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地理试卷(含答题卡、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地理试卷(含答题卡、解析)

资源简介

抚松县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读“某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体系统是( )
A.可观测宇宙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据图可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主要是( )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②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八大行星自转方向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地球位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中( )
A.火星与月球之间数图 B.水星与金星之间
C.天王星与木星之间 D.金星和火星之间
4.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下列因素跟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上有液态的水
C.地球表面有大气层 D.地球上有人类
5.以下能反映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昭通市某中学某班开展了“做模型,讲模型,用模型”的实践活动,下图是各小组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你认为最接近真实地球仪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是晨晨小组成员对制作的地球仪的介绍,正确的是( )
A.利用制作的地球仪可以准确的表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B.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文字、颜色、符号来表示河流、山脉等
C.将地球仪平放于桌面,自右向左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D.演示地球公转时,保持地轴始终垂直底座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并于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如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8.西班牙位于( )
A.南半球 B.西半球 C.非洲 D.北温带
9.麦哲伦船队途经好望角。其经纬度大致是( )
A.34°N,18°E B.34°N,18°W C.34°S,18°E D.34°S,18°W
10.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公转周期约为一年 D.地球平均半径的6371千米
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称为昼半球,未被照亮的部分称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夜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甲、乙、丙、丁四地中,刚好日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3.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纬度差异 D.气候差异
一年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也有差别。下图示意地球上的五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甲地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低纬度地区 B.处于北温带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位于北美洲
15.图中四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小张的家乡全年高温炎热,人们多穿着轻便、宽松的衣物,推测其家乡可能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解答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5月15日,携带着“祝融号”火星车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祝融号”火星车上共携带了气象探测仪、导航与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磁场探测仪、次表层雷达等,其将在火星表面开展多项科学探测任务,并传回了第一批拍摄照片。
材料二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约2.28亿千米,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使得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材料三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大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15摄氏度且昼夜温差较小。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1)根据材料一,推测“祝融号”的主要探测对象。
(2)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主要原因。
(3)与火星相比,说出地球更适宜人类生活的有利条件。
(4)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就巨大,说说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
18.读甲、乙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读甲图,写出A地的地理坐标:A 。
(2)甲图中C地在A地的 方向。
(3)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形状与图乙类似,近似是个球体。请列举地球是球体的依据。(任答一点)
(4)小红对妈妈说,她想建一所四面都朝北的房子,你认为这个房子应建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 (填“北极点”或“南极点”)。此外,小红说这个房子盖成后,一直往北走可以走回家。她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9.阅读图“经纬网1”“经纬网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经纬网1中C点的地理坐标: ;经纬网2中①点的地理坐标: .
(2)A地位于B地的 方向,B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
(3)假设李光和张明两人分别从A地出发,李光沿着所在经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南走,张明沿着所在纬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东走,最终他们能回到出发地的是
(4)经纬网2所示的区域,位于经纬网1中的阴影区域是 (甲、乙、丙、丁)。甲、丙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甲 丙(大于、等于、小于)。
(5)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中纬度的点是 ,位于南半球且四季分明的点是
20.下图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图中连接南北极的A线是 (经线/纬线)。B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 )
(2)甲地所在纬线名称是 。由此同学们推断,甲地处于 (低/中/高)纬度。
(3)我国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4)根据五带的划分,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 带,小部分国土位于 带,没有 带。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图为地球某节气时的光照示意图。
材料二: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法国巴黎主办,举办时间为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巴黎也成为继伦敦之后第二个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1)甲图所示的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填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正值南半球的 (填季节),南极圈内出现了 现象。
(2)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地球公转到乙图中 之间(填两个小写字母),此时大竹县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
抚松县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地理试卷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二、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7.1. _ 2. _ _ 3. _ _ _ _
18.1. _ 2. _ 3. _ 4. _ _
19.1.(1) (2) _ 2.(1) _(2) _ 3. _ 4.(1) _(2) _ 5.(1) _(2) _
20.1.(1) _ (2) _ (1) _ (2) _ (1) _ (2) _ (1) _ (2) _(3) _
21.1.(1) _ (2) _ (1) _ (2) _ (3) 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C A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B B D B
1.C 2.A
【解析】1.由图可知,该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围绕太阳公转,C正确。可观测宇宙包含了所有我们能够探测到的宇宙范围,范围非常大;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星系;地月系主要是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ABD排除。故选C。
2.图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①正确。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生存的适宜温度,②正确。图示信息没有体现地球的体积和质量,③错误。八大行星虽然公转方向相同,自转方向不同,图中没有反映自转方向的相关信息,④错误。故选A。
【点睛】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 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替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均是天体,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 在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属于人造天体。
3.D 4.A
【解析】3.由图可知及所学知识知,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排除ABC,故选D。
4. 地球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这个位置使得地球能够有适宜的温度,进而有液态水存在,并且能够保持稳定的大气层。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使得地球能够孕育和维持生命,包括人类。所以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有直接关系的是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排除BCD,故选A。
【点睛】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5.C
【详解】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地球表面是球面,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据此可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反映出地球是球体,C正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温度有关,A错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地势有关,与地球形状无关,B错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与地形有关,与地球形状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A 7.B
