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教学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 2.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能从电离的视角认识酸、碱、盐的概念。 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增强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意识。 4.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正误判断。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判断。 难点: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点一 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 或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 ,如HCl、H2SO4等; ,如NaOH、Ca(OH)2等; ,如NaCl 、NH4Cl、KNO3等;水;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 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大多数有机物,部分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即学即练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③液态铜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铜是电解质④FeCl3溶液能导电,所以FeCl3是电解质⑤C2H5OH(乙醇)是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⑥BaSO4、CaCO3都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不是电解质A.①② B.①④C.①③⑤ D.②④⑥◆知识点二 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1)概念:电解质 或 时,形成自由移动的 的过程,叫做电离。(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实例(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①H2SO4:H2SO4===2H++SO;②KNO3:KNO3===K++NO;③Ca(OH)2:Ca(OH)2===Ca2++2OH-。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1)HCl:HCl===H++Cl-; H2SO4:H2SO4===2H++SO;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2)NaOH:NaOH===Na++OH-; Ba(OH)2:Ba(OH)2===Ba2++2OH-;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3)Na2CO3:Na2CO3===2Na++CO; NH4Cl:NH4Cl===NH+Cl-。盐是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和 的化合物。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强酸、强碱、大部分盐书写时用“===”连接,如HCl===H++Cl-、NaCl===Na++Cl-。(2)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 电离,如NaHSO4===Na++H++SO。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熔融)=== 。②弱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 阴离子和阳离子,如NaHCO3===Na++HCO。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遵循原则(1)符合 事实。(2)质量守恒:“===”两边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3)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电解质溶液呈电 。5.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越 ,离子所带电荷越 ,导电能力越强。(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 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的 ,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即学即练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Ba(OH)2===Ba2++2OH-B.NaHSO4(熔融)===Na++H++SOC.MgCl2===Mg2++2Cl-D.H2SO4===2H++SO2.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有一定浓度的Ca(OH)2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则下列四个图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的是( )A B C D◆知识点三 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1)定义在 中或 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2)反应实质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发生改变。一般向着 某些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3)反应的类型及条件①复分解型离子反应A.生成 物质,如BaSO4、AgCl、Al(OH)3等。B.生成 的物质,如CH3COOH、NH3·H2O、H2O等。C.生成 的物质,如CO2、SO2、NH3等。②置换型离子反应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即学即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知识点四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为例:(1)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 和 总数是否相等以及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拆”与“不拆”(1)拆写为 符号的物质(2) 拆写为离子符号的物质(3)特殊物质的拆与不拆①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 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 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写成 形式,而石灰乳则写 式。②三大强酸中 不拆, 和 拆。③氨水作反应物可写作 ;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作 (标“↑”)。④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⑤既不是水溶液中反应也不是熔融状态下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溶液中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钠 HCl+NaOH===NaCl+H2O H++OH-===H2O盐酸与氢氧化钾 HCl+KOH===KCl+H2O H++OH-===H2O硫酸与氢氧化钠 H2SO4+2NaOH===Na2SO4+2H2O H++OH-===H2O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 强酸电离出的H+和强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根据上表,分析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 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 的离子反应。即学即练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B.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CO2+2OH-===CO+H2O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H+===H2O+Na+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CO+Ca2+===CaCO3↓2.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HCl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NaHCO3溶液B.