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高二化学同步优质教学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3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高二化学同步优质教学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
3课时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本节重点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移动过程分析
①从Q、K关系角度
原化学平衡
改变反应条件
平衡被破坏
不平衡
一段时间
新化学平衡
由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Q = K
改变浓度、压强、温度
各物质组成保持不变
Q = K
Q ≠ K
移动方向
各物质组成改变
[思考]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如何改变平衡状态?
任何可逆反应的终极目标是使 Q=K,即达到平衡
(1)平衡移动
(2)移动过程分析
②从v正、v逆关系角度
未达平衡
v正= v逆
建立平衡
平衡状态
平衡移动 (正向或逆向)
新平衡
v正 > v逆
v正≠v逆
v正′= v逆′
正向反应
一段时间
条件改变
正向或逆向
反应一段时间
(3)移动方向判断
Q = K
平衡状态
v正= v逆
Q < K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 v逆
Q > K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实验探究
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种物质的浓度,预测现象推测平衡如何移动?
a对照组
b加入少量铁粉
c滴入4滴 1 mol/LKSCN 溶液
Fe3+ + 3SCN- Fe(SCN)3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现象和结论
Fe3+ + 3SCN- Fe(SCN)3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a对照组
实验现象:
红色变浅
b加入少量铁粉
c滴入4滴 1
mol/LKSCN 溶液
红色加深
实验结论:
C(Fe3+)↓?红色变浅?平衡向逆向移动
C(SCN-)↑?红色变深?平衡向正向移动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Fe3+ + 3SCN- Fe(SCN)3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理论解释
b溶液中
c溶液中
改变条件
反应:Fe+2Fe3+===3Fe2+,
c(Fe3+)减小,即反应物浓度减小
反应:c(SCN-)增大,即反应物浓度增大
从Q、K关系角度
Q= 增大,
Q>K,平衡逆向移动
Q= 减小,
Q<K,平衡正向移动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若 t1 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正、逆反应速率瞬间怎么变化?后续又如何变化?画出增大反应物浓度的速率-时间图像
图象分析
C反↓?v正瞬↓、v逆未变?v逆>v正?逆移
C反↑?v正瞬↑、v逆未变?v逆<v正?正移
0
v
t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增大反应物浓度
0
v
t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V’逆
V’正
减小反应物浓度
正向移动
正向移动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总结
增大c(反应物)或减小c(生成物)
Q减小
K不变
Q < K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c(反应物)或增大c(生成物)
Q增大
K不变
Q > K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工业生产应用
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价格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1】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②作为离子反应,只有改变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对平衡有影响,如:
FeCl3 + 3KSCN Fe(SCN)3 + 3KCl
增加KCl固体的量平衡不移动,因为KCl不参与反应。
CO的浓度
CO﹪
平衡移动情况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增加H2浓度
③加入更多的碳
平衡右移
增大
增大
平衡左移
减小
减小
平衡不移动
不变
不变
归纳总结
(1)t1,增大c(反应物),使v正′增大,而v逆′不变,则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如图1)。
(2)t1,减小c(生成物) ,使v逆′减小,而v正′不变,则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如图2)。
(3)t1,增大c(生成物) ,使v逆′增大,而v正′不变,则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如图3)。
(4)t1,减小c(反应物) ,使v正′减小,而v逆′不变,则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如图4)。
?
课堂检测
1.正误判断
(1)合成氨反应中,增加N2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降低成本(  )
(2)C(s)+H2O(g) ? 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增加一部分C(s),v正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
(3)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He气,可使N2(g)+3H2(g) ? 2NH3(g)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
(4)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逆一定比v正小(  )
(5)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百分含量发生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 (  )

×
×


课堂检测
2.检验Fe3+的存在,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发生反应如下:
FeCl3+3KSCN ? 3KCl+Fe(SCN)3
(浅黄色) (无色)  (无色) (红色)
能使该可逆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加入KCl固体 ②加入Fe粉 ③加入FeCl3固体
②③
该可逆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 ? Fe(SCN)3,加入
KCl固体,只增加了c(K+)、c(Cl-),未改变c(Fe3+)、c(SCN-)、c[Fe(SCN)3],平衡不移动

