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9月高一上学期物理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墨经》中对时间概念下了正确的定义:“久,弥异时也”.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午8:30上第一节课,上午8:30表示的是时间B.时钟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C.3 s内与第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D.第2 s指的是从第2 s末到第3 s初2.一个质点做变速单向直线运动,以的平均速度完成了前的位移,又以的平均速度完成了后的位移,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B. C. D.3.如下图所示为某校在课间操进行跑操的情景,在跑步过程中要求同一排的排面必须保持整齐。现假设该队列同学刚好跑完一圈(以同学回到出发位置记一圈),以下关于该队列同学在跑步过程中的物理问题研究,表达不正确的是( )A.同一排的内圈和外圈的同学跑完一圈时,他们的路程一定相等B.同一排的内圈和外圈的同学跑完一圈时,他们的位移相同C.同一排的内圈和外圈的同学跑完一圈时,他们的平均速度都为零D.同一排的内圈和外圈的同学在直道上跑步时,外圈同学相对于内圈同学是静止的4.四辆开往重庆的大巴车,如果某段时间的运动图像如下,关于大巴车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大巴车在0~时间内的位移小于B.乙图中的大巴车在时刻的加速度大小为C.丙图中的大巴车在0~时间内做曲线运动D.丁图中的大巴车在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2∶32,1∶2∶3 B.1∶23∶33,1∶22∶32C.1∶2∶3,1∶1∶1 D.1∶23∶33,1∶2∶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7.商场中的无轨小火车,由若干节相同的车厢组成,车厢间的空隙不计,现有一小朋友站在地面上保持静止,且与第一节车厢头部对其齐,火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5、6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B.第4、5、6节车厢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C.从静止开始计时到4、5、6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的时间之比是D.第4、5、6节车厢尾经过小朋友瞬间的速度之比是8.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15分)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变化得很快,加速度就很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为零,加速度也为零10.如图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11.一辆电动汽车从A地到B行驶的路线图如图所示。导航地图从A地和B地的直线距离为12km,实际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比直线距离多了8km。实际从A地到B地用时30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车的位移大小为12kmB.经过路标C时车的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C.整个运动过程车的平均速度为24km/h,方向由A指向BD.整个运动过程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方向一直在变三、实验题(共16分)12.(本题8分)“求知”实验小组为探究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x和遮光条的宽度d,测量遮光条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mm;(2)接通气源,由静止释放滑块,数字计时器上显示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则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 ;(均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改变滑块由静止释放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x,测出相对应的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得出多组实验数据后,将实验数据做一定处理,若滑块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绘制的 (填“”、“”或“”)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13.(本题8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为 V;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每相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若在实验时电源的电压突然减小且实验者并不知道,那么实验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在实验时电源频率变低,而实验者并不知道,则平均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解答题(共45分)14.(本题14分)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若球获得的速度在空中的飞行可以近似看作匀速运动,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被距离罚球点12米的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且球被挡出后以的速度沿原路弹回,求:(1)罚点球的过程内,球的加速度的大小;(2)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3)守门员接触球前后球的速度变化量;(4)守门员接触球过程内,球的加速度。15.(本题17分)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斜面底端,最初3s内经过的路程为s1,最后3s内经过的路程为s2,已知s2-s1=1.2m,s1:s2=3:7,求(1)加速度为多大?(2)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3)斜面长度?16.(本题14分)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m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m处位置,再经过1.5s到达地面。求:(1)前1.5s内的平均速度;(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试卷第1页,共3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D B B C C CD BC题号 11答案 AC12. 3.2/3.1/3.313. 交流 220 0.02 不变 偏大14.(1);(2);(3),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4),方向与原速度方向相反15.(1)0.2m/s2;(2)1m/s;(3)2.5m16.(1),方向竖直向上;(2)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