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秋季学期八年级上学期9月份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五种地形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2.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类型多样 B.平原面积广大 C.山区仅占1/10 D.高原比例最小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图中①、②、③、④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图中所示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华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柴达木盆地4.图中为弧形山脉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太行山脉 C.大兴安岭 D.天山山脉2024年9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兰州黄河大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如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以及兰州黄河大水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黄河水车历史悠久,在以前黄河水车的主要作用是( )A.水上航运 B.防洪排沙 C.灌溉农田 D.防止凌汛6.在黄河的各项治理中,能同时兼顾治沙和防洪的工程措施是( )A.植树种草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治理黄河不仅是传承华夏文明、培根铸魂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下图为黄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读图可知,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8.黄河最浑浊、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为( )A.源头至宁夏平原段 B.宁夏平原至河口段 C.桃花峪至入海口段 D.河口至桃花峪段9.同学们在观看新闻时得到最新消息,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初见成效。下列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黄河上游地区退牧还草②宁夏平原发展节水农业③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畜牧业④黄河下游加固堤坝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所示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了东西交通C.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D.促进夏季全国普遍高温11.北纬32°纬线穿越了我国许多山川。下列诗句描述图中①山脉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下图是某驴友的骑行路线。完成下面小题。12.该驴友一路上经过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最可能有( )①回族②傣族③蒙古族④壮族⑤维吾尔族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13.该驴友在终点可能看到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活动是( )A.手鼓舞 B.泼水节 C.赛龙舟 D.那达慕大会读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反映的各地人口分布差异图(注:因四舍五入的原因,总计不足100%),完成下面小题。14.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15.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比重有所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出行更便利 B.自然环境改善,更适宜居住C.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 D.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快风雨桥主体结构是采用当地林木以榫卯结构为主、几乎没有铁钉的侗族特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图为柳州市三江程阳风雨桥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6.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北、西北和东南部地区B.中部和东部地区C.东南、西北和东部地区 D.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地区17.如今,风雨桥多作为旅游景观经营。风雨桥功能的转变将( )A.利于文化传承B.促进交通方式多样化C.加速文物老化 D.促进当代建桥业发展2024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读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8.2014—2023年间,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A.2014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3年19.我国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庞大B.人口增长过快C.新生人口增速快 D.人口出现负增长20.为应对目前的人口问题,我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建立生育补贴制度②提高婚育年龄限制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④鼓励提前退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可达到500人每平方千米,从自然条件看,是因为这些地区( )A.就业机会多B.交通运输发达C.城镇密集 D.地势平坦,气候适宜22.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下表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成员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姓名性别民族籍贯蔡旭哲 男 汉族 河北深州宋令东 男 汉族 山东曹县王浩泽 女 满族 河北滦平23.三名航天员籍贯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晋、鲁、晋 B.辽、陕、辽 C.苏、甘、苏 D.冀、鲁、冀24.三名航天员中有两个民族。下列关于我国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C.傣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节 D.具有“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2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C.大聚居、小散居、均匀分布 D.大散居、小聚居、均匀分布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26.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滋养着两岸的生灵,承载着生命的永恒与希望。地球上河流众多,江河奔腾,人们依水而居,安居乐业。青岛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以“主要河流及其影响”为主题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探究主题:主要河流及其影响【探究一】扬帆起航赋能发展----探究河流的开发利用材料一: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的航运能力不仅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还加强了东西部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1)阅读图1“长江流域图”,结合图2“甲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结构图。① ,② ,③ ,④ 。【探究二】湖晏河清和谐共生——探究河流的综合治理材料二: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含沙量特征值对比表”、图3“黄河生态保护区分布图”水文站 兰州 龙门 潼关 利津年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多年平均(近50年) 2.05 26.2 29.1 23.02018年 2.17 9.54 9.01 8.89(2)图3中的中游水土保持区主要位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地表形态突出特点为 。(3)从表中黄河水文站观测数据看,黄河中游含沙量有 的变化特点,请简析该变化特点对下游的主要影响 。【探究三】生态优化谱新篇——探究河流的生态变化材料三: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关停油井,腾出空间,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4)列举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措施及生态变化。生态措施: ;生态变化: 。(5)分析黄河三角洲生态变化对当地居民有哪些影响? 。27.“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3分)。(1)长江发源于 (山脉),其上中下游的分界分别是 和 。(2)长江流域广阔,水量 (大/小),大部分河段 (有/无)结冰期,多数河段可全年通航,联系我国南北广大地区,长江被誉为“ ”的美称。(3)长江中游地区繁荣昌盛,但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频发,其背后的原因是:① ② ③ ④(4)长江中游的荆江段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容易发生 灾害。荆江河段综合治理工程采用 或清淤措施,提高河流排洪能力。28.下图为长江和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A 山脉,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C 山脉,注入B 海。(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游。(3)黄河流经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后,水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4)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 。(5)分析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的原因。(任答一点)29.人口普查是制定未来人口发展政策的依据。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照表。人口总数 人口年平均值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六次 133972万 0.57% 13.26% 8.93% 49.68%第七次 141178万 0.53% 18.70% 15.46% 63.89%材料二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1)读材料一可知: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2)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 政策。2021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为了 。(3)读材料二,对我国人口政策理解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①计划生育已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我国依据国情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③新政策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④调整生育政策是为了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开放性设问: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3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成员收集了我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的相关资料,并在学校进行了展览。读部分展览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上面三幅图中描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 族;B: 族;C: 族。(2)A图民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在接待外地游客时,会准备羊肉串与手抓饭,跳 舞;B图民族传统的节日 ,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是吉祥。(3)我国的 族分布最广,我国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 ”的特点。(4)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除了上图中的少数民族,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民族及其传统习俗。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A C D A D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A D D A C D B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B D B B26.(1) 亚热带季风 东 较大 无 (2)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3) 变少 土壤肥力下降/饵料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4)生态补水,关停油井,腾出空间 生物多样性增多,鸟类数量和种类增加,植物迅速生长(5)水产丰富,渔民收入增加27.(1) 唐古拉山脉 宜昌 湖口(2) 大 无 黄金水道(3) 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土流失 减弱(4) 洪涝 河道裁弯28.(1) 唐古拉 巴颜喀拉 渤 (2)上(3)引黄灌溉(4)下游形成“地上河”,地势高 (5)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人为破坏严重等。29.(1) 老年人口增加 缓慢 提高(2) 计划生育 缓解人口老龄化(3)B(4)提高老年人养老金待遇;完善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合理即可)30.(1)维吾尔 傣 蒙古(2) 新疆维吾尔 手鼓 泼水节(3) 汉 交错居住 (4)彝族火把节;朝鲜族的跳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