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024) 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2024) 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阅读
一“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藤野先生,“只要留给人类更多”的鲁迅先生,终生探索星空的南仁东,对镭的样子有着热切期盼的居里夫人,这些人物的个性、思想都是通过作者对事件的描述自然地展现出来的。小组合作探究: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是怎样选取和组合具体事件以表现人物的 还可结合以往的阅读经验,进一步归纳一些“以事写人”的方法。
课文 选事角度及具体事件 组合方式 以事写人方法 以事写人效果
《藤野先生》 ①相识:初识藤野先生 ②交往: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③分别:告别藤野先生 按照时间顺序,从初遇到分别依次叙述 ①遵循时间顺序,选取典型事例,紧扣人物特点 ②多角度叙事,展现人物品格 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课文 选事角度及具体事件 组合方式 以事写人方法 以事写人效果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①日常状态:笑声明朗、走路轻捷 ②待客之道:热情招待客人 ③工作状态:深夜工作 将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组合 ①选取生活细节,以小见大 ②多场景勾勒,塑造立体形象 勾勒出真实、亲切、勤奋的鲁迅形象
课文 选事角度及具体事件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①积极争取:争取“大射电望远镜”落地中国
②艰难筹备:深山选址,实地考察
③提出构想:提出独立建造“中国天眼”的构想
④积极推进:参与工程各环节,殚精竭虑,无私忘我
⑤落成启用:病重之际亲自看“天眼”
课文 组合方式 以事写人方法 以事写人效果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人物不同阶段的主要事件 ①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典型事例,展现人物的人生历程 ②运用多种描写,凸显人物品格 突出了南仁东坚持理想、永不服输、艰 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格
课文 选事角度及具体事件 组合方式 以事写人方法 以事写人效果
《美丽的颜色》 ①科研环境:简陋的旧棚屋 ②科研过程:夫妻分工提取镭 ③科研成果:成功提取出镭 按照科研进程依次叙述 ①按照科研进程叙事,展现人物精神 ②描写生动细致,衬托人物品质 体现了居里夫妇坚韧执着、勇于实践、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二 作家沙汀认为,写作时“抓故事容易,找零件困难”,他所说的“零件”就是细节。重读本单元课文,品味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细节,感受其表达效果。小组合作,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分类、汇总本组同学关注的细节,共同探究细节是怎样表现人物的。
以《藤野先生》为例
外貌描写: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对藤野先生外貌的描写,一个朴实、严谨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黑瘦”暗示出他的操劳与专注,为下文刻画其认真负责的品质做铺垫。
神态描写: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生动地写出了藤野先生得知鲁迅放弃学医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鲁迅的不舍与惋惜,又有对其未来选择的尊重,展现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和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
语言描写: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藤野先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我”着想,表现了他的真诚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动作描写:
“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生动地展现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通过具体的动作“翻出”“指着”,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藤野先生为鲁迅耐心讲解的场景。
心理描写: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细腻地写出了鲁迅当时的年少气盛,凸显出藤野先生的宽容与耐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和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 本单元课文中有一些句子,或看似寻常而寓有深意,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以独特的形式传达特别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品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思考并回答括号内的问题。试着再找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设计问题,同学之间互问互答。
1.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加点词语暗示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却只”暗示出他们的目的不在于看“我”的讲义,而是别有用心。“一”暗示出他们的行动之快,表明他们蓄谋已久。这两个词语既表现了作者的怀疑和无奈——怀疑这些人的真实意图,无奈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行为发生,又流露出作者对这一行为的不满。
2.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反复交代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看起来有些重复,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
不可以删去。
反复交代时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通过罗列从下午两三点钟一直到晚上十二点钟的时间变化,生动具体地展现出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之长。这不仅体现了鲁迅先生好客、热情、耐心的性格,而且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增强了表现力。
3.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句中四个“转向”所领起的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顺序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居里夫妇的一个动作 )
四个“转向”所领起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居里夫妇由好奇到激动再到自豪的情感变化。
设计问题,同学之间互问互答:
1.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包”“拿”“剪”有何作用 )
“包”“拿”“剪”等一系列动词,再现了鲁迅先生包书的情形,生动细致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苗的态度。
2.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把玛丽比作工厂,突出了玛丽的工作量之大、工作强度之高,表现了她坚韧执着、刻苦钻研的坚定信念,蕴含着作者的敬仰与钦佩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