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评价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1)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为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道德与法治 60 分,历史 60 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道德与法治部分(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当地时间 2025 年 7 月 11 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7 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________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________项。( )
A. “西夏陵” 59 B. “西夏陵” 60 C. “莫高窟” 59 D. “莫高窟” 60
2. 暑假期间,小安同学跟着爸爸来到了酒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问天阁、历史展览馆等,零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步入商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了礼物给奶奶;来到奶奶家,看到伯伯们正在忙着收农作物……从小安这些经历中可以看出( )
A. 小安的学校生活丰富多彩 B. 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相同
C.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 购物越来越方便
3. 下图是初中生小明对所在地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图中的变化反映出( )
①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
④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下列属于精神滋养的是( )
①在餐厅,享受多样美味的食物
②在博物馆,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
③在科技馆,体验科学的伟力
④在图书馆,遨游知识的海洋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 在 2025 年哈尔滨亚冬会上,5875 名赛事志愿者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无私付出,为亚冬会的圆满开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由此可见( )
A. 个人是社会的唯一组成部分
B. 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
C.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7.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下列关于社会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只要在学校学习知识就能实现社会化
B. 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 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D. 社会化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做到( )
①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
②融入社会生活,享受国家福利
③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
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犯任何错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意为喜欢集群而又厌恶独处,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下列行为与其意思相符的是( )
①看到发生火情,马上拨打火警电话
②关注某地灾情并踊跃捐款捐物
③朋友想抄自己的作业,立马递过去
④积极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暑假期间,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下列做法你不认同的是( )
A. 在田野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走访科学基地,在神奇的科学现象中激发创新意识
C. 体验“博物馆奇妙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D. 在学校试验田锄草时,为贪走近路,踩坏许多禾苗
11. 小瑾在日记中写道:通过网络,我可以在家上网课,妈妈可以在社区群买菜,爷爷可以每天关注时政要闻……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 离开了网络,人们将无法生存
B. 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 在网络时代,我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D. 互联网是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2. 李奶奶喜欢和远在外地的子女交流,但子女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学会使用视频通话后,李奶奶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分享生活中的喜怒衰乐,感觉子女就在身边,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情境的是( )
A. 网络传播方法的不断创新
B. 网络促进创新资源的汇聚
C. 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 网络为文化盛宴提供便利
13.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下列能体现中学生具备媒介素养的是( )
A. 小道周末拿到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B. 小德利用电脑看新闻、搜集学习资料
C. 小法周末整天看电视,作业只能抄袭别人
D. 小治用手机偷拍别人的隐私发在朋友圈
14. 根据 APP 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30.86%的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这警示我们( )
A. 在网络时代,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B. 远离网络,保护个人信息
C. 要遵守法律,依法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D.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5. 小林喜欢打游戏,一坐到电脑前就忘了时间;小丽喜欢看短视频,经常浏览着一个个视频,时间匆匆而过。他们没时间读书,没时间写作业,没时间锻炼身体,心里很苦恼。下列能帮助他们解决苦恼的建议是( )
①不要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不可沉溺于网络
④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主题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丰富的社会生活】(7分)
材料一:某班同学们参加爱心服务活动,共同开展捡垃圾行动,为社区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关怀。
材料二: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1)材料一中的行动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哪种特点?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3分)
(2)根据材料二中老师的讲话,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分)
17.【养成亲社会行为】(8分)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锻炼和成长。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假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做个赤热的“爱国者”
走访红色基地,了解党史故事。抒写祖国未来,感受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
第二站:做个快乐的“劳动者”
参与采茶活动,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
第三站:做个家乡美的“发现者”
家乡的山水草木陪伴我们成长,画出我眼中的家乡美景,记录美、传递美。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小勇有了以下感悟: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培养未来的社会成员也具有长远的影响。
(1)请你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评析小勇的感悟。(4分)
(2)你认为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和成长?(4分)
18.【网络改变世界】(6分)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频频登场,“AI+政务”“AI+教育”“AI+产业”“AI+医疗”……代表委员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纷纷“解码”人工智能。
