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强基联盟2025年8月高三联考物理 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可能用到的参数:重力加速度取,,。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 长度 B. 千克 C. 焦耳 D. 牛顿2.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 “2000多秒”指的是时刻C. 研究“天问一号”发射升空时的结构变化,可将“天问一号”看成质点D. 研究“天问一号”绕火星一圈所用的时间,可将“天问一号”看成质点3. 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如图,关于轴对称,M、N、P、Q处于以为圆心的圆周上,则( )A. 间的电势差和间的电势差相等B. 将一正电荷由点移到点,电场力做正功C. 一负电荷在点的电势能大于在点的电势能D.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点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可用于金属探伤B. 放射性元素形成化合物后,该元素仍会有放射性C. 康普顿效应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 泊松亮斑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5. 箭射出后,其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忽略不计,关于箭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箭加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B. 箭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C. 相同时间内,箭的速度变化量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D. 箭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夹角可能大于90°时,并加速运动6. 如图所示,实线是地球赤道上空的静止卫星轨道,静止卫星寿命终结时,它会被二次变速通过椭圆转移轨道推到虚线所示同步轨道上空约300公里处的“坟场轨道”。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引力常数为,地球质量为,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下列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地球密度为B. 地球静止卫星离开地面高度为C. 卫星从同步轨道转移到“坟场轨道”后速度变大D. 宁波纬度约为30°,定点在经度与宁波经度相同的静止卫星,晚上从宁波观察静止卫星与水平面的视角大于30°7. 如图所示,物块与用跨过滑轮的轻绳相连,稳定后,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和与的延长线的夹角分别为和。已知,地面对物块的弹力为,不计滑轮的重力及轻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可能B. 物体的重力C. 绳子的拉力为D. 地面对物体摩擦力为8. 倾角为37°足够长斜面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恰好能在斜面处于静止。现有物块以的速度从的顶端开始沿木板下滑,、间动摩擦因数为。已知、的质量分别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向左B. 物块下滑过程中,板仍与斜面保持静止C. 要使不脱离,板长度至少为0.5mD. 若不从板上滑落,则最终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9. 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长方体的容器,高度为,上下两个面为边长的正方形,底面中心点放有一单色点光源,可向各个方向发射单色光,已知水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不考虑容器对光的反射,水面上有单色点光源光线射出区域面积为( )A. B. C. D.10. 如图,矩形线框切割磁感线产生交流电压,它的匝数、电阻,将其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220V 22W”的灯泡L正常发光,内阻为的电风扇M正常工作,电流表A的示数为0.3A。导线电阻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不计灯泡电阻的变化,矩形线框最大电流不能超过20A。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矩形线框转动时最大磁通量为B. 当线圈从图示位置经过时,理想电压表示数为22VC. 原、副线圈上的电流比D. 若将电风扇换成另一只与L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大量处于的高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其中跃迁到的能级时产生的四条可见光光谱线如图1所示。氢原子从能级6跃迁到能级2产生可见光I,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产生可见光Ⅱ。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研究两种光的干涉现象,得到如图2和图3所示的干涉条纹。用两种光分别照射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都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跃迁能产生的光谱线总数为4条B. 图3中的干涉条纹对应的是可见光ⅡC. 图4中用可见光I照射时,向滑动,电流表示数一定逐渐增大D. 固定,可见光I和可见光Ⅱ照射K极,其产生最大动能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则一定小于12. 如图1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A、B、C、D、E五个点,其中A、B、C、D四个点连线构成一个矩形,,,E点为矩形对角线的交点。时刻,分别位于A、B、C、D处的四个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沿轴正方向(垂直纸面向上)振动,各波源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2、图3所示。已知A、C处的波源形成的两列波的波长均为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处的波源形成的两列波的波长一致B. 时,E处的质点位移为4cmC. 时,E处质点位移为4cmD. 时,E处的质点运动速度方向为轴正方向13.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的金属杆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为,整个回路的电阻恒为,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的曲线是正弦形状,整个过程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图中、均为已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时刻拉力,则此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B. 0至时间内,拉力做的功等于C. 若图乙阴影的面积为,则0至时间内,拉力的平均值大小为D. 0至时间内,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14. 实验装置如图1,使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随重锤下落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挑出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从点迹清晰处依次标出计数点0,1,2,…,7,纸带如图2。(1)用此装置可以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和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 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必须使用刻度尺与秒表B. 