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检测(原卷+解析) 2025-2026学年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检测(原卷+解析) 2025-2026学年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检测2025-2026学年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解析版)
全卷共三大题,24小题,满分为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的值为( )
A.0 B.2 C.0或2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已知得出,,求出m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解:∵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
∴,
故选A
2.方程的解是,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把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
故选:.
3.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 )
A.1 B.0 C.-1 D.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代数式求值,解答关键是理解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求出,的值,再利用负数的奇次方是负数求解.
【详解】解:与是同类项,
,,


故选:C.
4.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 )
A.由移项,得
B.由去括号,得
C.由系数化为1,得
D.由去分母,得
【答案】D
【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移项,得,故选项A错误;
由去括号,得,故选项B错误;
由系数化为1,得,故选项C错误;
由去分母,得,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某班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举行安全知识抢答赛,每组一共30个抢答题规则:
每道题答对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2分,晓红最后得分80分,
则晓红答对题目的道数是( )

A.18 B.19 C.20 D.22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列出方程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设晓红答对的个数为x个,根据抢答题一共30个,记分规则如下:每答对一个得5分,每答错或不答一个扣1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晓红答对题的个数为x个,则答错个,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以,晓红答对题的个数为20个.
故选C.
6.如果表示,若,则的值为( )
A. B. C.3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一元一次方程.
根据定义展开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表示
∴表示,
∵,

解得:
故选:C.
7. 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相遇后,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
当甲到达地后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
乙到达地后也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
甲、乙两人在开始 出发后的5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则两地的距离是( )
A.24千米 B.30千米 C.32千米 D.36千米
【答案】D
【分析】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由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中,甲,乙的路程和是第一次相遇时甲,乙路程和的两倍.可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
5小时36分钟=5(小时)
由题意可得:2×2x=(5-2)(x+2),
解得:x=18,
∴A、B两地的距离=2×18=36(km),
故选:D.
8.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摆放餐桌和椅子,若摆放张桌子时摆了张椅子,则( )
A.46 B.47 C.48 D.49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结合图形进行观察,发现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第一张餐桌上可以摆放把椅子,进一步观察发现:多一张餐桌,多放把椅子.第张餐桌共有.
【详解】解:有张桌子时有把椅子,
有张桌子时有把椅子,,
有张桌子时有把椅子,,
多一张餐桌,多放把椅子,
第张餐桌共有.
当时,
解得:,
故选:C.
如图,在2024年11月的日历表中用优美的“”形框住五个数、
摆出6、12.14、19,21五个数,它们的和为72,移动“”的位置又框出五个数,
则框出五个数的和可能是( )
A.52 B.87 C.102 D.127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设从小到大框出的最小的数为x,则依次从小到大为,则框出五个数的和为,令与各选项相等,求出满足要求的值即可.
【详解】解:设从小到大框出的最小的数为x,则依次从小到大为,
∴框出五个数的和为,
令,
解得,,
∵不在第二行,
∴A不符合要求;
令,
解得,,
∵不在第三行,
∴B不符合要求;
令,
解得,,
∴C符合要求;
令,
解得,,
∵不在第五行,
∴D不符合要求;
故选:C.
10.为支持全民健身活动,某体育用品店正举办特惠活动,下图为活动说明.
全民健身特惠活动任选两副球拍,第二副打六折活动说明:两副球拍定价不同时以低价者折扣,此活动不得与折价券合并使用。
晓东打算在该店同时购买一副乒乓球拍及一副羽毛球拍,
且他有一张所有购买的商品定价皆打8折的折价券
若晓东计算后发现使用折价券与参加特惠活动两者的花费相差50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特惠活动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100元
B.参加特惠活动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250元
C.使用折价券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100元
D.使用折价券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250元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整式加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设定价高的为x元,定价低的为y元,然后列代数比较大小,并根据差额为50元求出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定价高的为x元,定价低的为y元,
则,
∴,
∴,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当= 时,代数式4-5的值等于3.
【答案】2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详解】根据题意得:4x-5=3,
移项合并得:4x=8,
解得:x=2,
故答案为2.
12 .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若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
若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则这种商品的定价为________
【答案】300
【分析】设这种商品的定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直接列方程求解.
【详解】设这种商品的定价为x元,由题意,得
0.75x+25=0.9x﹣20,
解得:x=300.
七年级某班同学参加义务劳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根据需要重新编组,每组12人,
这样比原来减少2组,则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答案】48
【分析】设这些学生共有x人,先表示出原来和后来各多少组,其等量关系为后来的比原来的少2组,根据此列方程求解.
【详解】设这些学生共有x人,
根据题意得:=+2,
解这个方程得:x=48,
即这些学生共有48人.
故答案为:48.
14.对于两个非零的有理数a,b,规定:,若,则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新定义,根据新定义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又,
∴,
∴,
∴,
解得,
故答案为:.
15.如图,是一个数表,现用一个长方形在数表中任意框出个数,则当时,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数字变化规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方框的数的关系用表示出、、,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观察图形得到、、、四个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图可知:,,,
∵,
∴,
解得:.
故答案为:.
16 .设一列数,中任意三个相邻的数之和都是20,
已知,,那么的值是 .
【答案】5
【分析】此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根据数列中任意三个相邻数的和都是20,得出数列是循环数列,再得出x的值,即可得出的值.解决问题的关系是根据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
【详解】解:∵数列中任意三个相邻的数之和都是20,


