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诸多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B. 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C. 停止击球后,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下列所用的科学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②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显示压力作用效果③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④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3.“踢毽子”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如图所示,在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中,哪吒也酷爱踢毽子。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关于踢出的毽子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升过程中毽子的动能增加B. 上升过程中毽子的重力势能增大C. 整个过程中毽子受到的合力保持不变D. 下落过程中毽子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如图,拉力F的大小为8N,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图中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8NB. 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8NC. 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D. 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8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N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为了减小压强B. 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C. 图丙中,墨水会被吸进钢笔,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 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此时纸条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的气压6.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面计算出的石料有关物理量错误的是( )(g取10N/kg)A. 石料的质量为400kg B.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1000NC. 石料的密度为1.5×103kg/m3 D. 当石料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不变7.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图乙为漏刻的模型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B. 箭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C. 箭尺所受到的浮力变小 D. 水对受水壶底压强不变8.抛掷实心球是某市近几年体育中考主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扔实心球的情景(包含四个过程)。其中,手对实心球做功的过程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①和④ D. ②和③9.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若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B.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增大C.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D.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10.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A点挂一重物,图中力F1、F2、F3、F4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 )A. F1B. F2C. F3D. F4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的8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A. 1.6W B. 8W C. 3.2W D. 16W12.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从水中提出,已知物体的运动速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完全离开水面以后,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B. 天花板所受的拉力变小C. 拉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 拉力F的功率可能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13.如图所示,将一些细铜丝绕在铅笔下端,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若给它标上刻度,刻度值从下往上应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如将此密度计先后放入水和某液体中,浸入部分长度之比为4:5,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细铜丝体积忽略不计)。14.如图,擦窗机器人在玻璃外侧清洁玻璃,它的“腹部”与玻璃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当风机转动时,腔内空气被向外抽出,腔内气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器人被牢牢吸附在玻璃上。已知机器人的质量为3kg,履带与玻璃的总接触面积为50cm2,履带对玻璃的压强为1×104Pa,则履带对玻璃的总压力为 N,机器人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g=10N/kg)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底面粗糙程度相同,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装有同种液体,液面相平。甲、乙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F1、F2,则F1 ______F2;用沿水平方向的力F3、F4分别缓慢推动甲、乙两容器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容器未倾斜时,则F3 ______F4。(两空均选填“<”、“=”或“>”)16.如图为我国设计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潜水器完全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质量是5×104kg,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是 N。若海水密度不变,潜水器体积不变,随着不断下潜,“蛟龙号”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会 ,受到的浮力会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杆秤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中药房仍在使用。如图所示,已测得刺五加药材质量是120g,其中OB=3OA,若不计杆秤自重,则秤砣的质量约为 g。接下来要测150g的人参片需要将秤砣向B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18.如图所示,把重为4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2m,高0.8m,沿斜面的推力F为20N。那么,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19.这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狼”在以展示航天兵器为主的珠海航展亮相成了焦点。“机器狼”可以适应多种复杂地形。它的四肢结构使它在山地、丛林、雪地、沼泽等地形中能保持较好的机动性。图甲是“机器狼”正上台阶的情景。图乙中O为“机器狼”的重心,请在图乙中画出“机器狼”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20.要站在地面上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21.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明回想起生活中在水平面上推箱子,水平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据此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______有关;小明还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请写出能支持此猜想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2)小明用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运动,此时测力计所测拉力与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相等。(3)实验中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比较______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小明联想到“雨天路滑,注意安全”的交通提示语,他猜想:接触面上有水也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于是他在桌面上洒上水并再次实验,测得摩擦力变小。这与______(填字母代号)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相似。