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使用天平(含砝码)C. 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必须测量速度和高度变化量D. 空气阻力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2)在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实验中,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A. 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B. 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C.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3)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纸带如图2所示,计数点0、1间的距离是________cm。打下1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4)在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纸带打出的点,已经读出2、4间和5、7间的距离分别为:、,打点周期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_(用、、表示)。15. 某实验小组描绘一个标有“10V 0.5A”的电学元件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源(电动势为50V,内阻为)B.电压表(量程为0~50V,内阻约为)C.电压表(量程为0~40V,内阻约为)D.定值电阻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取得多个数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2)为了测量及读数方便,下列四个电路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A. B.C. D.(3)如图为通过实验描绘的该元件的图像,现将40个这样的电学元件并联后再接到本实验所提供的电源两端,则每个电学元件的电功率约为_________W。(保留2位有效数字)16.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a)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插上大头针,使其挡住、的像;接着插上大头针,使其挡住、和的像,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这样大头针、就确定了射入玻璃砖的光线。(1)正确作出光路图后,测量分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多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b)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图(c)所示,在实验过程中画出界面后,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导致界面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界面仍为开始所画的,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7. 如图是一个呈葫芦形的导热玻璃瓶,为测量其内部容积,在瓶口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接口用蜜蜡密封。玻璃管竖直放置,横截面积,质量的油柱(密度)将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封闭在瓶内。油柱静止时,玻璃管中空气柱长度2cm,此时外界温度。将玻璃瓶浸入温度为的热液中,油柱再次静止时下方空气柱长度变为10L。已知气体内能变化满足(为常量,),环境温度和外界气压恒定,油未溢出。求:(1)若将玻璃瓶改为浸入冰水中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玻璃瓶内气体分子的数密度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玻璃瓶内部的容积;(3)若外界气压,求温度从升至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第(3)题结果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18. 如图所示为半径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传送带、水平轨道平滑连接组成的模型,端的竖直挡板上固定有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现将质量的小物块从圆心等高处点静止释放,经过水平传送带后,与静止在轨道处、质量也为的物块发生碰撞,碰撞后结合为一整体。初始时与弹簧接触但不粘连。已知传送带的长度,以顺时针匀速转动。之间的距离,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其余部分均光滑,物块可视为质点,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求:(1)物块第一次滑过传送带,摩擦力对滑块的冲量;(2)、两物块结合压缩弹簧至最短后,第101回到处的时间(取);(3)物块从静止释放到第次经过处时,系统摩擦产生的热量。19.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固定有相互平行的和两条光滑导轨,两导轨相距,段与段长度相同且分别与段和段绝缘,绝缘位置左右两段导轨均足够长,导轨左端与直流电源相连,电源电动势,两根长度均为的导体棒、分别放置在段和段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两导体棒质量均为2kg,电阻均为,两导轨所在区域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现闭合开关S,导体棒向右运动,到达端前已经匀速。不计、与、段电阻,设运动过程中两棒不会相撞。(1)求导体棒进入段时的速率;(2)求导体棒的最大速率及到达最大速度时产生的焦耳热;(3)计算导体棒进入段后到最终稳定的过程中,流过导体棒的电荷量及两导体棒相互靠近的距离。20. 如图(a)所示,在矩形区域内存在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电场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电场方向由指向时为正方向。在上方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区域Ⅰ,下方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区域Ⅱ,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在的中点处有一电子发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发出质量为、电荷量为、速度方向与垂直、大小为的电子。上有一电子吸收板。已知,,,,,,且电子重力不计。(1)若时刻发出的电子没有进入磁场,且恰好能经过的中点,求的大小;(2)若所有从电子源发出的电子都不会从和边界进入磁场,请求出满足该情况的的取值范围;(3)若,求时刻发出的电子最终打在吸收板上的位置;(4)现保持电场强度不变,方向向上,从中点射出的电子恰好经过的中点,电子源从的中点匀速缓慢向靠近,计算这一过程中打在吸收板上的电子占射出总电子的百分比。浙江强基联盟2025年8月高三联考物理 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可能用到的参数:重力加速度取,,。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题答案】【答案】BD【12题答案】【答案】CD【13题答案】【答案】A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14题答案】【答案】(1)C (2)B(3) ①. 1.08(1.05~1.15) ②. 0.63~0.65(4)【15题答案】【答案】(1)F (2)A(3)1.3##1.4##1.5【16题答案】【答案】(1)1.5 (2)偏大【17题答案】【答案】(1) ①. 减小 ②. 增大(2)(3)【18题答案】【答案】(1)(2)(3)若为奇数,,若为偶数,【19题答案】【答案】(1)(2),(3),【20题答案】【答案】(1)(2)(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