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Na2SO4溶液C.NaOH溶液+HCl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D.CaCO3+H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电解质 非电解质相同点 均为化合物不同点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都不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的存在形式 离子(或离子和分子) 分子2.判断电解质的方法(1)看物质是否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看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至少其中一种状态导电则为电解质。(3)看物质类别,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及水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3.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生成Fe3+。(2)物质的拆写是否正确。(3)看电荷是否守恒。如FeCl2溶液与Cl2反应,不能写成Fe2++Cl2===Fe3++2Cl-,而应写成2Fe2++Cl2===2Fe3++2Cl-。(4)看是否漏写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反应,又不能漏写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的离子反应。(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SO+Ba2+===BaSO4↓+H2O,而应写成2H++2OH-+SO+Ba2+===BaSO4↓+2H2O。(6)当多元弱酸与碱反应,若酸过量,生成酸式盐,反之,生成正盐。如石灰水通入过量CO2,生成可溶性盐Ca(HCO3)2,离子方程式应为OH-+CO2===HCO。实践应用1.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一 与电解质相关的判断【例1】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D.是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变式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C.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所以氯化氢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变式1-2】下列关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选项 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A 烧碱 液态氧 冰水混合物B 生石灰 白磷 胆矾C 干冰 铁 氨水D 空气 小苏打A.A B.B C.C D.D考点二 溶液导电能力辨析【例2】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已省略)探究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的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灯泡亮度始终不变B.灯泡先变暗后变亮C.灯泡先变亮后变暗D.灯泡逐渐变暗【变式2-1】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C.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变式2-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如下图中滴加溶液时,灯泡亮暗变化随加入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是A B C DA.A B.B C.C D.D考点三 突破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2】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COOH = CH3COO- +H+ B.KClO3=K++Cl-+OC.Ca(OH)2 = Ca2++OH2- D.HClO4=H+ +【变式2-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4在熔融状态电离:NaHSO4=Na++H++SOB.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NaHCO3Na++H++COC.Na2O在水溶液中电离:Na2O=2Na++O2﹣D.HF在水溶液中电离;HFH++F﹣【变式2-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NH3 H2O=+OH-考点四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B.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CO2+2OH-===CO+H2O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H+===H2O+Na+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CO+Ca2+===CaCO3↓【变式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2H+===CO2↑+H2O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BaSO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D.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aCO3+2H+===Ca2++H2O+CO2↑【变式2-2】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2++2OH-===Mg(OH)2↓MgCO3+2Ba(OH)2===Mg(OH)2↓+BaCO3↓B.CO+2H+===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C.Fe2O3+6H+===2Fe3++3H2OFe2O3+2H2SO4===2FeSO4+2H2OD.H++OH-===H2O2NaOH+H2SO4===Na2SO4+2H2O写基础达标1.(2025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盐酸 B. C. D.2.(24-25高一上·山东日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Cl2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B.熔融NaOH能导电,故NaOH是电解质C.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故二者均为电解质D.K2SO4固体不导电,故K2SO4不是电解质3.(24-25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下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X与电源正极相连,Y与电源负极相连)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代表的是水合钠离子 B.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均能导电C.图b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过程 D.该过程表示为4.(24-25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但目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①液态氯化氢②稀硫酸③KOH固体④熔融碳酸钠⑤一水合氨⑥石墨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5.(24-25高一上·天津·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6.(25-26高一·上海·假期作业)电导率是衡量物质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将NaOH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过程中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B.把NaOH稀溶液换成NaOH浓溶液,电导率曲线不变C.溶液的酸性:a>b>c>dD.c点溶液呈中性7.(24-25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有助于我们认识很多化学反应的实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稀硫酸滴在铜片上:D.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8.(23-24高一上·山西大同·阶段练习)KOH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A.K+和 B.Na+和OH- C.H+和OH- D.K+和9.(2025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硝酸与氢氧化铁反应 B.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10.