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龟裂(guī)绌劣(zhuō)矗立(chù)格物致知(zhì)
B. 追溯(sù)绚丽(xuàn)翩然(piān)相辅相成(chéng)
C. 归省(shěng)苍劲(jìng)霎时(shà)名辐其实(fù)
D. 浮躁(zào)冗杂(yǒng)宣腾(xuān)轻歌曼舞(màn)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现代科技手段在探索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_________了很大作用。一方面,利用生理参数监测、生化分析等高科技_________,能够深入研究太极拳对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身体柔韧性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_________效果。另一方面,太极拳所倡导的“心静体松、心意导体”理念,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_________。
A. 发生 方法 显赫 殊途同归 B. 发挥 方法 显著 不谋而合
C. 发生 方式 显著 殊途同归 D. 发挥 方式 显赫 不谋而合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年,一批杂技剧作品集中排演,吸引了很多观众。②不少人开始是因为期待看到杂技的惊、险、奇、绝而走进剧场,可他们在观演结束后赞不绝口的不仅是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技艺。③在2019年的杂技剧《战上海》中,一批批战士前仆后继、誓与敌人血拼到底的英勇气概让观众动容。④中国杂技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地焕发出全新光彩。
A. “集中排演”“前仆后继”“英勇气概”三个短语的类型都不相同。
B. 句②中有“可”作为关联词,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后句意思比前句进了一层。
C. 句③中,“在2019年的杂技剧《战上海》中”做状语;主干是“战士让观众动容”。
D. 句④是病句,修改后变为“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的中国杂技焕发出全新光彩。”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其代表著作,现存33篇。
C. 《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名著阅读(3分)
5. 初三一班举办课本剧展演,下面是主持人一段开场白,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
读《水浒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豹子头”①____________(填人名)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从“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仗义疏财、嫉恶如仇的“②____________”(填绰号)宋江;从“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中,我们认识了一个③____________(性格特点)的“智多星”吴用。
6. 古诗文默写。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自古离别多悲愁。王勃送杜少府,一扫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真挚友谊超越空间阻隔的豁达。同是离别,意境迥异。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小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古风其十二·松柏本孤直
李白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①,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②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③,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④,邈然不可攀⑤。
使我长叹息,冥栖⑥岩石间。
注释:①严子陵:即严光,东汉著名隐士。②客星:指严子陵。③万乘君:指光武帝刘秀。④六合:即东西南北上下,代指天下宇宙。⑤不可攀:世人难以企及。⑥冥栖:隐居。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诗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下盛宴为之饯行,而诗人却内心苦闷抑郁。
B. 乙诗开头以树喻人,称赞严光人品高尚正直,不似桃李那样以艳丽的外表取悦于世俗。
C. 两诗分别引用姜尚和严子陵河边垂钓得到明君赏识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出仕做官的向往。
D. 甲诗结尾表现诗人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乙诗结尾表现了诗人欲避世归隐、终老山林。
(二)(1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②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③非:不对,错误。
8.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下天光 不得而非其上者
B. 或异二者之为 一食或尽粟一石
C. 此乐何极 贤者亦有此乐乎
D. 感极而悲者矣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9.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10.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忧 以 天 下 然 而 不 王 者 未 之 有 也
11. 乙文中孟子的“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和甲文中范仲淹“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的忧乐观与欧阳修的“醉能同其乐”产生了共鸣。(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记叙文阅读(17分)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上了年纪的母亲早就不记得那棵老枣树,连我也不记得了。于是,这样的情景,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老枣树是否还记得我和母亲?哦,一定会的。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和老枣树。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当我将一颗枣抓在手里时,快乐的泡泡便从心里溢出来,飘满一院子,墙根的狗尾巴花也在笑。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按到怀里搂了一会儿,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的力气大得很,只一会儿工夫,树上的枣全都被她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红枣刚刚收获下来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可跟着,我嘤嘤哭起来,树被我打得光秃秃的,地上落满树叶和树枝。我开始埋怨母亲,把枣树打坏了,就结不了枣了。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已洒满月光。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弯身去拾,一眼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然而,越是这样的时候,母亲对我的爱就越浓烈,越茂盛。
