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押题预测 压强一、单选题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桌面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FA>FB B.pAC.pAFB D.pA=pB,FA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3.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冰鞋上装有冰刀 B.飞镖的箭头很尖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4.如图所示,一匀质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竖直虚线截去右边一部分,则剩下左边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5.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是( )A.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B.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C.图钉尖端做得很尖 D.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6.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均相等。则两个圆柱体原来的情况可能是图中( )A. S甲>S乙,h甲<h乙B. S甲=S乙,h甲<h乙C. S甲>S乙,h甲>h乙D. S甲<S乙,h甲=h乙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以及两液体质量m甲、m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 B.m甲p乙9.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B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A. B. C. D.10.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小阳用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作为探头)与U形管(作为压强计)相连通进行实验.装置调整好后,若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的A、B两处,实验现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是否有关B.此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C.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大于B点的深度D.由图可知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11.关于大气压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强值C.标准大气压强值D.高压锅利用了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降低的原理工作的1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压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大型客机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图乙:安全锤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C.图丙: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玻璃管中液柱随外界气压增大而升高D.图丁:向盛有刚沸腾的水的烧瓶底浇冷水,减小水面上方的气压从而降低水的沸点1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均质圆柱体甲、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50cm2,高度h甲和h乙之比为2:1,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h的部分,并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4:1B.未切割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C.Δh:h乙=1:4D.乙剩下的质量与甲物体原来的质量之比为2:314.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的压强为pA,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B的重力是200N B.B的底面积为100cm2C.A切去一半后,pA=200Pa D.L=2.5cm时,pA∶pB=16∶21三、填空题15.公交车窗户旁都配有红色的破窗锤,破窗锤的锤头顶部尖,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乘客敲击车窗时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更容易破窗;已知锤头顶部面积是2.0mm2,底部面积是2.0cm2,若乘客敲击力是60N,则破窗锤对车窗的最大压强是 Pa;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 。16.如图是冰壶比赛的情景,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150N,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03m2,则冰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冰壶被掷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且受阻力小,运动状态改变慢。17.如图所示,注射器内密封有适量刚烧开的水,向下拉动活塞,水双沸腾起来,这是由于拉动活塞后,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 ,使水的沸点 的缘故.18.如图,水从水管较粗的一端流入较细的一端,其流速将 ;水中的气泡随着水流前进,气泡的其体积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让人们对大气压有了深刻的认识。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 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20. 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奋斗号”我国自主研制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深潜器,当若“奋斗号”下潜至10000m时,它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若观察窗面积为300cm2,海水对观察窗的压力为 。(ρ海水=1×103kg/m3,g=10N/kg)2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 ,A对桌面的压力 ,A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如图,一个容积为500mL的平底玻璃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瓶底的面积是瓶盖面积的4倍。现往瓶中装入300mL水,水面正好到瓶高h的一半,旋紧瓶盖后将瓶子倒立放置。若瓶子正立和倒立时对桌面压强分别为和,则 。若瓶子正立和倒立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24.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边长之比,质量之比。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盆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 ;压强之比 。四、实验探究题25.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液面的 反映出来;(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4)如果保持乙实验中探头浸在液体中深度不变,然后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高度差的变化。说明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压强 ;(选填“相同”或“不同”)(5)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26.小丽在装满水的水池洗菜时发现提起橡皮塞比较费力,于是她对该现象进行思考与研究。(1)提起橡皮塞比较费力,说明水对水池底部有 ;(2)小丽制作了一个两端扎有橡皮膜的圆柱体塑料小桶,将它分别水平、竖直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液体内部 都有压强;(3)她进一步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如图乙所示,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金属盒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②她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的形状 (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③小丽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如图丁所示,她得出结论: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她得出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7.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2) 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 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 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 p 丁的大小关系为p 丙 p 丁(选填“>”、“<”或“=”)。28.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Pa。五、计算题29.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小明同学在上学时骑着普通自行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已知小明同学的质量为60kg,自行车质量为10kg,每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求:(1)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多少?(2)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30.“健康重庆,绿色低碳”,自行车运动作为一项环保健康的体育运动,深受大家的喜爱,成为了一种健康绿色生活的象征。如图是小刚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行的情景,已知骑行过程中小刚和车受到的阻力总共为210N,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0.3倍,自行车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00cm2。