(24-25高一上·广东珠海·期中)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NaOH和,和B.HCl和,HCl和C.和,和D.和,和综合应用11.(24-25高一上·云南·期末)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成分说明如下:每片含维生素C1.0g,辅料包括乳糖、枸椽酸、碳酸氢钠、碳酸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腾片投入水中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该泡腾片是电解质B.乳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乳糖是非电解质C.维生素溶于水可以电离出,维生素C是电解质D.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钙是电解质12.(24-25高一上·福建泉州·期中)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选项 A B C D试剂a CuSO4 H2O H2SO4 Ba(OH)2试剂b Ba(OH)2 K2SO4 Ba(OH)2 (NH4)2SO4A.A B.B C.C D.D13.(24-25高一上·江西上饶·阶段练习)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B.C. D.14.(24-25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阶段练习)下列各组物质混合,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①溶液和NaOH溶液②溶液和稀盐酸③稀硝酸和溶液④溶液与稀硝酸⑤铜与稀盐酸⑥铁粉与溶液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②④⑥15.(24-25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稀硝酸反应:Ca2++2OH +2H =Ca2++2H2OB.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 Ba2++2OH-+2H++=BaSO4↓+2H2O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Ca2++CO2+H2O=CaCO3↓+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OH-+Ca2++=CaCO3↓+ H2O16.(24-25高一上·北京·期中)下列各选项中的反应①与反应②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选项 反应① 反应②A 盐酸与少量小苏打溶液的反应 盐酸与过量小苏打溶液的反应B 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钾 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铜C 向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向溶液中滴加KOH溶液D 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A.A B.B C.C D.D拓展培优17.(24-25高一上·浙江丽水·阶段练习)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下列关于NaCl固体或溶液导电的示意图错误的是A.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 B.熔融NaCl导电C.NaCl溶液导电 D.NaCl固体溶于水,形成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18.(24-25高一上·北京海淀·期中)同类物质性质相似,因此可以依据物质类别推测物质性质。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NaHSO4和NaHCO3均为酸式盐,所以NaHSO4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和B.Na2CO3和K2CO3均为碳酸盐,所以二者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C.NaCl和HCl均为电解质,熔融NaCl能够导电,所以液态HCl也能导电D.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所以CO2和SO2均能与水反应,分别生成H2CO3和H2SO419.(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足量的通入饱和溶液中: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C.往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溶液,开始时D.溶液与溶液反应:20.(24-25高一上·山东东营·期中)现有下列物质:①酒精②稀硝酸③CO2④Ba(OH)2溶液⑤铁⑥NaHSO4⑦Fe(OH)3胶体⑧纯碱(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2)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3)向⑦中逐滴滴加②的溶液至过量,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4)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反应:H++OH-=H2O,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将铁粉加入到⑥的水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向两份相同的④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稀硫酸、NaHSO4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滴加稀硫酸的是图中的曲线 ,曲线②中B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教学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 2.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能从电离的视角认识酸、碱、盐的概念。 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增强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意识。 4.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正误判断。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判断。 难点: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点一 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 水溶液里 或 熔融状态下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如HCl、H2SO4等;碱,如NaOH、Ca(OH)2等;盐,如NaCl 、NH4Cl、KNO3等;水;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 熔融状态下 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大多数有机物,部分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即学即练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③液态铜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铜是电解质④FeCl3溶液能导电,所以FeCl3是电解质⑤C2H5OH(乙醇)是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⑥BaSO4、CaCO3都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不是电解质A.①② B.①④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B【解析】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则NaOH是电解质;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H2CO3是电解质;③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FeCl3是电解质;⑤C2H5OH属于非电解质,因为它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且为化合物,符合非电解质的定义;⑥虽然BaSO4和CaCO3的水溶液都不导电,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故它们都是电解质。◆知识点二 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1)概念: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实例(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①H2SO4:H2SO4===2H++SO;②KNO3:KNO3===K++NO;③Ca(OH)2:Ca(OH)2===Ca2++2OH-。