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分层作业单元 第三单元 各种各样的动物 课题 2.鱼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鱼的身体结构(有鳞片、鳍、鳃等),理解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基本特征,明确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等现象,归纳鱼的共同特征,发展观察与归纳的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能通过观察鱼缸里的活鱼(或鱼的视频资料),描述鱼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时鳃的变化,完成简单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态度责任目标:产生对鱼类的兴趣与喜爱,树立保护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1.鱼的身体表面覆盖着( ),能保护身体。 2.鱼用( )呼吸,用( )游泳。 3.鱼的鳍有不同的作用,( )能控制鱼前进的方向。 4.鱼是( )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4分钟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5.观察图片,解决问题。 鱼呼吸时,鳃盖是交替张合的,这是因为鱼在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吸入( ),排出( )。 6.用玻璃缸饲养一条小鲫鱼,观察它的运动:鱼主要靠躯干部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在水中游动。鱼游动时各鳍的姿态,能保持鱼体的平衡。 第五题 第六题 6分钟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7.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竭泽而渔”是指排干池水捕鱼,这种做法会导致鱼类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分析:鱼需要在有( )的环境中生活,“竭泽而渔”破坏了鱼的( )环境,同时过度捕捞会使鱼的数量急剧下降,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应该合理( ),( )水域环境,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分钟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海马的外形独特,头部像马,尾部细长,全身包裹着坚韧的皮膜,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 海马属于鱼类吗?( ) A.属于 B.不属于 2分钟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9. 辩论会: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对鱼类生存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2分钟参考答案:理解掌握 练一练1.鳞片 2.鳃、鳍 3.尾鳍 4.脊椎实验探究 做一做氧气、二氧化碳尾部、鳍实践应用 固一固7.水、生存、捕捞、保护迁移创新 试一试8.A解析:因为海马具有鱼的基本特征,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所以属于鱼类。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9.正方(利大于弊)观点:人工养殖能为鱼类提供相对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减少天敌威胁;通过科学养殖,可保障鱼类获得充足食物,促进生长繁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野生鱼类资源,缓解野生鱼类被捕捞的压力,对保护鱼类多样性有积极作用。反方(弊大于利)观点:人工养殖的鱼类活动空间有限,可能导致其运动能力等生理特征退化;养殖过程中可能会使用药物、投放人工饲料,影响鱼类的健康,且养殖废水若处理不当,会污染周边水域,进而影响野生鱼类的生存环境,对生态造成破坏。(辩论过程需同学们分组收集资料、阐述观点、互相辩驳,最后总结得出更全面的认识,比如人工养殖合理开展则利大于弊,若不科学则弊大于利,要注重科学养殖与生态保护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