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9月份考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单选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地面上一小球以初速度3m/s竖直上抛,落地速度为2.6m/s。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A.0.60s B.0.56s C.0.52s D.0.50s2.下图可视为室内自行车比赛场地的模型图,自行车选手在近似球面的曲面上的一定高度处进行匀速圆周运动,且曲面边界的切线与水平地面夹角θ=37°,水平面半径R为0.3m,自行车选手与自行车及装备总质量为200kg,自行车和曲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关于该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自行车恰好不受沿竖直曲面切线的摩擦力,则速度最大值为2m/sB.自行车能保持在曲面运动的最大速度为3.6m/sC.自行车手在同一高度处匀速骑行一周,摩擦力的冲量方向竖直向上D.自行车手可以在不同高度上以相同速率在曲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3.水火箭是利用反冲原理制作的趣味玩具,瓶内有高压气体和一定量的水。总质量为M的水火箭,由静止沿竖直方向发射,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内部质量为m的水相对地面以速度v0向下喷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高压气体对箭体做负功B.喷水后瞬间,箭体的速度大小为C.箭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D.整个过程中,箭体与水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滑轮提升重物,如图所示,两轻绳分别跨过两个固定光滑定滑轮,两人站在地上竖直向下拉动轻绳,使重物匀速上升,已知悬挂重物的两侧轻绳和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相等,则在重物上升的过程中( )A.轻绳和拉力的合力逐渐变大B.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C.轻绳拉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变大D.两根轻绳对物体的拉力冲量始终相同5.风洞实验是了解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在风洞中将一质量为m的飞行器(可视为质点)由静止释放,假设飞行器所受风洞阻力方向竖直向上,风洞阻力大小f与飞行器下降速率v的关系为f=kv,测出飞行器由静止下降h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飞行器下降h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器的最大速率B.飞行器的机械能损失C.飞行器克服风洞阻力做功D.飞行器的运动时间二、多选题( 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6.小朋友在广场上玩耍时,在空中O点把一塑料球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上升到最高点后又下落至位置O。已知塑料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恒为其重力的,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比下降过程重力冲量大B.上升过程比下降过程合外力冲量大C.整个过程平均速率为D.整个过程平均加速度大小为7.如图所示,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与木块B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0.02kg的子弹以300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击中木块A(时间极短)并留在其中。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0.18kg,木块B的质量为0.2k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击中木块A的过程中,两者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45JC.弹簧压缩至最短时,木块B的速度大小为15m/sD.后续运动过程中,弹簧处于原长时,木块B的速度大小可能为0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停放着质量为M的装有圆弧槽的小车,现有质量为m的小球以的水平速度沿与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A.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从左侧离开小车后,可能做平抛运动C.小球从左侧离开小车后,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D.若足够大,小球可能不会从左侧离开小车第II卷(非选择题)三、解答题( 本题共5小题,共52分。请按要求作答)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足够大)上静置质量的木板C,C的左端固定有挡板,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木板右侧紧靠固定的物块D,D上有一圆心为、圆心角、半径的光滑圆弧槽,圆弧槽与木板的上表面相切于点,直线与水平面的交点为。小滑块静置于处于原长状态的弹簧右端点,点左侧的木板光滑,质量的小球静置于点。现以大小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后,B沿运动并从飞出,恰好落到点。、两点间的距离,A与点右侧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两点间的距离,取重力加速度大小,,,A、B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1)求B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A的质量;(3)证明A、B碰撞后A将压缩弹簧,并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0.如图所示,质量的木板A放置在倾角的固定斜面(足够长)上,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A的底端到挡板的距离,质量的物块B(视为质点)放置在A的底端,B通过一根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足够长)与质量的小球C相连,滑轮左侧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现将A、B、C从图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且在A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突然剪断轻绳,同时对B施加一大小、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图中未画出)。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B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有碰撞均为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B始终未脱离A,轻绳被剪断前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1)释放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以及B的加速度大小;(2)剪断轻绳时B的速度大小;(3)剪断轻绳后A沿斜面第一次上升到最大高度处时B的速度大小以及此时B到A的底端的距离s。11.如图所示,水平面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点左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前面的物块均静止于水平面上,物块左侧静置着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某时刻小孩将物块以相对地面的速度向左推出,物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物块上滑的最大高度小于斜面体的高度),而小孩与滑板最终停在距离点处。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物块的质量,斜面体的质量,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物块和滑板在点右侧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为各自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求:(1)物块被推出的速度;(2)物块沿斜面体上滑的最大高度;(3)通过计算判断,物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若不能追上,物块最终与小孩相距多远;若能追上,碰后二者一起运动,最终距点多远?12.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与粗糙水平面平滑连接于B点,小物块甲从A处静止释放,滑到水平面上的B点向右运动在C点与小物块乙沿水平方向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物块乙从C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速度滑上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置木板的左端,已知斜面上A点到最低点B长度,B、C两点的距离,两小物块质量均为,长木板的质量,小物块甲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为,若小物块乙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且满足(x为物块到木板左端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甲从斜面到水平面转折点的动能损失。求:(1)小物块甲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2)两小物块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小物块乙的速度大小;(3)若小物块乙始终在木板上,求小物块乙相对木板运动的最大位移。1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小球B上,右端与小球C接触但未拴接,球B和球C静止在光滑水平台面上。小球A从左侧半径为的光滑圆弧上的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静止滑下,与球B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之后球C脱离弹簧,沿水平台面向右运动并从其右端点水平抛出,落入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曲面轨道内。以台面右侧底端的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台面的高度为,曲面轨道的方程为。已知三个小球A、B、C均可看成质点,且质量分别为(k为待定系数)、,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1)若,求该条件下A与B碰前A球的速度大小;(2)求满足(1)问条件下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3)求当k取何值时,小球C落到曲面轨道上时具有最小动能。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C B B BC BCD BC9.(1) (2)(3)由(2)可得,“-”表示的方向向左A、B碰撞后,A在上向左滑动,无论是否压缩弹簧,、都将达到共同速度,设、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因为所以A、B碰撞后将压缩弹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10.(1); (2) (3);s=7.5m11.(1),方向水平向左 (2) (3)不能追上,12.(1) (2) (3)13.(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