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1)HCl:HCl===H++Cl-; H2SO4:H2SO4===2H++SO;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2)NaOH:NaOH===Na++OH-; Ba(OH)2:Ba(OH)2===Ba2++2OH-;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3)Na2CO3:Na2CO3===2Na++CO; NH4Cl:NH4Cl===NH+Cl-。盐是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强酸、强碱、大部分盐书写时用“===”连接,如HCl===H++Cl-、NaCl===Na++Cl-。(2)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Na++H++SO。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熔融)===Na++HSO。②弱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酸式酸根阴离子和阳离子,如NaHCO3===Na++HCO。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遵循原则(1)符合客观事实。(2)质量守恒:“===”两边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3)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5.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目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即学即练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Ba(OH)2===Ba2++2OH-B.NaHSO4(熔融)===Na++H++SOC.MgCl2===Mg2++2Cl-D.H2SO4===2H++SO【答案】B【解析】Ba(OH)2是二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A项正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Na+和HSO,电离方程式为NaHSO4(熔融)===Na++HSO(HSO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B项错误;MgCl2的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C项正确;H2SO4是二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D项正确。2.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有一定浓度的Ca(OH)2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则下列四个图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也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完全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溶液导电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所以选D。◆知识点三 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1)定义在 水溶液 中或 熔融 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2)反应实质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发生改变。一般向着 减小 某些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3)反应的类型及条件①复分解型离子反应A.生成 难溶 物质,如BaSO4、AgCl、Al(OH)3等。B.生成 难电离 的物质,如CH3COOH、NH3·H2O、H2O等。C.生成 易挥发 的物质,如CO2、SO2、NH3等。②置换型离子反应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即学即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答案】B【解析】可溶性盐在离子方程式中才可以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或数目的减小,B正确;H++OH-===H2O表示的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作用生成水和可溶性盐的一类反应,C错误;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或生成水,复分解反应只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即可发生,D错误。◆知识点四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为例:(1)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BaCl2+Na2SO4===BaSO4↓+2NaCl。(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2Na++SO+Ba2++2Cl-===BaSO4↓+2Na++2Cl-。(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SO+Ba2+===BaSO4↓。(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以及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拆”与“不拆”(1)拆写为离子符号的物质(2)不能拆写为离子符号的物质(3)特殊物质的拆与不拆①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石灰乳则写化学式。②三大强酸中浓硫酸不拆,浓盐酸和浓硝酸拆。③氨水作反应物可写作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作NH3(标“↑”)。④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⑤既不是水溶液中反应也不是熔融状态下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溶液中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盐酸与氢氧化钠 HCl+NaOH===NaCl+H2O H++OH-===H2O盐酸与氢氧化钾 HCl+KOH===KCl+H2O H++OH-===H2O硫酸与氢氧化钠 H2SO4+2NaOH===Na2SO4+2H2O H++OH-===H2O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 强酸电离出的H+和强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根据上表,分析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即学即练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B.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CO2+2OH-===CO+H2O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H+===H2O+Na+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CO+Ca2+===CaCO3↓【答案】D【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B项中产物应为CaCO3沉淀;C项中NaOH是易溶于水的强碱,应写成离子形式。2.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HCl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NaHCO3溶液B.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Na2SO4溶液C.NaOH溶液+HCl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D.CaCO3+H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答案】B【解析】HCl溶液+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O2↑+H2O,HCl溶液+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CO2↑+H2O,二者不同,A项错误;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Ba2++SO===BaSO4↓,B项正确;NaOH溶液+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Ba(OH)2溶液+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二者不同,C项错误;CaCO3+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Na2CO3溶液+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二者不同,D项错误。