同理,
即数列,,每三个数一循环,



解得,
,,



故答案为: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方程:
(1);
(2).
【答案】(1)
(2)
【分析】(1)将方程去括号、移项、化系数为1即可.
(2)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化系数为1即可.
【详解】(1)解:,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成1,得;
(2),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成1,得.
18.某天张新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城买书,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求出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
【答案】160元
【分析】设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为x元,根据张新同学的话可得办卡买书的费用为,再根据李明的话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然后求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为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为160元.
19 . 某学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工程,本学期在七年级11个班中开展篮球单循环比赛
(每个班与其它班分别进行一场比赛,每班需进行10场比赛).
比赛规则规定: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如果某班打完10场比赛中得14分,那么该班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场?
【答案】该班胜4场,负6场
【分析】设该班胜x场,则该班负(10-x)场,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该班胜x场,则该班负(10-x)场,依题意得:

解得x=4
负场数为: 10-4=6
答:该班胜4场,负6场.
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点P,Q从点A同时出发,
沿数轴匀速向点B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
(1)计算点A,B表示的数之和;
(2)设运动时间为,当点P是的中点时,求t的值.
【答案】(1)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两点间的距离,中点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A、B两点表示的数相加即得;
(2)根据,写出.根据P是的中点,得,解方程即得.
【详解】(1)解:.
(2)解:,

当点P是的中点时,,
∴,
解得.
五一小长假,小明、小杰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公园游玩,
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怎样购买门票最省钱,最多能省多少元?
【答案】(1)12个成人,6个学生
(2)购买16人的团体票和2张学生票最省钱,最多能省154元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成人票及学生票的价格,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2)求出购买16人的团体票和2张学生票的钱数.
(1)设小明他们一共去了个成人,则个学生,根据共需525元列方程求解;
(2)只需计算购买16人的团体票和2张学生票的钱数,再与525进行比较即可求解.
【详解】(1)解:设小明他们一共去了个成人,则个学生,依题意有,解得,