(1)小刚同学的重力;(2)小刚同学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31.某中学操场积雪深达14cm,求雪对操场的压强.(ρ雪= 0.2×103 kg/m3,g取10Nkg)(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推导)32.一桶桶装纯净水的体积为18L,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桶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1m2.求:(1)这桶水的质量;(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忽略塑料水桶的质量,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33.把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甲=4.0×103kg/m3,乙的边长为h乙=0.2m,切之前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求:(1)切之前乙对地面的压力;(2)切之前甲对地面的压强;(3)Δh0的值。六、作图题34.如图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G 和物块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35.如图所示,用50N力把一个重40N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和墙壁所受压力的示意图.36.如图,木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水平木板表面上的B处,最终停在C处。画出A处木块对木板的压力,B处木板对木块的作用力。七、综合题37.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1)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 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2)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 力和手对瓶的摩擦力是平衡力.(3)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 的作用.38.如图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最新上市的SU7四轮智能纯电动汽车,该车空车质量为2.2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在一次测试中,司机驾驶该电动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8km,用时10min。(g=10N/kg)求:(1)由该车的外型可知:小米汽车在水平路面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轿车受到的重力。(2)在测试过程中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空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析1.【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2.【答案】A【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飞机的升力【解析】【解答】解:A、飞机机翼为流线型,即上方为凸型,下方是平的;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B错误;C、菜刀的刀刃薄,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错误;故选A.【分析】(1)了解机翼的形状,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做出解答.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2)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4)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3.【答案】C【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B、飞镖的箭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受力面积一定,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 可知,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4.【答案】A【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5.【答案】C【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A不符合题意;B.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避免陷入雪地,B不符合题意;C.图钉尖端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墙的压强,容易把图钉按进去,C符合题意;D.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6.【答案】A【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7.【答案】D【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ABCD、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容器的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二者的总重力相等,因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故①错误;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 =p乙 ,故④正确;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小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可知ρ甲<ρ乙,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故选:D。【分析】(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根据分析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2)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图判断出两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出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p=ρgh判断液体对杯底压强的关系。8.【答案】B,C【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9.【答案】A,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10.【答案】A,D【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同种液体中,乙图中探头的深度比甲图中探头的深度大,乙图中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大于甲图,即此实验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故可得出结论:当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即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故选AD.【分析】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用到的是压强计,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中压强越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11.【答案】A,B,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2.【答案】A,B,C【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3.【答案】B,D【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解答】A.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50cm2,则底面积之比为:S甲:S乙=100cm2:50cm2=2:1,高度h甲和h乙之比为2:1,因甲、乙均为均质圆柱体,由V=Sh可得,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两个质量相同,故质量之比为:1:1,根据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故A错误;B.两个质量之比为:1:1,根据G=mg可知,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1,未切割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由可知,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故B正确;C.乙为均质圆柱体,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h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为:,并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即,又因S甲:S乙=2:1,F甲=F乙,整理可得,Δh:h乙=1:3,故C错误;D.甲、乙质量相同,设为m,乙为均质圆柱体,则乙剩余的质量为:(1-)m=m,甲的质量为m,则乙剩下的质量与甲物体原来的质量之比为:m:m=2:3,故D正确。故选BD。【分析】A。已知两物体的底面积和高度之比,根据V=Sh分析体积比,甲、乙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得甲、乙的密度之比;B.根据两物体质量相同可分析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已知两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根据可分析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C.乙为均质圆柱体,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h的部分,并放到甲物体上,则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为:,根据分别表示两物体此时对地面的压强,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得出Δh:h乙的比值关系;D.乙为均质圆柱体,由(3)已知Δh:h乙,甲、乙质量相同,设为m,则乙剩余的质量为:(1-)m,据此分析乙剩下的质量与甲物体原来的质量之比。14.【答案】A,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15.【答案】增大;;马德堡半球实验【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16.