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 dāng bǐng 溃 戮 2. B 3.C4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④芳草萋萋鹦鹉洲⑤大漠孤烟直⑥长河落日圆⑦庭下如积水空明⑧水中藻、荇交横5. 安阳红旗渠机场正式通航(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符合字数要求即可,3分)【方法点拨】拟写新闻标题,要先知道新闻标题是对内容的概括,应根据对新闻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结合新闻导语进行拟写。答题模式可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要标明地点)。6. ①有效对接文学传统;②与传统文学融合;③鼓励作者大力创新;④持续关注,因势利导。(每条1分,共4分)7. (1)姥爷是一个喜欢收集用过的“破烂儿”的人;(2)姥爷是一个热爱读书、充满回忆与梦想的人。(3)姥爷是一个慈祥、温暖、擅长讲故事的人。8. 第⑦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作者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后学业繁重、无暇看小人书的情节,同时引出下文对姥爷珍藏小人书、喜欢孩子们安静读书的回忆。这一段不仅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姥爷对小人书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9. 阳光在这两段中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第⑧段中阳光透过无花果树叶洒在姥爷和小人书上,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而第⑩段中的阳光正好,洋洋洒洒地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则象征着姥爷的慈爱和善良如同阳光一般温暖人心,更显得姥爷的形象温暖而亲切。10. 作用:(1)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围绕姥爷珍藏的小人书展开的故事(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好奇姥爷与小人书之间有什么故事;(3)体现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对姥爷和小人书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知识的热爱。(答对2点即可得4分)11. ①. 通话聊花 ②. 视频讲花12. 引用《闲情偶寄》中的语句,写出母亲在种花种菜中颐养了性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提升了生活品味,日子过得朴素而丰裕。增添文学色彩,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旨。13. 感受到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艺术的追求;感受到园子里花草的美丽和生机;感受到母亲与“我”之间的亲情和温馨。14. D15.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C.句意是:(猿叫)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意思是“停止、消失”,以猿声婉转凄长表现三峡秋季的寂寥、凄清和悲凉,并没有表现出“作者对猿声啼鸣过长的厌恶”。故选C。16.(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7.①颜色方面的“素湍”和“绿潭”,一白一青,色彩清新,雅致有趣;②形态方面的“绝巘”“怪柏”“悬泉”等事物形态各异,趣味横生;③空间方面的“绝巘”和“绿潭”一高一低,一仰一俯,高低成趣;④状态方面的“素湍”“回清”和“绿潭”“倒影”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18.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水流湍急③比喻 ④奇特(或:奇异、特别)19C【解析】C.有误,“由远及近”表述不准确。颔联理解为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应为“由近及远”。故选C。20.“采薇”代指隐居生活,引用了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的典故。表达了作者隐逸山林之志(渴望隐居的愿望)。五、21.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彭德怀。他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最终成长为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让我明白面对困境和低谷,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且坚持下去,才能成功。文言文翻译:酒喝得尽兴时,听到石间有泉水声,于是下船上岸,步行到了崖岸缺口处。起初看到石头,有的像堆叠起来的,有的像被刀削过一样,那些怪异的石头,有的像张开的臂膀,有的像下垂的旗帜。接着看到泉水,有的像倾泻而下,有的像洒落开来,那些奇特的泉水,有的像悬挂的白绢,有的像连绵不断的线。于是我们一起把船拴在岩石下,带领仆夫割倒杂草,清除障碍,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休息一会儿再往上攀登,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我们仰头俯首观察,周围没有人迹,只见水石相撞,水花飞溅,像珍珠,像玉石,令人耳目一新。从午后一点到晚上九点,我们喜爱这景色,舍不得离开。2025年秋期桐柏县方树泉中学教育集团第一次学情检测 (二了)八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语段,答题。谁是英雄?在八年级第一单元语文世界里,我们认识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战场上,锐不可当、冲破敌阵、击B(kuì) 和歼灭一切敌人的人民解放军是英雄;科研中,殚精竭虑攻坚克难,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英雄;赛场上,令观众们屏息敛声、殷切期盼的跳水冠军是英雄;生活中铭记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ù) ,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的人是英雄···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语段中加点加粗的字注音(4分)A.锐不可当 B.屏息敛声 C.击kuì D.杀l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安塞腰鼓》)B.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回春,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白杨礼赞》)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怀疑与学问》)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的新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尘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B.