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畔。山中群峰林立,飞瀑流泉,林木葱茏,云海弥漫,集雄奇秀丽为一体,夏季凉爽宜人。1996年,庐山国家公园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五单元 灿烂的中华文化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一、多彩的地域文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17~11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形成原因:我国[1]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由于地域范围和[2]文化背景的差异,逐步形成了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记录和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自然环境文化背景2.具体表现(1)多彩的地域文化表现在[3]聚落、[4]建筑、农田、道路、城市、村落等方面。(2)我国很多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文化底蕴深厚,菜肴的烹饪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湘等菜系。(3)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5]风俗习惯差异,衣着礼仪、传统艺术等也各具特色。聚落建筑风俗习惯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19~120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从[6]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7]建筑群、[8]人类工程和考古遗址等。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疆域辽阔、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截至2023年9月,我国共有[9]39 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10]4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历史建筑群人类工程394三、文化保护与传承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20~122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11]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12]精神标识,对延续和发展[13]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精神追求精神标识中华文明2.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措施我国一贯重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措施,例如,加强[14]文物保护、传承文化根脉,振兴[15]传统技艺、守护文化遗产,推动校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产品、传播[16]中国品牌,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文物保护传统技艺中国品牌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点拨重点难点] 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1)服饰文化。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气候、物产等对其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服饰 材质 特点 生活环境藏族服饰 多用毛织品 肥大、长袖、宽腰、右襟 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傣族服饰 女子服饰多以透气面料为材质 女子:窄袖短衣和筒裙 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肥大的长裤 傣族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山林茂密(2)饮食文化。地区 主食 主要原材料 生活环境北方地区 面食 面粉 北方半湿润区、半干旱区旱地连片,盛产小麦南方地区 米饭 大米 南方湿润地区水田广布,盛产水稻西北地区 牛羊肉、奶制品 肉、奶 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区草场广布,牛羊成群青藏地区 糌粑 青稞 青藏河谷地带适宜生长耐寒的青稞(3)我国的特色民居。特色民居 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云南傣族竹楼 地形崎岖,夏季气温高,降水多,竹林密布;竹楼利于通风散热黄土高原的窑洞 降水较少,黄土发育、直立性好;窑洞冬暖夏凉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 草原广布,以游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蒙古包便于迁徙湖南、贵州的吊脚楼 多山地、丘陵,吊脚楼依地势而建,方便通风干燥广东的骑楼 气候高温多雨,骑楼可以方便行人避雨和遮阳[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多彩的地域文化 (2024年四川泸州期末)读下方我国四地传统民居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与民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藏碉房坚固便于防风B.黑龙江木刻楞低矮便于供暖C.海南船型屋便于密闭保暖D.蒙古包白色材质便于夏季防晒C2.图中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A.①—冬暖夏凉B.②—冷湿C.③—暖湿D.④—冬冷夏热,温差大A知识点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025年云南文山州期末)2024年7月27日,我国“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为北京第8项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第3~5题。3.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属于北京的是( )A.长城 B.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C.平遥古城 D.布达拉宫A4.“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申遗成功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意义有( )①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改变北京的旧城格局 ③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④提高城市的知名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5.下列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错误的是( )A.