课堂检测
1.将5 mL 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5 mL 0.015 mol·L-1 KSCN溶液混合,达到平衡后混合液呈红色,再将混合液分为5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①:滴加4滴水,振荡 试管②: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振荡
试管③:滴加4滴1 mol·L-1 KCl溶液,振荡
试管④:滴加4滴1 mol·L-1 KSCN溶液,振荡
试管⑤:滴加4滴1 mol·L-1 NaOH溶液,振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试管①和②,为了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B.对比试管①和③,为了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C.对比试管①和④,为了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对比试管①和⑤,为了证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改变了Fe3+的浓度
反应本质是Fe3++3SCN-?Fe(SCN)3,改变K+或Cl-浓度对平衡没有影响
加入NaOH溶液,Fe3+的浓度减小
B
1. 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的改变,可能影响反应体系中多种物质的浓度。如果增大压强
(缩小容积)或者减小压强(增大容积)以下反应将会向着哪个方向移动?
2NO2(g) N2O4(g)
红棕色
无色
【实验2-2】
实验操作:用50 mL注射器抽入20 mL NO2和N2O4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胶塞封闭。将针筒活塞从20mL处迅速拉至 40 mL处(压强减小),观察颜色变化。
主题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现象】
2NO2(g) N2O4(g)
红棕色 无色
压强增大: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实验解释】
压缩体积,使得c(NO2)瞬间变大
反应朝正方向移动
增大体积,使得c(NO2)瞬间变小
反应朝逆方向移动
压强减少:气体颜色先变浅, 后变深。
主题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g) N2O4(g)
红棕色 无色
1. 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传感器数据如下:
P↑
快速推动至10 mL处
压强p1 =2p0
平衡向气体减少的方向移动,以减弱压强的增大,但最终压强比原来大。
P↓
快速拉动至20 mL处
压强p2 = ?????????p1
?
平衡向气体增加的方向移动,以减弱压强的减小,但最终压强比原来小。
不难看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际上就是通过自身平衡的调节来“抵御”外界的变化。
主题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交流讨论
增大压强时,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及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像?
2NO2(g) N2O4(g)
NO2
N2O4
NO2
N2O4
v?(正)
v?(逆)
如果增大压强(缩小容积),以下反应各物质的浓度会如何变化? Q如何变化?气体颜色变化现象?
交流讨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温度不变)
压强
c(NO2)
c(N2O4)
浓度商(Q )
原平衡容器容积为V
p1
a
b
缩小容积至????????V 瞬时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温度不变)
压强
c(NO2)
c(N2O4)
浓度商(Q )
原平衡容器容积为V
p1
a
b
2p1
2a
2b
?
????=????????????=Q1
?
Q2=?????????????????
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先变深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达到新平衡(容积12V)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p1< p新 < 2p1
a< c新 < 2a
b< c′新 < 2b
???? 不变
?
颜色后变浅,但仍比原平衡颜色深
2NO2(g) N2O4(g)
红棕色 无色
Q 请结合平衡常数和各物质的浓度变化来分析,增大或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以改变体系的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可逆反应
平衡常数表达式
改变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N2(g)+3H2(g) 2NH3(g)
N2O4(g) 2NO2(g)
FeO(s)+CO(g) Fe(s)+CO2(g)
K=????2(NH3)??????(N2)·????3(H2)
?
K=????2(NO2)?????(N2O4)
?
K=????(CO2)?????(CO)
?
1 + 3 =4 > 2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1 < 2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1 = 1
不移动 不移动
交流讨论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及解释
(1)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②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③对于反应后气体的总V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2)用Q、K关系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定温度下,增大体系压强,各气体的浓度也同等倍数增大。
反应mA(g)+nB(g) ? pC(g):
若m+n=p,增大压强,Q=K,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若m+nK,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
若m+n>p,增大压强,Q 主题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及解释
(3)用v-t图像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mA(g)+nB(g) ? pC(g)
ⅰ. m+nt1时刻,增大容器V,压强减小,v正′、v逆′均减小,缩体方向的v逆′减小幅度更大,则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
?
t1时刻,缩小容器V,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缩体方向的v逆′增大幅度更大,则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
?
主题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及解释
(3)用v-t图像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mA(g)+nB(g) ? pC(g)
ⅱ. m+n=p,当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t1时刻改变压强,图像如③所示:
t1时刻,若缩小容器V,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如图中上线。
?
t1时刻,若增大容器V,压强减小,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如图中下线
主题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 ? 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v正增大、c(D)增大的是
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
C为固体,改变其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错误
扩大容积,v正减小,c(D)也减小,错误;
缩小容积,浓度增大,速率也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D)也增大
反应物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错误。
C
特别提醒
①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只涉及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压强的影响不予考虑。
②压强能否使平衡移动,要看压强改变是否使浓度发生改变,从而使v正′≠v逆′。
归纳总结
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堂检测
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②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③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④a>b
①②④
2.已知化学反应2A(?)+B(g) ? 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物质的状态可能是A是___________,C是______。
固体或液体
气体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由于B为气体,所以C为气体,A为非气体。
课堂检测
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 ? z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
(2)若保持体积不变,通入氦气,则平衡___移动。
(3)若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氦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y、z的关系为________。
(4)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____移动。
正反应

x+y<z

课堂小结

影响化平衡的因素
浓度
增大C反应物 或
减小C生成物
平衡正方向移动
减小C反应物 或
增大C生成物
平衡逆方向移动
压强
增大压强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
原因
方向
改变条件使v正 ≠ v逆
v正 >v逆 Qv正 K逆反应方向移动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