材料一:“接入DeepSeek后,平台更聪明了!AI助手结合荔枝种植条件等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最近,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茂名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已接入荔枝病害防治知识库、茂名地区生产气象等数据超500万条,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材料二:DeepSeek 入驻政务系统,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物理边界。一些省份率先完成 AI 系统本地化部署,将政策解读、公文处理等流程压缩至分钟级响应;一些地区借力 AI 实现跨区域数据联动,民生服务半径拓展至“最后一公里”。在全国很多政务大厅里,AI 导办员 24 小时在线应答,智能审批系统自动核验材料,传统“面对面”服务正在向“键对键”与“屏对屏”融合演进。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体现了网络的哪些积极作用。(2 分)
(2)结合材料一,说说网络是怎样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的。(2 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网络是怎样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2 分)
19.【网络无限自由有界】(9 分)
材料一:近日,某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兰州市西固区一化工仓库附近突发爆炸,已启动应急响应”等信息,引发关注。经查,此消息不实。发布者朵某为博人眼球、吸粉引流,故意发布谣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当地警方已依法对朵某予以行政处罚。
(1)网络谣言有何危害 (2 分)
(2)我们应如何提高识谣辨谣能力 (3 分)
材料二:2025 年 3 月 30 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 2024 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结果,50 件十佳网络精品及 499 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它们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络空间传播,呈现今日之中国的发展成就、高光时刻,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也让正能量成为网上的大流量。
(3)我们应该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4 分)
历史部分(6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甘肃九源红色文化博物馆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 789 号的非国有博物馆,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历史上林则徐作为一个红色文化人物,他的主要事迹是( )
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 镇南关大捷 D. 黄海海战
2. 观察右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直接相关的内容是( )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割让香港岛 C. 赔款 2100 万银元 D. 开放五口通商
1843 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3. 小军给大家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都是营业员。”(打一历史名词)小华思索了一会儿,大声地说:“五口通商。”小华所指的“五口通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哪五个城市( )
①广州 ②上海 ③深圳 ④福州 ⑤宁波 ⑥厦门 ⑦南京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⑦
4. 右图纪念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刻有塘沽、张家湾、八里桥、北京等重要战役的地点,正反面均缝有北京的字样。该纪念章是法国 1860 年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这场侵略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5. 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电影《火烧圆明园》 B. 《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C.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D. 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6. 小历同学在“2025 年甘肃省‘学习强国’知识竞答挑战赛”中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哪一个?”他选择求助现场观众,假如你是观众中的一员,你会选择(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7. 右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 学习西方治国 B. 建立社会主义
C. 平均分配土地 D. 实现男女平等
8.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
A. 西安 B. 天京 C. 永安 D. 安庆
9. 小明学完“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后,制作了一张永安封王表(如下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石达开
注:西、南、北、翼四王均受东王节制
A. 洪秀全 B. 陈玉成 C. 李秀成 D. 韦昌辉
10. 19 世纪 70 年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冯云山
11.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下列与他相关的是( )
A. 湖北织布局 B. 汉阳铁厂 C. 大生纱厂 D. 轮船招商局
12.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 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 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二、材料解析题(共 3 小题,第 13 题 10 分,第 14 题 10 分,第 15 题 8 分,共 28 分)
13. (10 分)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流毒,危害甚巨】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
【天国梦碎,铭记历史】
材料三: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 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1 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3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3分)
14. (10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朝面临内外交困危局。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开始放弃盲目排外的心态,在近代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场学习西方的历史剧——洋务风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奕 的奏折】
材料一:奕 在上奏皇帝的奏折中说,治国应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之洞的企业】
材料二: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
(1)根据材料一中奕 的奏折,概括出他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以制器为先”采取的重大举措。(4分)
(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除了创办材料二中的湖北织布局之外,还创办了哪些民用企业?(写出两个即可,2分)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4分)
15. (8分)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实证 甲午之因】
材料一:“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日本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阴(1855年)
【家国情怀 英雄之颂】
材料二:
【历史解释 马关之耻】
材料三: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写道:“……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责难朝鲜”之后日本更大的企图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三位人物分别在什么战役中牺牲?(3分)
(3)与材料三回忆录相关的条约是什么?(1分)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三、探究题(共8分)
16.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内容、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阅读材料及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金田起义”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少于 100 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