A.自行车的车闸B.滚动轴承C.运动员手上涂镁粉D.用冰刀鞋滑冰22.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如图甲,实验时可以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用手按压金属盒上所覆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水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选填“差”或“良好”)。(2)受此启发,小明在回家后找到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3)小华发现,无论利用自制的器材还是利用压强计都无法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他利用能进行精确测量的数字式压强传感器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分别测量出水中不同深度处的液体压强,并利用软件生成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①分析图像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______比;②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压强p与液体深度h的关系式是p=104h(压强p的单位为Pa,深度h的单位为m),该关系式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于所有液体压强计算。【拓展】用图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加入某种待测液体,直到观察橡皮膜变平,测量如下物理量:①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②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③右侧待测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④右侧待测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请你选用合适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液= 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2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组同学分别对以上猜想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 (1)小凌根据A、B、C三图,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同组的小果根据A、C、D三图,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通过深入分析上述现象,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增大而______,与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2)根据______三图,可验证猜想2是正确的。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图中数据,还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3)为了验证猜想3,小组同学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薄铝片、一个烧杯和适量的水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个薄铝片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铝片下沉至杯底;②将另一薄铝片弯成“碗状”也放入该烧杯中,观察到铝片漂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现象,小丽得出猜想3是正确的。她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______。24.同学们利用蜡烛、细铁丝、杯子等制作了一个蜡烛“跷跷板”,如图甲。一端烛油滴下时,此端就上升,两端交替上下。为了寻找上述现象的原因,同学们用铁架台、杠杆(已在水平位置平衡)、质量相等的钩码等器材进行以下探究。(1)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改变一侧钩码的个数或悬挂位置,发现杠杆不再平衡。小聪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小明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判断谁的观点正确,同学们利用图丙中水平平衡的杠杆(OD>OA=OC)进行实验,保持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①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C处,发现杠杆不再平衡。与A处相比,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②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D处,发现杠杆仍保持平衡,这两种情况下______的距离不变;③由此初步判断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2)明确影响因素后,同学们利用图乙的器材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实验次数 动力F1/N a 阻力F2/N b1 1.0 10 2.0 52 1.5 5 0.5 153 2.0 15 1.5 20①表格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②若在图乙中杠杆两侧钩码下端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______端下沉。(3)交替上下的蜡烛“跷跷板”,一端烛油滴下时,此端上升。原因是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25.小明设计了一种水下遥感探测器。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边长为2dm的正方体金属盒,上下各有一个带传感器的阀门,总重力为30N。某次水底采样时,向探测器内注水,探测器沉入水底。采样完成后,遥控传感器将两个阀门同时打开,从上阀门注入高压气体,水从下阀门流出,当探测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关闭两阀门,探测器连同样品恰能匀速上浮,如图所示。已知样品体积为200cm3,g=10N/kg,,不计金属盒厚度及阀门和传感器的体积,忽略气体质量和水的阻力。求:(1)探测器内水对金属盒底部产生的压强;(2)样品的密度。26.如图甲是我国设计并制造的无人驾驶汽车,汽车(包括司乘人员)的质量为1.2t,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功率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取g=10N/kg)。(1)汽车经过一段路段时,此处规定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3×105Pa,则汽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最少为多少cm2?(2)如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车重的0.02倍,求汽车受到的牵引力;(3)求汽车在10~20s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27.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绳重和摩擦力对应的额外功始终占总功的10%。(1)某块建材的重力为400N.匀速提升6m的过程中,求有用功和总功;(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为70%,求工人的体重。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变小0.8×103 14.【答案】变小5030 15.【答案】= > 16.【答案】5×105增大不变 17.【答案】40左 18.【答案】480% 19.【答案】 20.【答案】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依次绕成,如图所示: 21.【答案】接触面粗糙程度;在水平面上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 匀速直线; 甲、乙;接触面越粗糙; D 22.【答案】高度差;良好; 大; 正;不可以;【拓展】ρ水 23.【答案】增大 A、D、E 2.0×103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24.【答案】①不变;②支点到力的作用线;③小明; ①动力臂l1/cm;②左; 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变小 25.【答案】解:(1)探测器内水对金属盒底部产生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2)探测器连同样品恰能匀速上浮,说明探测器连同样品受到重力的合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相等,即,G探+G水+G样=F浮探+F浮样,G样=F浮探+F浮样-G探-G水=ρ水gV探+ρ水gV样-G探-ρ水gSh=1.0×103kg/m3×10N/kg×(0.2m)3+1.0×103kg/m3×10N/kg×200×10-6m3-30N-1.0×103kg/m3×10N/kg×(0.2m)2×0.1m=12N,则样品的密度为:ρ====6×103kg/m3。答:(1)探测器内水对金属盒底部产生的压强为1000Pa;(2)样品的密度为6×103kg/m3。 26.【答案】汽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最少为400cm2; 如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车重的0.02倍,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240N; 求汽车在10~20s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600W 27.【答案】某块建材的重力为400N.匀速提升6m的过程中,有用功为2400J,总功为4800J; 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为70%,工人的体重为80kg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