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一、知识目标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掌握利用元素价态推测物质性质的方法。3.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的方法。二、核心素养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能从宏观上判断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反应原理等证据进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推理。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培养学生趋利避害、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一、教学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概念及判断。二、教学难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 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2)还原剂:在反应中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1)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生成的物质。(2)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生成的物质。3.氧化性和还原性(1)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性质,即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越容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性质,即物质失去电子的性质,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2)基本概念的关系氧化剂→氧化性→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剂→还原性→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氧化产物。(3)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Fe3+。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Fe。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驱动问题】1.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视频后,思考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学生思考】: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提出驱动问题】2.在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两个反应里,各物质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学生思考】: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中,镁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中,镁是还原剂,二氧化碳是氧化剂。二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任务1:请同学们分析: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选择合适的依据将两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分类。【实验展示】进行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 + CO2 ===C +2MgO这两个反应,选择合适的依据将两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分类。【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个反应中各物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2.尝试根据化合价变化将反应物进行分类。【教师讲解】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是氧化剂。2.以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为例,详细讲解:元素化合价从升高到,失去电子,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从降低到,得到电子,是氧化剂。3.进一步引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在该反应中,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总结讲解】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2.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3.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含物质失电子的能力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含物质得电子的能力4.氧化反应: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的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的反应5.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典例精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经化学变化变成还原剂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在化学反应中,能把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生成的氧化产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学生回答】C【例2】在下列反应中,水仅作还原剂的是( )A.Na2O+H2O===2NaOH B.2F2+2H2O===4HF+O2C.Cl2+H2O===HCl+HClO D.2K+2H2O===2KOH+H2↑【学生回答】B三 、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任务1:请同学们探讨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体现了什么性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物质,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红酒中的二氧化硫,它们体现了什么性质呢?请大家探讨一下。【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常识和已学知识,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红酒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2.得出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像、等物质具有氧化性,可作氧化剂。【问题】以元素为例,我们如何利用物质中元素所处的价态,推测它可能具备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分析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学生活动】1.分析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中为价,中为价,生成的为价,中为价。2.总结出元素处于不同价态时的性质:价的只有还原性,价的只有氧化性,价和价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总结讲解】二、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1.利用物质中元素所处的价态,推测它可能具备的性质①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②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③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典例精讲【例1】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只能体现氧化性的是( )A.NH3 B.NOC.NO2 D.HNO3【学生回答】D【解析】中元素为价,是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元素为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中元素为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中元素为价,是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所以答案选D。【例2】亚硫酸钠(Na2SO3)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能被还原成的是( )①H2SO4 ②S ③Na2S ④Na2SO4 ⑤H2SO3 ⑥Na2S2O3A.①④ B.①②③C.①⑤⑥ D.②③⑥【学生回答】D【解析】中元素为价,作氧化剂时,元素化合价降低。①中为价,化合价升高,不符合;②中为价,化合价降低,符合;③中为价,化合价降低,符合;④中为价,化合价升高,不符合;⑤中为价,化合价不变,不符合;⑥中平均为价,化合价降低,符合。所以答案选D。【总结讲解】二、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2.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任务3: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26页“思考与讨论”回答(1)(2)问题。【学生思考】典例精讲【例3】碘缺乏病是机体因缺碘导致的疾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地方性克汀病,主要病因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相当重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用如下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1)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物质?(2)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多少?(3)请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生回答】(1)氧化剂是KIO3,还原剂是KI,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是I2。(2)5∶1双线桥:单线桥: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任务1:请同学们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思考为什么铁可以置换出铜?