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导入新课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时刻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里程碑,今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这一历史性事件。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余建斌 吴月辉 刘诗瑶 金立旺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②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③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④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背景链接中国航天的成绩单知识链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1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3辨识字音获悉(xī) 驻留(zhù) 轨道(guǐ)关键(jiàn) 模式(mó) 机械(xiè)载人(zài) 核心(hé)学以致用何时 when 6月17日9时22分何地 where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何人 who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何事 what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何因 why 航天领域要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如何 how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升空至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以及后续按计划要完成的工作。.文本结构拆解研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结构上的五部分和电头。标题:电头:导语:【引标】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主标】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人民日报》酒泉2021年6月17日电【首句】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文本结构拆解研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结构上的五部分和电头。主体:背景:结语:【首句后至2段】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人自己的空间站。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人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第3段】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概括消息大意请你试着概括这则消息的大意。这则消息通过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升空至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全过程,以及后续按计划要完成工作的具体描写,表现了我国强大的航天实力,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新成就。.解读关键词标题读一读文章的题目,说一说这个题目和我们平时的题目有何不同?神州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引题——正题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引题与正题配合.文本结构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重要信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交代了新闻事实。聚焦新闻热点,醒目夺人。“首次”表明了中国航天以零的突破宣告中国人在征服太空领域又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巨大成就。“自己的”写出了空间站完全由中国自主掌控,充满了国人的自豪与骄傲。.数字作用探究读完课文,我们发现这则新闻中有很多的数字。请你找出有数字的句子,品一品句子的妙处,说一说数字的作用。①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我国科技的新成就突出精确具体我国航天技术的高超.数字作用探究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读完课文,我们发现这则新闻中有很多的数字。请你找出有数字的句子,品一品句子的妙处,说一说数字的作用。——清楚、准确地介绍各个环节,突出对接的严谨性。.数字作用探究③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读完课文,我们发现这则新闻中有很多的数字。请你找出有数字的句子,品一品句子的妙处,说一说数字的作用。这些数字都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突出了消息的真实性、语言的准确性。观看下面的视频,思考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批注新闻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离不开多方面关键因素。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为航天事业筑牢发展根基。科研人员秉持爱国奉献精神,凭借深厚专业知识与顽强毅力,攻克无数技术难题。同时,长期技术积累与传承也至关重要,从早期航天探索积累经验,到新一代科研力量接力创新,在火箭研发、轨道控制、空间站建设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多方协同发力,推动中国航天不断迈向新高度。观看下面的视频,思考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