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4年4月21日,北京测绘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科普讲座活动,活动主题为“走进三维地球”。据此在科普讲座上,某同学分享了自己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有误的是( )
A.地球的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等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通过观察如图“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模拟轮船在大海中航行状态”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出地球的( )
A.大小 B.质量 C.形状 D.海陆分布
3.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位置最吻合的是( )
A.北极 B.地心 C.赤道 D.南极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太阳系的正中央 B.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
C.土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地球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
5.地球的天然卫星甲是( )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D.木星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字母代表地球的是( )
A.A B.B C.C D.D
7.地球是太阳系内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8.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9.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推动人类科技技术的进步
③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利于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1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椭圆形 C.圆形 D.不规则球体
12.下列关于经度、纬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B.本初子午线以东至180°为东经
C.纬度范围为0°~90° D.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3.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②站得高,看得远③太阳东升西落④月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M区域位于(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a点一直向北前进能回到原点B.c点一直向东前进能回到原点C.M属于低纬度地区D.d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
16.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间经纬线实际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 C.acbd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图中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B.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弧C.赤道是纬度最高的纬线圈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18.下列关于经度、纬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B.本初子午线以东至180°为东经
C.纬度范围为0°—90°D.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9.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度是6371千米 B.0°纬线 C.最长的纬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0.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60°N,30°W B.30°N,60°W C.30°S,60°E D.30°S,60°W
观察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线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B.③是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C.⑤是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
22.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纬线的形状是半圆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本初子午线是180°
23.北纬、南纬、东经、西经,下面哪一组的代号表示是正确的( )
A.“N”,“S”,“E”,“W”B.“W”,“N”,“S”,“E”C.“E”,“W”,“N”,“S” D.“S”,“E”,“W”,“N”
24.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5.如图,小震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26.读图“地球基本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的形状是 。
(2)运用图中数据描述地球大小(任选一个角度) 。
(3)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有(写出两点):① ;② 。
(4)图中A、B、C三地点中,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27.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5年9月23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1)秋分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填字母)处,此时太阳直射 (填纬线名称),此时吉林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主要是因为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位置进一步向 (南/北)移动,北半球黑夜时间渐 (长/短),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因此获得的热量 (增加/减少)。
(3)列举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列举2个现象)
28.读图,超级飞侠乐迪需要到ABCD这四个地点递送礼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 C D ,与A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2)从东西半球来看,B点位于 (东、西)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C点位于 (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3)从低、中、高纬度来看,B点属于 纬度地区。
(4)A点在C点的 方向,D点在B点的 方向,C点在D点的 方向。
(5)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圈中,最短的是点______所在的纬线圈;A、D所在的经线长度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6)乐迪如果沿着D点所在的经线一直往北飞行,不改变方向,它最终能回到D点吗 (能/不能)
29.读“经纬度图”填空。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点的经纬度是 ,C点的经纬度是 。B点的经纬度是 ,D点的经纬度是 。
(2)B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D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3)按高、中、低纬度划分,E点位于 纬度,A点位于 纬度。
(4)F点位于A点的 方向,位于E点的 方向。
30.读地球公转运动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右图中点A的经度为 ,上面右图中A点所在 半球(东西半球),此时地球位于上面左图公转轨道中的 处,太阳直射在 (填纬度),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
(2)看上面右图: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
(3)读上面左图:请标识出公转方向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处时,这时北半球处在 季,南半球处在 季。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汕头市的白昼将变 (填“长”或“短”)。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A C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C A A B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A C D
26.(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等
(3) 逆时针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4) C A
27.(1) C 赤道 昼夜等长(昼夜平分)(2) 南 长 减少
(3)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物影变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28.(1) (60°N,40°W) (20°S,40°W) (20°S,20°E) 120°E
(2) 东 南 20°W 160°E (3)中
(4) 正北 东南 正西 (5) A 相等 (6)不能
29.(1) (20°N ,60°W) (60°N ,0°) (40°N ,20°W) (0°, 0°)
(2) 北 东 (3) 中 低 (4) 东南 正东
30.(1) 30°E 东 C 23.5° 极昼 (2)B
(3) 冬 夏
(4)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