【问题】我们来看反应,请大家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思考为什么铁可以置换出铜?【学生活动】1.分析反应:元素化合价从升高到,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从降低到,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2.思考得出:铁比铜活泼,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任务2:请同学们探讨如何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关系?【问题】那我们如何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关系呢?请大家探讨一下。【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总结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方法。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典例精讲【例1】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如:Fe+CuSO4=FeSO4+Cu还原性:Fe>Cu 在反应中 Fe是_____剂,Cu是_____产物。如:Cl2+2NaBr=2NaCl+Br2 氧化性:Cl2>Br2 在反应中Cl2是_____剂,Br2是_____产物。【学生回答】还原、还原;氧化、氧化【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Cl2 + 2NaBr = 2NaCl + Br2氧化性:Cl2 __>___Br2 还原性: NaBr__>___NaClFe+CuSO4=FeSO4+Cu氧化性:Cu2+>Fe2+ 还原性: Fe>Cu典例精讲【例2】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O==2I2+4NaOH, Na2S+I2==2NaI+S↓,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A.O2>S>I2 B.S>I2>O2C.I2>S>O2 D.O2>I2>S【学生回答】 D【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3.根据反应的难易(反应条件)比较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8H2O + 5Cl2↑MnO2 + 4HCl(浓) === MnCl2 + 2H2O + Cl2↑O2 + 4HCl(浓)=== 2Cl2+2H2O氧化性:KMnO4>MnO2>O2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越强【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4.根据变价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比较①2Fe+3Cl2 === 2FeCl3②Fe+S === FeS可判断氧化性:氯气>硫。某还原剂被不同氧化剂氧化时,元素化合价升得越高,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5.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掌握规律,趋利避害,为社会发展服务1.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指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1)2H2+O2===2H2O(2)4P+5O2===2P2O5(3)Fe+H2SO4===FeSO4+H2↑(4)2HgO===2Hg+O2↑【答案】 (1)氧化剂:O2 还原剂:H2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O(2)氧化剂:O2还原剂:P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P2O5(3)氧化剂:H2SO4 还原剂:Fe 氧化产物:FeSO4;还原产物:H2(4)氧化剂、还原剂:HgO 氧化产物:O2 ;还原产物:Hg2.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A.2SO2+O2 ===2SO3B.SO2+H2O=H2SO3C.2H2S+SO2=3S↓+2H2OD.SO2+2H2O+Cl2=H2SO4+2HCl【答案】C3.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答案】B4.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 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NaH是氧化剂D. H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答案】 D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24-25高一上·浙江丽水·期末)在高温时,水蒸气与灼热的碳发生反应:H2O+CH2+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O是氧化剂 B.C是还原剂C.H2是还原产物 D.CO是还原产物【答案】D【详解】A.H2O中H由+1价0价,被还原,H2O是氧化剂,A正确;B.C由0价变为+2价,被氧化,C是还原剂,B正确;C.H2O是氧化剂,被还原,H2是还原产物,C正确;D.C是还原剂,CO是氧化产物,D错误;故选D。2.24-25高一下·浙江台州·期中)反应中,氧化剂是A. B. C. D.【答案】B【分析】反应中,NH3中N元素显-3价,NH4Cl中N元素显-3价,N2中N元素显0价,Cl2中Cl元素显0价,NH4Cl中Cl元素显-1价。【详解】A.N2是氧化产物,而非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B.Cl2中Cl的化合价从0降至-1,被还原,因此Cl2是氧化剂,B符合题意;C.NH4Cl中的Cl由0价降低至-1价,NH4Cl是还原产物,不是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D.NH3中部分N被氧化为N2,NH3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2 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3.(24-25高一上·北京海淀·期末)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答案】A【详解】A.中Mn元素由+7价降低为2价,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A选;B.中Fe元素由+2价升高为+3价,需要加入氧化剂O2实现,B不选;C.中Na元素由0价上升到+1价,需要加入氧化剂Cl2实现,C不选;D.中S元素化合价没变,不需要加还原剂,D不选;答案选A。考点3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4.(23-24高一上·四川泸州·阶段练习)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处理含有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其原理为:6Fe2+ + + 14H+= 6Fe3+ + 2Cr3+ + 7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A.Fe2+作还原剂B.的氧化性强于Fe3+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D.反应每处理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12个【答案】D【分析】铁的化合价从+2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三价铁离子,所以亚铁离子为还原剂;的Cr的化合价从+6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Cr3+,由此作答:【详解】A.根据分析,亚铁离子为还原剂,A正确;B.为氧化剂,三价铁离子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B正确;C.氧化产物为三价铁离子,还原产物为Cr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C正确;D.Cr的化合价从+6价变为+3价,每处理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6个,D错误;故选D。5.(25-26高一·全国·假期作业)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三个反应在同温、同浓度的情况下进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① ② ③A.还原性: B.在中以的还原性为最强C.氧化性:Z2>W2 D.反应能发生(2)向含有和的溶液中通入Y2,能否发生反应 。(3)向含有和的溶液中通入少量Z2,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C(2)根据氧化性:Z2>X2>W2>Y2可知,Y2与Z-和X-不能反应(3)【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由此得出三个反应中有关粒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①中氧化性X2>W2,还原性;②中氧化性W2>Y2,还原性;③中氧化性Z2>X2,还原性,所以氧化性为:Z2>X2>W2>Y2,还原性为:,据此回答。【详解】(1)A.由分析知,还原性为:,A错误;B.由分析知,还原性为:,在中以的还原性为最强,B错误;C.由分析知,氧化性为:Z2>X2>W2>Y2,C正确;D.由于的还原性最强,故反应不能发生,D错误;故选C。(2)根据氧化性:Z2>X2>W2>Y2可知,Y2与和不能反应;(3)还原性:,通入少量Z2,只有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更多的见分层作业)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一、知识目标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掌握利用元素价态推测物质性质的方法。3.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的方法。二、核心素养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能从宏观上判断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反应原理等证据进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推理。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培养学生趋利避害、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一、教学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概念及判断。二、教学难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1)氧化剂:在反应中 电子(或电子对 )的物质。(2)还原剂:在反应中 电子(或电子对 )的物质。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1)氧化产物: 被氧化生成的物质。(2)还原产物: 被还原生成的物质。3.氧化性和还原性(1)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 具有的性质,即物质 的性质,越容易 电子,氧化性越强。