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将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e+Cu2+===Cu+Fe2+(2)Zn+2H+===Zn2++H2↑(3)CO2+Ca2++2OH-===CaCO3↓+H2O(4)CO+2H+===H2O+CO2↑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电解质 非电解质相同点 均为化合物不同点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都不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的存在形式 离子(或离子和分子) 分子2.判断电解质的方法(1)看物质是否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看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至少其中一种状态导电则为电解质。(3)看物质类别,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及水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3.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生成Fe3+。(2)物质的拆写是否正确。(3)看电荷是否守恒。如FeCl2溶液与Cl2反应,不能写成Fe2++Cl2===Fe3++2Cl-,而应写成2Fe2++Cl2===2Fe3++2Cl-。(4)看是否漏写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反应,又不能漏写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的离子反应。(5)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SO+Ba2+===BaSO4↓+H2O,而应写成2H++2OH-+SO+Ba2+===BaSO4↓+2H2O。(6)当多元弱酸与碱反应,若酸过量,生成酸式盐,反之,生成正盐。如石灰水通入过量CO2,生成可溶性盐Ca(HCO3)2,离子方程式应为OH-+CO2===HCO。实践应用1.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铝;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氯化氢气体。(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②④⑦ ③⑤ ⑥⑧⑨⑩ ⑧(2)Na2CO3===2Na++CO(3)CO+2CH3COOH===2CH3COO-+CO2↑+H2O2考点一 与电解质相关的判断【例1】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C.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D.是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答案】D【解析】A.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A错误;B.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题目中无参照项,无法说明结论,B错误;C.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跟溶解度无关,如难溶于水,但属于强电解质,C错误;D.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生成的硫酸能电离出离子,其水溶液能导电,D正确;故答案为:D。【变式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C.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所以氯化氢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错误;B.铜丝、石墨都是单质,均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和,能导电,故氯化氢是电解质,C错误;D.熔融的因电离而能导电,且是化合物,所以是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变式1-2】下列关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选项 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A 烧碱 液态氧 冰水混合物B 生石灰 白磷 胆矾C 干冰 铁 氨水D 空气 小苏打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冰水混合物的成分都是水,是纯净物,A错误;B.胆矾是的俗称,是纯净物,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C.干冰是化合物,铁是单质,氨水为混合物,碳酸钙为电解质,为非电解质,C正确;D.空气是混合物,小苏打是,是纯净物,是电解质,D错误;故选D。考点二 溶液导电能力辨析【例2】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已省略)探究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的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灯泡亮度始终不变B.灯泡先变暗后变亮C.灯泡先变亮后变暗D.灯泡逐渐变暗【答案】B【解析】氢氧化钡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灯泡变暗,当氢氧化钡消耗完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灯泡变亮,故答案为B。【变式2-1】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C.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答案】C【解析】A.的半径大于的半径,因此“”代表的是,A正确;B.干燥的固体中和不能自由移动,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B正确;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发生电离,而不是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C错误;D.观察图c可知,通电后阴、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定向移动,则图c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故选C。【变式2-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如下图中滴加溶液时,灯泡亮暗变化随加入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是A B C DA.A B.B C.C D.D【答案】A【分析】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导电性越强,灯泡越亮。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二者发生反应:,因此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为零,导电性接近为0,继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又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灯泡亮度先变暗后又变亮。即导电性先减小后增大。【解析】A.导电性先减小直至接近为0,后增大,A正确;B.导电性先减小直至接近为0,后增大,B错误;C.导电性先减小直至接近为0,后增大,C错误;D.导电性先减小直至接近为0,后增大,D错误;故选A。考点三 突破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2】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3COOH = CH3COO- +H+ B.KClO3=K++Cl-+OC.Ca(OH)2 = Ca2++OH2- D.HClO4=H+ +【答案】D【解析】A.醋酸是弱酸,电离应使用可逆符号:,A错误;B.KClO3电离应生成K+和:,B错误;C.Ca(OH)2电离应生成Ca2+和2个OH-,而非OH2-:Ca(OH)2 = Ca2++2OH-,C错误;D.HClO4是强酸,完全电离为H+和,D正确;答案选D。【变式2-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4在熔融状态电离:NaHSO4=Na++H++SOB.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NaHCO3Na++H++COC.Na2O在水溶液中电离:Na2O=2Na++O2﹣D.HF在水溶液中电离;HFH++F﹣【答案】D【解析】A.熔融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硫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熔融)=Na++HSO,故A错误;B.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故B错误;C.Na2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在熔融态可电离,Na2O(熔融)=2Na++O2﹣,故C错误;D.HF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方程式为:HF H++F﹣,故D正确;故选:D。