯,向具有良好运动习惯的同学学习,形成更健康的运动观念。 Product: 小组讨论并对比本单元前几个课时所完成的关于同学们的运动喜好和习惯的调查表,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并完成口头汇报的视频。 Section B Project
六、单元设计理念
本单元整体设计紧密围绕英语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致力于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应用深度融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如校园音乐节、朋友间的日常交流、个人成长反思等,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自然地接触、理解并运用语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利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同时,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基础的语言知识输入,到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再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与输出,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还将跨学科知识与文化意识融入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实现知识与情感、技能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单元项目式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比较级和描述性词汇知识,完成“初中成长对比探索”项目。通过结对问答收集身体、心理、学习等维度的成长数据,制作可视化成长图表,分析个人与同学间的成长差异及背后原因,最终形成包含对比分析与感悟的总结报告。
形式以小组成果上交,包含成长对比表格、差异分析统计图、3-5分钟汇报视频(或图文手册)。
七、单元简析
(一)主题范畴与意义
本单元主题为 “Same or Different”,属于 “人与社会” 主题范畴,子主题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通过对该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探究个体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不仅从外貌、性格、特长等方面进行比较,更能从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角度去思考差异的价值和意义。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更加和谐、包容的关系,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知识
词汇:涵盖丰富的描述人物特征、性格、行为的词汇,如 “outgoing”“quiet”“funny”“hard - working” 等,以及用于比较和对比的词汇,如 “similar”“different”“than”“as...as” 等。这些词汇为学生描述和比较人物提供了基础。
语法:重点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及相关句式。包括比较级的规则变化(如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加 - er,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前加 more)和不规则变化(如 “good/well - better”“bad/badly - worse” 等),以及 “than” 引导的比较句式(如 “He is taller than me.”)和 “as...as” 的同级比较结构(如 “She is as smart as her sister.”)。语法知识贯穿整个单元的对话、阅读和写作等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关键。
语篇类型
对话语篇:如 Section A 部分的多组对话,围绕校园活动(学校音乐节)、人物评价等场景展开。通过 Peter 与 Chen Jie、众人对 Ella 和 Emma 表演的讨论等对话,自然地呈现比较级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和学习语言,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议论文语篇:Section B 的 1b 论坛环节,Matt 和 Diana 就 “朋友应相似还是不同” 展开辩论。这种语篇形式以 “观点 - 论据” 的结构组织内容,学生在阅读和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强化比较级和相关词汇的运用,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阐述观点。
实践报告语篇:以 “个人成长对比” 为实践任务,学生通过自我审视,完成成长图表并进行课堂分享。这一过程将语言运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需要运用比较级描述自己在身体、心理、学习等维度的成长变化,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表达和展示能力,同时促进自我认知和反思。
语言技能
听:通过听对话、访谈等材料,学生能够获取关于人物比较的关键信息,理解不同语境中比较级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和敏锐度。
说: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口语活动中,学生有大量机会运用比较级描述人物、表达观点、参与辩论,锻炼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提升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沟通能力。
读:阅读不同类型的语篇,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意图,同时进一步巩固比较级在阅读中的理解和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写:通过完成关于人物比较、个人成长变化等主题的写作任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和句式,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