【解析】6.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①正确。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赤道以北的纬线称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线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②错误。地轴是地球自转的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6.5°,③错误;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仪是规则的球体,④错误;综合分析,A正确,排除错误选项BCD,故选A。
7.晨晨小组成员关于所做地球仪能反映出地球的形状,不能准确表示地球大小,A错误;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文字、颜色、符号来表示河流、山脉等,B正确;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将地球仪平放于桌面,应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C错误;演示地球公转时,保持地轴始终倾斜,且倾斜角度不变,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8.D 9.C 10.B
【解析】8.读图可知,西班牙位于30°N纬线到60°N纬线之间,属于北半球,北温带,A错误,D正确;西班牙位于0°经线和20°W经线之间,属于东半球,C错误;西班牙位于欧洲,C错误。故选D。
9.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判定,好望角经纬度大致是(34°S,18°E)。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一周后又回到西班牙,从实际出发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B正确;与自转方向、公转周期、地球大小无关,排除ACD。故选B。
【点睛】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干米,赤道半径为6378干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干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11.D 12.C 13.B
【解析】1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没有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由图可知,丁位于夜半球,D正确;甲乙位于昼半球、丙位于晨线上,ABC排除;故选D。
12.读图可得,丙点位于晨线上,该点有可能看到日出,C正确;甲地正值正午,乙地处于上午,丁地处于夜晚,A、B、D错误,故选C。
1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没有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14.B 15.D 16.B
【解析】14.地球的纬度划分是从0-30度是低纬度,30-60度是中纬度,60-90度是高纬度;图中甲地位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图中甲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B正确。太阳直射点在23.5°N-23.5°S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图中甲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C错误。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图中甲地位于亚洲,D错误。故选B。
15.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读图可知,图中甲和丙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温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C错误。乙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丁位于南极圈内的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故选D。
16.太阳直射点在23.5°N-23.5°S之间的热带来回移动,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全年高温炎热。读图可知,图中甲和丙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温带地区,四季分明,AC错误。乙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全年高温炎热,B正确。丁位于南极圈内的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7.(1)土壤、天气、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磁场等。
(2)①距离太阳远;②大气稀薄。
(3)①平均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小;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③海洋面积广大,液态水数量更多。④沙丘砾石少,生存环境更优越。
(4)①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②推动人类太空探索的进步;③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④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⑤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⑥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分析】本大题以“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祝融号”的主要探测对象、火星的特点、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及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的地理实践素养。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祝融号”上面的次表层探测雷达可以探测火星表面(剖面)的土壤结构,火星气象测量仪可探测火星的天气,“祝融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磁场与内部结构等。
(2)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火星距离太阳约2.28亿千米,相对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白天温度低;由于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因而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非常弱,夜间温度低,所以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火星相比,地球更适宜人类生活的有利条件是:①平均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小;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③海洋面积广大,液态水数量更多;④沙丘砾石少,生存环境更优越。
(4)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发展航天事业,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有:①可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②推动人类太空探索的进步;③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④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⑤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⑥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18.(1)(10°E,20°N)
(2)西南
(3)环球航行、登高望远
(4) 南极点 说法不对,一直往北走只能走到北极
【分析】本题以甲、乙两幅经纬网图为材料,共分为4道小题,涉及经纬网的判读、经纬度定向、地球的形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详解】(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A是(10°E,20°N)。
(2)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甲图中C地在A地的西南方向。
(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登高望远、月食、环球航行。
(4)站在南极点,四周都是正北,所以房子应该建在南极点。房子盖成后,一直往北走不能走回家,只能走到北极点。
19.(1) 40°W 20°N (30°S,30°E)
(2) 正南 正北
(3)张明
(4) 丙 小于
(5) B D
【分析】本大题以“经纬网1”和“经纬网2”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网的定位、定向、经纬线的特点、五带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C点的经纬度是40°W,20°N;经纬网2中①点的地理坐标(30°S,30°E)。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经纬网判读方向,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能是正北、正南,AB位于同一经线上,A地位于B地的正南方向,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方,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为北方,B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3)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李光沿着所在经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终到达南极,张明沿着所在纬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东走,最终他能回到出发地。
(4)读图可知,经纬网2所示的范围20°S—40°S之间,20°E—40°E之间,是经纬网1所示的丙区域位于20°S—40°S之间,20°E—40°E之间。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甲、丙两个阴影区域相比,跨经纬度相同,甲阴影区域纬度高,纬线短,实际面积小;故甲实际面积小于丙实际面积。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0°~60°为中纬度地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A、B、C、D四点中,B和D位于30°-60°之间,地处中纬度;A和D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A位于热带;D位于南温带;A和B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故位于东半球中纬度的点是B,位于南半球且四季分明的点是D。
20.(1) 经线 (23.5°N,150°E)
(2) 赤道 低(低纬度)
(3) 东(半球) 北(半球)
(4) 北温带 热带 (北)寒带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仪为材料,涉及 经纬线特点、经纬网定位、我国的地理位置、五带的划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中连接南北极的A线是经线;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B点又位于北回归线上,B点的经纬度坐标(23.5°N,150°E)。
(2)根据图中所示,甲地位于赤道上,纬度为0°;经度为30° 为东经(经度向东递增);所以甲地的经纬度为(30°E,0°) 处于低纬度(纬度0°~30°为低纬度)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于东半球、北半球。
(4)66.5°N至90°N的范围属于北寒带,23.5°N至66.5°N的范围属于北温带,23.5°N至23.5°S的范围属于热带,23.5°S至66.5°S的范围属于南温带,66.5°S至90°S的范围属于南寒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国土位于热带,没有北寒带。
21.(1) 夏至 北回归线 冬季 极夜
(2) bc 昼长夜短
【分析】本题以地球某节气时的光照示意图和地球的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甲图所示的这一天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
(2)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为7月26日至8月11日,地球公转到乙图中的夏至(6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之间,属于bc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大竹县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