【变式2-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NH3 H2O=+OH-【答案】B【解析】A.为强电解质,应完全电离为,而非分解为,应该改为:,A错误;B.为强电解质,电离为,电荷守恒且硝酸根保留结构,B正确;C.电离时,是弱酸式根,应保留整体(电离为),正确的为:,C错误;D.为弱碱,电离应使用可逆箭头( ),而非等号,正确的为:,D错误;故选B。考点四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B.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CO2+2OH-===CO+H2O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H+===H2O+Na+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CO+Ca2+===CaCO3↓【答案】D 【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B项中产物应为CaCO3沉淀;C项中NaOH是易溶于水的强碱,应写成离子形式。【变式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2H+===CO2↑+H2O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BaSO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D.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aCO3+2H+===Ca2++H2O+CO2↑【答案】 D【解析】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A错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B错误;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C错误;石灰石(碳酸钙)溶于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D正确。【变式2-2】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2++2OH-===Mg(OH)2↓MgCO3+2Ba(OH)2===Mg(OH)2↓+BaCO3↓B.CO+2H+===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C.Fe2O3+6H+===2Fe3++3H2OFe2O3+2H2SO4===2FeSO4+2H2OD.H++OH-===H2O2NaOH+H2SO4===Na2SO4+2H2O【答案】D【解析】Mg2++2OH-===Mg(OH)2↓表示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MgCO3微溶于水,且未说明是溶液还是悬浊液,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CO+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和可溶性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反应,而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HCO属于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成CO和H+,B项错误;Fe2O3+6H+===2Fe3++3H2O表示Fe2O3与可溶性强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不能生成亚铁盐和水,C项错误;H++OH-===H2O表示强酸和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H2SO4和Ba(OH)2反应除外],H2SO4属于强酸,NaOH属于可溶性强碱,二者均能拆成离子形式,D项正确。写基础达标1.(2025高一下·湖南·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盐酸 B. C. D.【答案】C【解析】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Fe是金属单质,不属于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BaSO4属于盐类物质,虽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下可完全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C符合题意;D.NH3本身不电离,NH3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4-25高一上·山东日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Cl2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B.熔融NaOH能导电,故NaOH是电解质C.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故二者均为电解质D.K2SO4固体不导电,故K2SO4不是电解质【答案】B【分析】电离不需要通电,在熔融状态或者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解析】A.CuCl2溶于水,无需通电即可发生电离,A错误;B.熔融NaOH能导电,符合电解质的定义,故NaOH是电解质,B正确;C.铜丝、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K2SO4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故K2SO4是电解质,D错误;故答案为:B。3.(24-25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下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X与电源正极相连,Y与电源负极相连)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代表的是水合钠离子 B.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均能导电C.图b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过程 D.该过程表示为【答案】C【分析】图a中阴阳离子不移动为固态氯化钠,图b中离子发生定向移动为熔融态氯化钠,图c氯化钠溶于水,电离的钠离子、氯离子被水分子形成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解析】A.水分子中H原子显部分正电性,图示中H原子靠近中心离子,代表的是水合氯离子,故A错误;B.图a固体氯化钠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故B错误;C.图b中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表示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导电过程,故C正确;D.氯化钠在熔化状态下或水中发生了电离,电离不需要通电,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 C。4.(24-25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但目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①液态氯化氢②稀硫酸③KOH固体④熔融碳酸钠⑤一水合氨⑥石墨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答案】B【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离解出离子的化合物,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够导电。【解析】①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时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②稀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能够导电;③KOH固体是电解质,但固态时离子无法自由移动,故不导电;④熔融碳酸钠是电解质,熔融状态离解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导电;⑤一水合氨是电解质,纯液态时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导电;⑥石墨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但目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是①③⑤,故选B。5.(24-25高一上·天津·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碳酸氢钠是酸式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B.氯化铵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故B正确;C.硫酸氢钾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钾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D.