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美丽的颜色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美丽的颜色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单元
10* 美丽的颜色
阅读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玛丽·居里
人物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了解作者
艾芙·居里 (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文题解读
题目取自皮埃尔的一句话——“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一语双关,既指镭发出的光美丽好看,又指居里夫妇身上所蕴含的“美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坚定的信念、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背景探寻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 190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 1911 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7 年,艾芙·居里出版了《居里夫人传》一书。 该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人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本文记叙的是居里夫妇提取镭的事情。


字音识记
1. 重点字
简陋 ( lòu ) 燥热 ( zào ) 炽热 ( chì )
沥青 ( lì ) 骤雨 ( zhòu ) 猝 ( cù )


窒息 ( zhì ) 吹嘘 ( xū ) 踱 ( duó )
轮廓 ( kuò ) 钋 ( pō ) 荧光 ( yíng )
2. 多音字
( tiāo ) 挑选

( tiǎo ) 挑拨
( yān ) 咽喉
咽 ( yàn ) 吞咽
( yè ) 哽咽
字形辨识
燥 ( zào ) 燥热
噪 ( zào ) 噪音
躁 ( zào ) 暴躁
沥 ( lì ) 沥青
砺 ( lì ) 磨砺
励 ( lì ) 鼓励
词语积累
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 旺。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近义词辨析
吹嘘——吹捧
相同点:都有“故意夸大优点、长处”的意思。
不同点:“吹嘘”强调过分地宣扬,甚至无中生有。多用于自己,也用于别人。“吹捧”强调故意抬高、恭维、讨好,只能用于别人。
辨析:
1. 有时候,他爱 _________ 自己,说大话。
2. 少看或不看那些 _________ 富人的文字,尤其是那些先讲其人现状后描其人辉煌的文字。
吹嘘
吹捧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以“人物+地点+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
人物:居里夫妇
地点:娄蒙路的棚屋里
事件:用四年时间提炼镭
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的过程。
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6)
写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工作的艰苦。
第二部分 (7-19)
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的艰难与漫长。
第三部分(20-26)
写居里夫妇终于发现“美丽的颜色!”——成功提取镭。
试着找出概括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的两个词语,作为“美丽的故事”的关键词。
“艰苦”而又“快乐”
文中居里夫妇研究“镭”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①工作环境恶劣。不在棚屋里,冬冷夏热。
②工作条件艰苦。棚屋没有“通风罩”,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
③工作量巨大。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用差不多和她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的东西。
读第 1 自然段,说说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到总起概括的作用: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背景”。
读 2-7 自然段,圈划出文中表现条件简陋艰苦的词句。和居里夫人对此所持的看法。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
工作设备
夏天:“燥热”
冬天:“冻僵”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
棚屋的破
设备极其简陋
恶劣
艰苦
第 2 段描写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寒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说说第二部分 (7-19) 都写了什么
发现镭的过程
工作强度大
工作难度大
“男子的职务”
“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反自然”
在矿石中离析极少含量的镭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年
第 15 段写道“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这种气氛指怎样的气氛
指在实验室里谈科学问题,而不是琐碎的闲聊。表现了实验室里的人不断思考,专注研究,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有浓厚的科学兴趣,有执着顽强的科研精神。
简要分析“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在内容上,“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是比埃尔对玛丽的答复展现比埃尔的期待;
在结构上,照应文题,起到破题的作用。
怎样理解第 20 段“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这句话的含义
“领域”指他们进行进行实验工作的棚屋,引申为他们的学术范围;
“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成就和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如何理解 23 段中居里夫人的表现
两个“看哪”及“低声”的使用,表现了玛丽发自内心的激动情感。
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何作用 请举例分析。(考点:引用的作用)
从课文中挖掘考试命题
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一方面补充了叙述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另一方面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视角,使行文更加生动。例如课文第14段引用玛丽·居里的话,展现了居里夫妇真实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们执着的工作态度以及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不同的标题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原标题为《伟大的发现》,编入教材时改为《美丽的颜色》,你喜欢哪一个 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考点:标题的作用)
示例一:我喜欢《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一语双关,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的颜色是美丽的,又指他们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热爱科学的精神品格是美丽的。
示例二:我喜欢《伟大的发现》。本文叙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此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伟大”一词点明了居里夫妇这一科学发现的伟大和他们精神品格的伟大。
主旨点晴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炼出镭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歌颂了居里夫妇坚韧执着、勇于实践、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4) 题。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振惊了世界。①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树立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强国之门,打开了中国核事业的丰碑。那么,原子弹的核心燃料——高浓铀是如何研治出来的
A
人们只知道邓稼先等出色的物理学家为之钻研,但有一个英雄鲜( )为人知,她就是和邓稼先一起工作的王承书——504 厂唯一的女性。她参与创建的“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全世界,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② 她年近半百却多次改行,在一次次从零开始的艰难决择面前,她用“我愿意”三个字肩负起国家。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她 _____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30 余年,一生无私奉献,书写报国 shì ( )言。

王承书先生 ______ (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的情怀和风骨,值得我们永远 míng ( ) 记!
B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为人知 ( ) shì ( ) 言
míng ( ) 记
xiǎn


(2) 材料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3) 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在材料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成语。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隐姓埋名
以身许国
(4)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树立”与“打开”互换位置。
在句末加上“的重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