还原性: 具有的性质,即物质 的性质,越容易 电子,还原性越强。(2)基本概念的关系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 →还原产物。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3)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最高价只有 ,中间价 ,最低价 。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提出驱动问题】1.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视频后,思考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学生思考】: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提出驱动问题】在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两个反应里,各物质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学生思考】:二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任务1:请同学们分析: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选择合适的依据将两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分类。【实验展示】进行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 + CO2 ===C +2MgO这两个反应,选择合适的依据将两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分类。【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个反应中各物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2.尝试根据化合价变化将反应物进行分类。【教师讲解】1.2.以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为例,详细讲解:进一步引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总结讲解】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典例精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经化学变化变成还原剂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在化学反应中,能把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生成的氧化产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学生回答】【例2】在下列反应中,水仅作还原剂的是( )A.Na2O+H2O===2NaOH B.2F2+2H2O===4HF+O2C.Cl2+H2O===HCl+HClO D.2K+2H2O===2KOH+H2↑【学生回答】三 、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任务1:请同学们探讨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体现了什么性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物质,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红酒中的二氧化硫,它们体现了什么性质呢?请大家探讨一下。【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常识和已学知识,2.得出食品包装中的像、等物质【问题】以元素为例,我们如何利用物质中元素所处的价态,推测它可能具备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分析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学生活动】1.分析反应中元素化合价:2.总结出元素处于不同价态时的性质:【总结讲解】二、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典例精讲【例1】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只能体现氧化性的是( )A.NH3 B.NOC.NO2 D.HNO3【学生回答】【例2】亚硫酸钠(Na2SO3)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能被还原成的是( )①H2SO4 ②S ③Na2S ④Na2SO4 ⑤H2SO3 ⑥Na2S2O3A.①④ B.①②③C.①⑤⑥ D.②③⑥【学生回答】【总结讲解】二、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任务3: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26页“思考与讨论”回答(1)(2)问题。【学生思考】典例精讲【例3】碘缺乏病是机体因缺碘导致的疾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地方性克汀病,主要病因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相当重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用如下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1)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物质?(2)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多少?(3)请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生回答】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任务1:请同学们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思考为什么铁可以置换出铜?【问题】我们来看反应,请大家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思考为什么铁可以置换出铜?【学生活动】1.分析反应:2.思考得出:任务2:请同学们探讨如何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关系?【问题】那我们如何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关系呢?请大家探讨一下。【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总结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方法。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典例精讲【例1】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如:Fe+CuSO4=FeSO4+Cu还原性:Fe>Cu 在反应中 Fe是_____剂,Cu是_____产物。如:Cl2+2NaBr=2NaCl+Br2 氧化性:Cl2>Br2 在反应中Cl2是_____剂,Br2是_____产物。【学生回答】【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Cl2 + 2NaBr = 2NaCl + Br2氧化性:Cl2 Br2 还原性: NaBr NaClFe+CuSO4=FeSO4+Cu氧化性:Cu2+ Fe2+ 还原性: Fe Cu典例精讲【例2】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O==2I2+4NaOH, Na2S+I2==2NaI+S↓,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A.O2>S>I2 B.S>I2>O2C.I2>S>O2 D.O2>I2>S【学生回答】【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总结】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5.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掌握规律,趋利避害,为社会发展服务1.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指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1)2H2+O2===2H2O(2)4P+5O2===2P2O5(3)Fe+H2SO4===FeSO4+H2↑(4)2HgO===2Hg+O2↑2.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A.2SO2+O2 === 2SO3B.SO2+H2O=H2SO3C.2H2S+SO2=3S↓+2H2OD.SO2+2H2O+Cl2=H2SO4+2HCl3.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4.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 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NaH是氧化剂D. H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24-25高一上·浙江丽水·期末)在高温时,水蒸气与灼热的碳发生反应:H2O+CH2+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O是氧化剂 B.C是还原剂C.H2是还原产物 D.CO是还原产物2.24-25高一下·浙江台州·期中)反应中,氧化剂是A. B. C. D.考点2 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3.(24-25高一上·北京海淀·期末)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考点3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4.(23-24高一上·四川泸州·阶段练习)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处理含有重铬酸根离子()的废水,其原理为:6Fe2+ + + 14H+= 6Fe3+ + 2Cr3+ + 7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A.Fe2+作还原剂B.的氧化性强于Fe3+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D.反应每处理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12个5.(25-26高一·全国·假期作业)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三个反应在同温、同浓度的情况下进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① ② ③A.还原性: B.在中以的还原性为最强C.氧化性:Z2>W2 D.反应能发生(2)向含有和的溶液中通入Y2,能否发生反应 。(3)向含有和的溶液中通入少量Z2,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更多的见分层作业)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导学案)(原卷版).docx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