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探求物体的质量 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 探求物体的质量 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一单元 气体、液体、固体 课题 6.探求物体的质量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物体都有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了解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物体的质量相关实验现象,归纳出质量的特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会使用简易工具(如天平、弹簧秤结合相关方法等)测量物体质量,能设计简单实验探究质量的特性,如探究物体形状改变时质量是否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态度责任目标:在探究质量的过程中,认真操作实验,如实记录数据,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实验成果,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
1.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做质量。 2.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 3.质量是物体的( )属性,不随物体的( )、( )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4.比较两个物体质量大小,可以用( )称量的方法。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
5.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将苹果放在天平( )盘,砝码放在( )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苹果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是( )克。 6.探究橡皮泥形状改变时质量的变化:把一块橡皮泥捏成球形和长方体,用天平分别测量不同形状下橡皮泥的质量,发现质量( ),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 )的改变而改变。 第五题 第六题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
7.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小明有一个小铁块,他先测量了铁块的质量,然后把铁块带到山顶,又测量了一次质量;之后他把铁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再次测量质量。 分析小明在不同情况下测量铁块质量的结果,说明原因。 答:小明在山顶测量铁块的质量与在山下测量的质量( ),因为质量不随( )的改变而改变;把铁块加热后,测量的质量也( ),因为质量不随( )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
8.关于物体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融化成水,质量不变 B.把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质量变大 C.物体的质量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辨论会。使用电子秤测量质量利大于弊,还是传统天平利大于弊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物质 2.天平 3.基本、形状、位置 4.天平
实验探究 做一做
左、右、17.3
不变、形状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相同、位置、相同、温度
迁移创新 试一试
A
解析:B选项,物体从地球到月球,位置改变,质量不变;C选项,在小学科学范围内,物体质量不随运动速度变化,所以选A。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
正方观点(使用电子秤测量质量利大于弊): 电子秤测量质量更加(快捷方便),能快速显示出物体的质量数值,不需要像天平那样繁琐地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电子秤的(测量范围更广),可以测量从很小到很大质量的物体,适用场景更多,比如在菜市场称菜、工业上称较重的原材料等。 电子秤的(操作更简单),容易学习和使用,不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
反方观点(使用电子秤测量质量弊大于利): 电子秤依赖(电力或电池),如果在没有电或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就无法使用,而传统天平不需要电力,适用性更稳定。 电子秤的(精度受电子元件影响),如果电子元件出现故障,测量精度会大幅下降,且故障排查和维修相对复杂;传统天平只要砝码准确、天平本身校准好,测量精度相对稳定且维修较简单。 电子秤的(价格通常较高),对于一些简单的测量需求,使用传统天平更经济实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