【答案】5×103;惯性【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17.【答案】减小;降低【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图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内部空间增大,降低试管内的气压,水的沸点降低,水会重新沸腾.故答案为:减小;降低.【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降低.18.【答案】变大;变大【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9.【答案】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0.【答案】变大;不变【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F=G总=G容+G水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大;(2)容器倒置后水面高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不变。【分析】(1)根据F=G总比较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再根据比较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21.【答案】1×108Pa;3×106N【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解析】【解答】(1)当若“奋斗号”下潜至10000m时,它受到的海水压强为p=ρ海水gh=1×103kg/m3×10N/kg×10000m=1×108Pa(2)观察窗面积为S=300cm2=0.03m2由压强公式得观察窗受到的压力F=pS=1×108Pa×0.03m2=3×106N【分析】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压强大小;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22.【答案】不变;不变;变大【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压强大小比较23.【答案】1∶4;3∶4【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24.【答案】1∶1;1∶4【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25.【答案】(1)高度差(2)不漏气(3)液体的深度(4)不会;相同(5)不可靠;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水和盐水中的深度相同【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1)液体压强的大小采用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来反映的,液面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来检测U形管压强计是否漏气,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即压强改变,两侧液面高度差改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压强计处于水中不同深度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的关系。(4)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会变化,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5)研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时一定要保持深度不变,丙丁两次实验中,压强计位于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因此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分析】(1)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需要用到U形管连通器,可以通过改装内部左右两个液面高度差来衡量液体内部的大小,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2)轻轻按压U形管压强计探头处的橡皮膜,液面高度差发生改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使用;(3)要探究液体深度对压强的影响,需要控制液体密度相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利用公式p=ρgh计算,某一位置的压强大小与方向无关;(5)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方向无关,要研究每一个因素对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26.【答案】(1)压强(2)向各个方向(3)高度差;不漏气;深度;上窄下宽;错误【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27.【答案】(1)凹陷;转换(2)增大;受力面积(3)增大;受力面积(4)=【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甲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的重力,乙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即压力增大了,那么乙图中小桌上加砝码的目的是增大压力大小。根据乙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得到: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乙图中桌腿向下受力面积小,丙图中桌腿朝上受力面积大,因此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的大小。乙图中受力面积小而海绵凹陷程度大,那么得到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在丙和丁中,海绵和木板受到的压力都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二者受力面积相等,因此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即p丙=p丁。【分析】(1)海绵受到小桌的压力时会向下凹陷,且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2)海绵受到的压力由上面物体的重力产生,且重力越大,压力越大。根据图片分析甲和乙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3)将桌腿的着地面积和桌面的面积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受力面积大小。根据乙和丙两图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4)根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比较。28.【答案】【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9.【答案】(1)解:自行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车的总重力,即答: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700N;(2)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答: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1.75×105Pa。【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30.【答案】(1)自行车的重量:G车=m车g=15kg×10N/kg=150N小刚和车的总重量:小刚同学的重力:G人=G-G车=700N-150N=550N答:小刚同学的重力为550N.(2)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重力的公式为G=mg计算即可.(2)已知小刚和车的总重量和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根据压强公式为计算小刚同学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31.【答案】解:设操场面积为S,则雪对地面的压强为;而雪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ρ雪Shg则有p==ρ雪gh=0.2×103kg/m3×10 N/kg×0.14m=280Pa【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首先根据F=G=mg=ρ雪Shg计算积雪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计算雪对地面的压强。32.【答案】(1)解:一桶桶装纯净水的体积:V=18L=0.018m3,由ρ= 可得,水的质量:m=ρV=1×103kg/m3×0.018m3=18kg(2)解:水桶对地面的压力:F=G=mg=18kg×10N/kg=180N,对地面的压强:p= = =1800Pa【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已知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的质量.(2)忽略塑料水桶的质量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对地面的压强.33.【答案】(1)120N;(2)4000Pa;(3)0.04m【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34.【答案】解:如图所示;【知识点】重力示意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解析】【解答】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图所示:【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压力的方向和支撑面垂直。35.【答案】【知识点】摩擦力的方向;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36.【答案】【知识点】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37.【答案】(1)增大(2)重(3)大气压【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解答】解:(1)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答案为:增大.(2)水瓶静止在空中,水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重.(3)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吸气时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瓶子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瘪.故答案为:大气压.【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吸气时瓶内的气体减少,空气压强减小,瓶外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把瓶子压瘪;38.【答案】小于;30m/s;【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