在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C.对于有破损的遗产遗迹,要修旧如旧D.为了市容市貌,对濒危的文化遗产进行拆除D知识点三 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5年山西临汾期末)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得到了更广泛的价值认同。据此完成第6~7题。6.下列有关春节的传统活动包括( )①贴春联 ②放鞭炮 ③吃饺子(汤圆) ④守岁 ⑤装扮圣诞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A7.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主要包括(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了新的标杆 ③有利于全球文化统一 ④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全球影响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C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基础练] [地理实践力](2025年河北唐山期中)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来自四川的小明想宣传家乡的美食,于是自制了一段微视频进行宣发。其视频制作精良,引发了大家对八大菜系的讨论。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题。1.想要品尝正宗的湘菜,最好去( )A.四川省 B.广东省C.湖南省 D.福建省C2.川菜的烹调方式以麻辣为特色,人们都喜爱吃辣,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吃辣椒能强身健体,有助于长高B.冬季气候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湿C.四川为干旱山区,山地有利于辣椒作物生长D.四川经济发达,人们大量购买辣椒B3.八大菜系大部分地区分布在(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 D.干旱区A [综合思维](2025年福建泉州模拟)福建土楼依山就势,是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型土居建筑。下图为福建土楼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6题。4.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福建土楼属于( )A.园林艺术 B.风味佳肴C.历史文化遗迹 D.建筑群D5.福建土楼外墙厚达1~2米,屋顶出檐深远,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A.冬季寒冷,防风保暖B.多台风天气,抵御强风C.年降水量大,防暴雨冲刷D.昼夜温差大,调节室温C6.以下措施最有利于土楼可持续发展的是( )A.拆除周边农田扩建停车场B.限制游客量并修复破损结构C.将居民迁出,土楼改为博物馆D.在土楼内开设连锁商店增加收入B[培优练] (2025年湖北随州期末)慈竹适宜生长在海拔1 0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4℃以上,1月平均气温4℃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慈竹在四川眉山地区分布广泛,也是竹编的主要原材料。竹编产品主要分为生产生活用品(如晒席、扇、椅等)和工艺品(如花瓶、茶具)。2008年6月7日,竹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据此完成第7~8题。7.影响竹编工艺品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C.市场 D.政策B8.下列做法有利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①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传承人 ②引进现代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 ③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文化博物馆 ④完全禁止对传统工艺品进行商业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9.(2025年广东阳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考证,阳江风筝已有1 400年的历史。阳江于1993年被中国风筝协会命名为“中国风筝之乡”,政府不断接力扶持风筝文化建设。其风筝制作技艺以“工艺精巧、形神兼备”著称,2006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 风筝放飞要求风力稳定(3~5级最优)、天气晴朗,民间保留重阳秋高气爽登高放风筝的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东山石塔一带形成万人放飞盛况,浓重文化氛围吸引众多参观的游客。阳江风筝制作需经多道复杂手工工序,主要材料为竹和纸张,制作周期长、工艺要求高导致难以实现量产。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传统制作技艺面临传承断代危机,年轻从业者稀缺。下图为阳江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与各月3~5级风数据图。(1)从气候、文化传统等角度分析阳江风筝节选择在每年秋季九月初九重阳节举行的有利条件。①阳江秋季通常少雨,天气晴朗,适合放风筝;②阳江秋季3~5级风天数较多,风力适宜且稳定,适宜放风筝;③阳江秋季气温凉爽,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④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具有浓重文化内涵,风筝节借此增强吸引力。(2)分析阳江成为“中国风筝之乡”的原因。(任答三点即可)①阳江风筝制作和放飞历史悠久;②当地政府重视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阳江风筝工艺精湛,技术水平较高;④阳江地处沿海,风力适中,尤其是秋季风力稳定为放飞风筝提供了理想的环境;⑤阳江有重阳放飞风筝的传统,且不同流派工艺各具特色,风筝文化氛围浓厚。(任答三点即可)(3)有人建议规模引进现代工艺技术生产风筝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理由任答三点即可)赞同。理由:①可提高风筝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价格;②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提升阳江风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③有利于获得资金,推动传统技艺的保护;④现代技术能够确保风筝制作的精度和一致性,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任答三点即可)或不赞同。理由:①现代工艺会让传统制作人失去就业岗位,不利于传统制作技艺流传等;②大规模生产可能导致风筝产品雷同,削弱阳江风筝的独特性和竞争力;③导致人们学习传统制作技艺的意愿降低,最终可能会使传统制作技艺失传;④现代工艺产品会挤占传统技艺产品的市场,使得传统技艺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利润降低。(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