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C.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D.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4.古诗文默写。(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畅游西湖,你渴望欣赏到白居易笔下“① ②(《钱塘湖春行》)莺歌燕舞的景象;来到武汉,站在黄鹤楼上,你能欣赏到崔颢③④ (《黄鹤楼》)的明媚景色;行至塞外,你能领略到奇特壮丽的大漠奇观(《使至塞上》)中用“⑤ ,⑥ ”;晴朗夜空下,你能欣赏到苏轼“⑦ ⑧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月光的清澈透亮、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5.小安收到一则新闻,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标题。(不超15个字)(3分)中新社河南安阳11月29日电(韩章云 王宇)29日,随着由广州飞往安阳的 CZ8225 次航班缓缓降落,并通过“水门”,标志着安阳红旗渠机场正式通航。古都安阳是“人工天河”红旗渠所在地。安阳红旗渠机场占地约2339亩,项目总投资13.66亿元人民币,自2010年开展机场建设谋划工作起,历时10余载建成投用。该机场位于河南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交界区域,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吨设计,辐射晋东、冀南和鲁西南等地。该机场填补了豫北地区民用航空的空白,进一步畅通了中原地区空中交通通道,完善了河南机场的布局网络。6.小语搜集厂以下两则材料,请你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写出提升“网络文学”质量的四条措施,每条不超过10个字。(4分)材料一: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但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当下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应时代而生。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需要有效对接文学传统,与传统文学融合是中国网络文学提升内在品质、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出路。材料二:当前,网络文学作品中,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鼓励作者不要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随波逐流,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从而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精品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持续关注,因势利导,沟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14分)姥爷的小人书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略带霉味的油墨气息,惹得我直想打喷嚏。好动的表姐已不知跑去什么地方玩儿了,只留下我自己坐在床上,把姥爷的珍藏一本一本翻过······⑤这些小人书都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是我妈和小姨她们小时候看过留下来的,《杨家将》《红岩》《武松打虎》······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凝结在手掌大的书本里。那时的纸张质量不好,上面的图画和文字还有重影,但我仍然乐此不疲。每当这时,姥爷就噙着笑意坐在我身边,看着我读书的样子,并指着每一幅图为还不认字的我讲上面的故事。姥爷特别擅长讲故事,有时一本书要讲一两个小时。我认真专注地听着,一老一小偎在床边,压低了声音轻轻地笑,岁月静好,阳光洒满了我的心房。⑥后来年纪渐长,我离开老家定居北京。学业繁重,我要看的书也无穷无尽,小人书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⑦有一次偶然和妈妈聊起她小时候的事情,妈妈说,她六七岁的时候,最喜欢去街上的书摊租小人书看。市中心的百货商场门口,总有许多小人书摊,厚的两分钱看一本,薄的一分钱看一本。姥姥和姥爷去买东西,妈妈就抱着一只烤红薯坐在摊边,一本一本看过去,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妈妈说:“你姥爷当年的梦想,就是退休后也摆一个小人书摊。可惜等他退休了,这个行业也消失了。”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人书会成为姥爷那些陈年旧物的收藏中最特别的一种。⑧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姥姥午休后我走进书房,发现姥爷正独自坐在窗前翻看他珍藏的小人书。被无花果树叶滤得澄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姥爷和他的小人书上。书页翻动间扬起细微的灰尘翩然起舞,一如我童年里的无数个午后。我走过去拿起一本小人书,翻开,久违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姥爷微笑着看着我,老花镜后的眼眸饱含我未曾留意过的光芒。在我很小的时候,每每专心翻看着一本本小人书,姥爷也一定用这样温暖、柔和的目光看过我吧?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渐行渐远,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比如小人书,比如出租小人书这一行业,以及会在街边看一下午小人书的人们。姥爷爱书,爱小孩子,他喜欢看那些快乐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读书的样子。小人书中珍藏着姥爷旧日的回忆和梦想,他望着我的时候,或许也在望着没能陪伴妈妈一起读书的那些午后时光······⑩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晴暖的秋日午后,姥爷带着他多年收集的小人书,坐在一条没有那么多汽车的街边,身边围着一群读着那些小人书的孩子。人群熙攘,却没有人扰动他们安静的世界。那时阳光正好,暖洋洋映在姥爷伛偻的背上。(选自《品读》2024年5月,有删改)7.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8.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9.文中多次写到阳光,请对第⑧段和第⑩段中的划线句子作赏析。(3分)10.本文以《姥爷的小人书》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二)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1分) (个) (”)母亲的园子李秀萍①在我的家乡,每户人家的房前都有个园子。母亲把园子的一角开辟成花圃,种了许多花,因此,我家的园子是菜园,也是花园。②自春天起,父亲就调侃母亲说,浇浇你的花园吧。母亲笑了,我也笑了。父亲话中的意味是,母亲只是一个乡村老太,本该在园子里种满蔬菜,可是老太太居然浪漫起来,种了许多花。左邻右舍看见母亲在种花,也都觉得那么大一块地种豆角更实惠,种花怪可惜的。③我和母亲打电话聊天时,母亲说的多是园子里的花,它们像是母亲养育的婴孩。