硫酸铝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D正确;故选A。6.(25-26高一·上海·假期作业)电导率是衡量物质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将NaOH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过程中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B.把NaOH稀溶液换成NaOH浓溶液,电导率曲线不变C.溶液的酸性:a>b>c>dD.c点溶液呈中性【答案】B【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将NaOH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可知反应后离子浓度减小,所以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电导率逐渐减小,到c点时电导率最小,表明NaOH 和盐酸刚好被完全反应,后随着NaOH溶液过量,电导率随着增大,到d点趋于平衡,据此分析解题。【解析】A.b点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A正确;B.若改用浓NaOH溶液,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减小,NaOH溶液过量后,d点的离子浓度可能会比b点的离子浓度大,d点的电导率高于b点,即电导率曲线改变,B错误;C.随着 NaOH 的加入,盐酸被反应,酸性减弱,到c 点溶液刚好被完全反应,呈中性,所溶液的酸性:a>b>c>d,C正确;D.c 点NaOH 和盐酸刚好被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D正确;故选B。7.(24-25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有助于我们认识很多化学反应的实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稀硫酸滴在铜片上:D.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答案】D【解析】A.BaCO3为难溶物,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A错误;B.该离子反应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Ag++Cu=2Ag+Cu2+,B错误;C.稀硫酸不与Cu反应,C错误;D.Mg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Mg(NO3)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D正确;故选D。8.(23-24高一上·山西大同·阶段练习)KOH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A.K+和 B.Na+和OH- C.H+和OH- D.K+和【答案】C【解析】KOH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H+、OH-。答案选C。9.(2025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硝酸与氢氧化铁反应 B.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答案】B【解析】A.硝酸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A错误;B.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故C错误;D.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故D错误;故选B。10.(24-25高一上·广东珠海·期中)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NaOH和,和B.HCl和,HCl和C.和,和D.和,和【答案】C【解析】A.NaOH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与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2++2H2O,故A不选;B.HCl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HCl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故B不选;C.BaCl2和Na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故C选;D.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2CH3COO-+CO2↑+H2O,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故D不选;故选C。综合应用11.(24-25高一上·云南·期末)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成分说明如下:每片含维生素C1.0g,辅料包括乳糖、枸椽酸、碳酸氢钠、碳酸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腾片投入水中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该泡腾片是电解质B.乳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乳糖是非电解质C.维生素溶于水可以电离出,维生素C是电解质D.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钙是电解质【答案】A【解析】A.泡腾片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乳糖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乳糖是非电解质,B正确;C.维生素为化合物,溶于水可以电离出,其水溶液能导电,故维生素C是电解质,C正确;D.碳酸钙()是化合物,其难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D正确;故选A。12.(24-25高一上·福建泉州·期中)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选项 A B C D试剂a CuSO4 H2O H2SO4 Ba(OH)2试剂b Ba(OH)2 K2SO4 Ba(OH)2 (NH4)2SO4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硫酸铜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Cu(OH)2沉淀,CuSO4过量时,导电能力又增强,则灯泡出现“亮→灭→亮”现象,A错误;B.将H2O滴入K2SO4溶液中,溶液始终导电,只是导电能力逐渐减弱,灯泡不会出现“亮→暗→亮”现象,B正确;C.H2SO4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H2SO4过量时,导电能力又增强,则灯泡出现“亮→灭→亮”现象,C错误;D.氢氧化钡滴入(NH4)2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氨水,Ba(OH)2过量时,导电能力又增强,则灯泡出现“亮→暗→亮”现象,D错误;故选B。13.(24-25高一上·江西上饶·阶段练习)下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B.硫酸铝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C.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D.高氯酸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选D。14.(24-25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阶段练习)下列各组物质混合,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①溶液和NaOH溶液②溶液和稀盐酸③稀硝酸和溶液④溶液与稀硝酸⑤铜与稀盐酸⑥铁粉与溶液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②④⑥【答案】C【解析】①溶液和NaOH溶液没有气体、难溶电解质或者弱电解质生成,不发生离子反应,符合题意;②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有难溶物生成,发生离子反应,不符合题意;③稀硝酸和溶液没有气体、难溶电解质或者弱电解质生成,不发生离子反应,符合题意;④溶液与稀硝酸发生,有气体生成,发生离子反应,不符合题意;⑤铜与稀盐酸,两者不发生反应,不发生离子反应,符合题意;⑥铁粉与溶液发生,发生离子反应,不符合题意;综上,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只有①③⑤,故选C。15.(24-25高一上·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稀硝酸反应:Ca2++2OH +2H =Ca2++2H2OB.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 Ba2++2OH-+2H++=BaSO4↓+2H2O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Ca2++CO2+H2O=CaCO3↓+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 OH-+Ca2++=CaCO3↓+ H2O【答案】D【解析】A.石灰乳的成分氢氧化钙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OH)2+2H =Ca2++2H2O,A错误;B.