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那棵老枣树。然而,无论我到哪里,都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12. 根据文章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打枣原因 打完枣的感受
八岁那年 无理哭闹后打枣 (1)母亲:________________
十三岁那年 (2)________________打枣 (3)“我”: ________________
十七岁那年 (4)________________打枣 “我”难过落泪
13.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心里浮泛着欢喜快乐的泡泡。
14. 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15.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16. 结合选文,请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回答标题的作用。
(二)议论文阅读(11分)
知止而定
①“知止而定”出自《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所以,我们要做到知止而定。
②定,会意兼形声字,字形外部为“宀”,像房屋的侧视形,内部为“正”字。其字形像一只脚(止)走向城池,两相会意,表示一人战争结束回到家中安顿下来。本义为安定、安宁。《说文》:“定,安也,从宀,从正。”《诗经·小雅》:“乱靡有定”,意为战乱还未平定。安定又引申出固定、确定、坚定、定力等意义。总之,凡是定下来不再改动、变动或移动等都可为定。
③对于个人而言,如何保持定力,值得深思。那就是在金钱财富、名利诱惑面前,做到临财不苟取,守节不动摇。清代王志圻为官清廉,一次有人将珍贵的宋拓名碑用锦盒装好呈送到他案前,王志圻即刻命人将其退回。身边人就好奇地问道:“您对此素有研究,看看又何妨?”王志圻坚定地拒绝:“这种稀罕古物,一旦看过就难以割舍,之后就会被送礼人所利用。”
④如何修炼定力?古人认为可以先从身体入手,让人的身体能够定得住,坐得住,站如松,坐如钟,磨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静心和耐力。明代吕坤《呻吟语》曰:“心平气和,此四字非涵养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火定则百物兼照,万事得理……惟君子善处火,故身安而德滋。”认为只有协调、平衡好人体中的“火性”,戒除躁动、浮躁之气,方能心定平和、德业双进。
⑤定火不仅指从生理的角度去调节、祛除人体的身体之“火”,从而让人的身心平和、中正和稳定,更重要的还是要克制人心中的贪欲之“火”。清代陈榕门曰:“定火功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可见,修炼定火之功。就是要用天理良知等克制人的贪欲、贪念。正如王阳明所言“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只有让天理、正念和正气充盈心间,方能不被外物所役,不为名利所诱,保持抵御各色诱惑的强大定力。若心中欲望、执著太多,杂念、邪念丛生,人心就易被其所扰、所牵,也就难以做到定。
⑥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修炼定力,关键还是要深悟“止”字要核,学会知止,做到当止应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意识,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被歪风、暗流和邪气所诱,坚守正道而行。那些廉者智士正是懂得知止。展现出坚强的自制力,从而能够一心为公,身怀正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4-06-07)
17.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9. 阅读选文第②—⑤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分析。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论述了修炼定力的方法是培养静心和耐力;最后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根据选文第⑥段,概括如何才能修炼定力。
四、写作(40分)
21. 请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为开头,自拟题目,完成作文片段写作。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④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4
【答案】B
【答案】B
【答案】D
【答案】C
5.【答案】 ①. 林冲 ②. “及时雨”或者“呼保义” ③. 足智多谋/有智慧/有谋略/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6.【答案】 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 不知天上宫阙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7.【答案】C
【答案】8. C 9. 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
10.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 ①. 乐以天下 ②. 忧以天下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 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12. ①. 心疼(伤心/难过) ②. 蒙冤后打枣 ③. 舒坦 ④. 落榜后打枣
13. (1)比喻;(2)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枣儿落地后四处滚落的样子;(3)表现出我捡拾枣儿内心的欢喜。
14. (1)“终于”是最终的意思;(2)生动形象地写出枣儿成熟的过程缓慢;(3)表现出我对枣树的美好期盼/急切的心理。
15. (1)动作、语言描写;(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我被冤枉受委屈时心疼、开导、安慰我的情态;(3)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16. (1)概括选文内容,写出了老枣树见证了在母亲的关爱下,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2)老枣树作为线索,贯穿全文。(3)暗示中心: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感激之情。
【答案】17. 我们要做到知止而定。
18. 举例论证,列举了王志圻为官清廉,拒绝他人送来的珍贵的宋拓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保持定力就是在金钱财富、名利诱惑面前,做到临财不苟取,守节不动摇。进而论证中心论点。
19. ①. 解释了定力的含义 ②. 如何保持定力 ③. 克制人心中的贪欲之“火”的重要意义。
20. 关键还是要深悟“止”字要核,学会知止,做到当止应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意识,时刻保持对法律敬畏之心;要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力。
21.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