在栽种、浇出水、锄草的繁杂劳动中,它们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母亲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经常给那些花儿拍照,然后通过微信传给我。有时,她还会用视频对我作现场解说,令我心头发痒,想回家一睹究竟。④在清澈的天空下,园子中的大丽花、百日菊、紫茉莉、凤仙花······正在盛开。它们尽情地绽放,色彩令人陶醉,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不知为何,我想到了美妙的音乐、光滑的丝绸,身心无比舒畅和熨帖。其实,母亲所种的花,在城市的公园、小区或是街道随处可见,那些寻常的花开在母亲的花园里,却给了我不同寻常的美感。⑤母亲创造了生活的艺术。她熟知每种花的色彩、轮廓、表情以及习性,她使出艺术家的手法,安排好每种花的位置。她想让藤蔓植物沿着墙壁和屋檐攀爬,就设计出几条繁复的路线供其游走,取得她想要的效果。果然,牵牛花找到攀缘物后四处伸展,形成了一面锦绣墙垣。有趣的是,一些牵牛花穿过旁边的玉米地向远处走去,有多远就走多远,一边伸茎吐叶,一边自在开花。⑥在母亲的房间里,透过窗子随意向外一瞥,便是一幅画。大丽花正对着窗子绽放,从盛夏到租晚秋,饱满的花朵时刻展现着炫目的姿采,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花。从我的房间望出去,风景更加别致,窗外是一片藤蔓植物。早晨睁开眼睛,在晨曦柔和的光线中,许许多多的牵牛花和小葫芦在微风中晃动,向我躬身致意,多么令人满足-母亲在某一个清晨看到一朵倏然盛开的花朵,立刻拍照分享给我,想必就是这种心情。⑦我和母亲坐在牵牛花架下一边扒豆英一边唠家常。母亲说园子里的蔬菜品种多,自己吃不过来,就送给亲戚朋友吃,他们高兴,她心里也乐呵。我想起《闲情偶寄》中的话来:“殊不知草木欣欣向荣,非止耳目堪娱,亦可为艺草植木之家,助祥光而生瑞气。”这就是灌园之乐和居家之道:草木能颐养性情,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以灌园为苦,反以为乐,日子自然过得朴素而丰裕。⑧母亲扒开干枯的豆荚,拣选出颗粒饱满的豆子在阳光下晾晒。豆子是芸豆,母亲每年都会为我种一些,她说芸豆的营养价值胜过鸡肉,焖饭最好吃。母亲说起从前的事,叙事的节奏随着她干活的方式时断时续,叙事的内容像意识流小说变幻不定,把我带回到一段段旧时光里。我凝视着母亲感叹道:“妈,一晃你都七十多了!”母亲看了看我,笑道:“想想你都多大啦?”⑨秋天一过,母亲的园子就衰歇了。冬天,白雪覆盖着大地,雪被下休眠的园子应该会做着春天的梦吧。我期待着母亲的园子再度鲜花盛开-那时,我和母亲还会坐在牵牛花架下扒豆荚,唠家常······(《光明日报》,2024年1月12日,有改动)11.阅读第③段,根据提示,用四字短语概括母亲与“我”之间的“花事”。(2分)① →手机拍花→微信传花→②12.第⑦段引用《闲情偶寄》中的话语有何作用?(4分)13.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母亲的园子,你会有哪些感受?请具体谈谈。(3分)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第②段写父亲调侃母亲,从内容上看,充满讽刺嘲笑意味;从写法上看,是侧面烘托。B.第⑤⑥两段主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各种花随地生长,自在开放。C.第⑧段母女之间的对话,表明过往生活艰辛,岁月无情流逝,读来让人心酸。D.文章最后一段采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充满温情。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共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朔发白帝,暮到江陵,箕间午三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滨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装。”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①”。次见泉。如泻如酒,其奇者如忘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②刈翳③,梯危缒滑④,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⑤,爱不能去。(节选自白居易《三游洞序》)【注】①垂幢:下垂的旗帜。②芟(shan)芜:割倒杂草。③刈!(yi)翳(yì):清除障碍。④梯危缒(zhui)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⑤未:未时,指午后一点到三点。戌:戌时,指晚上七点到九点。1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隐天蔽日”中的“蔽”是遮挡的意思,从侧面写出了三峡的山高峻的特点。B.“至于夏水襄陵”中的“襄”是漫上的意思,突出夏季三峡水流量之大。C.“哀转久绝”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猿声啼鸣过长的厌恶。D.“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中的“凡”是“总共”,表现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和不舍。1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7.作者以“良多趣味”来评价三峡的春冬之景,【甲】文段是从哪些方面来突出其“趣味”的?请简要分析。(4分)18.【甲】【乙】两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水,二者在写法上各有特色。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4分)【甲】文段写水时使用了① 的方法,先通过直接描写突出了水流之大,然后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了② _ 的特点。【乙】文段主要使用了③ _ 的手法,写出了泉水④的特点。(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9.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望”字意蕴丰富,写诗人在野外所见,又指诗人内心的观望。B.首联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心情。C.颔联由远及近,巧用“皆”“唯”二字描绘了一幅早秋之晚景图。D.颈联描绘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反衬诗人的落寞情怀。20.诗人借“采薇”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名著阅读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每一部名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请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他(她)的重新发带给你的成长启示,帮助我们充实行囊,更好地前行。五、作文。22.走过了春天的似锦繁花,经历了夏季的炎炎赤日,沐浴着绵绵的秋雨,体味着冬日的刺骨严寒,慢慢地我们在成长。成长的道路上,有父母的细心呵护,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有同学挚友的热心相助······请以“成长路上的那缕阳光”为题自,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教育集团2025年秋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方树泉教育集团2025年秋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