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Ba2++OH-+H++=BaSO4↓+H2O,B错误;C.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不反应,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钠和水,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故选D。16.(24-25高一上·北京·期中)下列各选项中的反应①与反应②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选项 反应① 反应②A 盐酸与少量小苏打溶液的反应 盐酸与过量小苏打溶液的反应B 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钾 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铜C 向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向溶液中滴加KOH溶液D 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盐酸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也生生成二氧化碳,二者离子方程式都是:,A正确;B.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钾,离子方程式为:,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铜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烧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钾和水,二者离子方程式都是:,C正确;D.氢氧化钡与少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氢氧化钡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也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二者离子方程式都是:,D正确;故选B。拓展培优17.(24-25高一上·浙江丽水·阶段练习)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下列关于NaCl固体或溶液导电的示意图错误的是A.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 B.熔融NaCl导电C.NaCl溶液导电 D.NaCl固体溶于水,形成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答案】D【解析】A.干燥的NaCl固体中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A正确;B.NaCl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能导电,B正确;C.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NaCl溶液能导电,C正确;D.钠离子带正电荷,与H2O分子中带负电荷的O产生作用力,氯离子带负电荷,与与H2O分子中带正电荷的H产生作用力,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图示错误,D错误;答案选D。18.(24-25高一上·北京海淀·期中)同类物质性质相似,因此可以依据物质类别推测物质性质。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NaHSO4和NaHCO3均为酸式盐,所以NaHSO4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和B.Na2CO3和K2CO3均为碳酸盐,所以二者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C.NaCl和HCl均为电解质,熔融NaCl能够导电,所以液态HCl也能导电D.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所以CO2和SO2均能与水反应,分别生成H2CO3和H2SO4【答案】B【解析】A.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A错误;B.Na2CO3和K2CO3均为可溶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方程式均为,B正确;C.熔融NaCl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HCl是共价化合物,液态HCl时无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C错误;D.SO2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D错误;故选B。19.(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足量的通入饱和溶液中:B.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C.往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溶液,开始时D.溶液与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说明中全部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往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溶液,开始时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不可拆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20.(24-25高一上·山东东营·期中)现有下列物质:①酒精②稀硝酸③CO2④Ba(OH)2溶液⑤铁⑥NaHSO4⑦Fe(OH)3胶体⑧纯碱(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2)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3)向⑦中逐滴滴加②的溶液至过量,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4)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反应:H++OH-=H2O,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将铁粉加入到⑥的水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向两份相同的④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稀硫酸、NaHSO4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滴加稀硫酸的是图中的曲线 ,曲线②中B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⑥⑧(2)NaHSO4=Na++H++SO(3)开始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红褐色沉淀溶解,最终得黄色溶液(4)2HNO3+Ba(OH)2=Ba(NO3)2+2H2O(5)Fe+2H+=Fe2++H2↑(6) ① Ba2++H++OH-+SO=BaSO4↓+H2O【分析】①酒精为化合物,溶于水和熔融状态均不导电,为非电解质;②稀硝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CO2为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通入水中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解离出离子,但本身不电离,为非电解质;④Ba(OH)2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NaHSO4溶于水能导电,为电解质;⑦Fe(OH)3胶体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纯碱是碳酸钠,溶于水可以导电,是电解质;【解析】(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⑥⑧;(2)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3)向Fe(OH)3胶体中滴加硝酸,首先胶体会聚沉,随后氢氧化铁沉淀会和硝酸发生酸碱中和,则现象为:开始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红褐色沉淀溶解,最终得黄色溶液;(4)上述物质中硝酸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H++OH-=H2O表示,其化学方程式为:2HNO3+Ba(OH)2=Ba(NO3)2+2H2O;(5)硫酸氢钠可以电离出氢离子,铁可以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6)A点几乎不导电,则图中曲线①代表向溶液中滴入浓度相等的,拐点是正好中和完全生成硫酸钡和水,拐点以后是硫酸过量。曲线②中代表向溶液中滴入浓度相等,B点之前是过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同步讲义)(原卷版).docx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同步讲义)(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