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恒山路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恒山路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高新区恒山路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自测(七年级)
景,让人想起了李白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1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落花点点的四月郊游,你也会有和古人一样的惊喜,因
注意事项:
为人生无处不相逢。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C.看着照射在江面上斑驳的光影,一直在富春江边生活的我,不禁发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的感慨。
1.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每句1分,共7分)
D.在中国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远在中国留学的叙利亚学生用岑参的诗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
(1)水何澹澹,
开”来表达心情,寄托了他们对祖国的忠心。
(2)我寄愁心与明月,
二、阅读(45分)
(3)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中的“
(甲)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
陈太丘与友期行
宏大,赋予自然景象以哲理意味。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4分)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四季,是大自然的绝美诗篇。春天,万物复苏,鹭啼婉转,歌声甲
(A.明亮B.嘹亮),
与家君期日中。且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应和着清风流水,令人沉醉:夏时,骄阳似火,万物生长,色彩绚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澎湃:秋天,树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木参差,层林尽染,月满平潮,那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夜晚的静:冬日,银妆素裹,宁静祥和,大
(乙)
人和孩子们乙
(A.欣然B.安然)外出游玩,舒展筋骨。四季轮回,美景常在。让我们用
华歡,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①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
心感受四季的变化,珍惜借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王欲舍所携人。歆日:“本所以疑⑧”,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1)为加点字写出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①应和■
②静m1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2)为文段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字母。(2分)
(注释)①依附:跟从。②辄(zhé):当即。③难:作动词,拒绝。④尚:还。⑤本:当初。⑧疑:


迟疑不决。⑦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⑧邪:同“耶”,呢。⑧携拯如初: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
3.同学们针对本单元所学的语法知识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5.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一(2分)
A.“昨天,他在西边的操场上看到一群白色的鸽子在空中飞翔”句中加点词都是名词。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他像发了疯一样向人群冲去”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这句话运用的是借喻。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小七跳完了这支舞,轻盈地飞向了妈妈的怀抱”本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将人写成能“飞”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是谦辞)
的鸟儿,属于“拟物”。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①尊君在不
②下车引之」
A,除夕之夜,小寒远在西藏的爸爸不由地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于是拿起笛子吹奏一曲。此情此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