答:小明他们一共去了12个成人,6个学生;
(2)解:购买16人的团体票和2张学生票,
共需费用:
(元,

(元,
答:购买16人的团体票和2张学生票最省钱,最多能省154元.
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
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2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8折优惠;
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1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9折优惠.
设顾客预计购买x元()的商品.
(1)请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购物应付的费用;
(2)小明准备购买500元的商品,你认为他应该去哪家超市?请说明理由;
(3)小明购买多少元的商品时,到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一样?
【答案】(1)甲超市元,乙超市元
(2)甲超市,理由见解析
(3)元
【分析】(1)分别按照甲乙超市的优惠方法:甲:200+超过200元的部分×0.8,乙:100+超过100元的部分×0.9;列代数式即可;
(2)把代入(1)中的代数式进行计算,再比较即可;
(3)利用两家超市的费用相等构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顾客在甲超市购物应付的费用为元;
在乙超市购物应付的费用为元;
(2)他应该去甲超市.理由如下:
当时,甲:,
乙:.
∵,
∴他应该去甲超市;
(3)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答:小明购买元的商品时,到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一样.
23.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自来水公司采取价格调控的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
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如下(水费按月结算):
每月用水量 价格
不超过6m3的部分 3元/m3
超过6m3不超过10m3的部分 4.5元/m3
超过10m3的部分 7元/m3
根据如表的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若小锦家5月份用水5m3,则应交水费    元;
(2)若小锦家6月份用水a m3(其中6<a≤10),求小锦家6月份应交水费多少元;
(用含a的式子表示)
(3)若小锦家7月份交水费78元,求小锦家7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答案】(1)15;
(2)(4.5a﹣9)元;
(3)16 m3.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5×3=15(元).
答:应交水费15元;
故答案为:15.
(2)根据题意得:6×3+(a﹣6)×4.5=18+4.5a﹣27=(4.5a﹣9)元.
∴张鸣家5月份应交水费(4.5a﹣9)元;
(3)设张鸣家6月份的用水量是x m3,
当用水量为10m3时,应交水费4.5×10﹣9=36(元),
∵78>36,
∴x>10.
根据题意得6×3+(10﹣6)×4.5+(x﹣10)×7=78,
解得x=16.
答:张鸣家36份的用水量是16m3.
24.综合与实践,阅读理解:
【问题背景】
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
这样能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图,在纸面上有一数轴.
按下列要求折叠纸面
【问题解决】
(1)若折叠后数1对应的点与数对应的点重合,则此时数对应的点与数 对应的点重合;
【学以致用】
(2)若折叠后数对应的点与数6对应的点重合,则此时数0对应的点与数 对应的点重合;
【问题拓展】
若如(2)这样折叠后,数轴上有,两点也重合,
且,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4(点在点的右侧),
则点对应的数为 ,点对应的数为 ;
在(3)的条件下,数轴上有一动点,动点从点出发,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① 若动点从点向右出发,为何值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8个单位长度;
② 若动点从点向左出发,,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出此时的值.
【答案】(1)4 (2)2 (3);8(4)①2 ②6或8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数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折叠的特点,数轴上表示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折叠的两个数到折痕点数的距离相等,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折叠后数1对应的点与数对应的点重合,得到折痕点表示的数是0,根据折叠数到折痕点数的距离相等,符号相反,计算即可.
(2)根据折叠后数对应的点与数6对应的点重合,得到折痕点表示的数为,由此得到,得到,计算即可.
(3)根据折叠后数对应的点与数6对应的点重合,得到折痕点表示的数为,设点A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是,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计算即可.
(4)根据题意,得,根据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得到.
①根据题意,得,列式计算即可;
②根据题意,得到点P表示的数为,结合,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得到,计算即可.
【详解】(1)根据折叠后数1对应的点与数对应的点重合,得到折痕点表示的数是0,根据折叠数到折痕点数的距离相等,符号相反,
∴数对应的点与数4对应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4.
(2)根据折叠后数对应的点与数6对应的点重合,
∴折痕点表示的数为,
设折叠后与0重合的数为x,
由此得到,
解得,
故答案为:2.
(3)根据折叠后数对应的点与数6对应的点重合,
∴折痕点表示的数为,
设点A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是,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
解得,
故答案为:.
(4)根据题意,得,
根据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匀速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秒,得到.
①根据题意,得
∴,
解得;
②根据题意,得到点P表示的数为,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
得,
解得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检测2025-2026学年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全卷共三大题,24小题,满分为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的值为( )
A.0 B.2 C.0或2 D.
2.方程的解是,则等于( )
A. B. C. D.
3.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 )
A.1 B.0 C.-1 D.无法确定
4.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 )
A.由移项,得
B.由去括号,得
C.由系数化为1,得
D.由去分母,得
某班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举行安全知识抢答赛,每组一共30个抢答题规则:
每道题答对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2分,晓红最后得分80分,
则晓红答对题目的道数是( )

A.18 B.19 C.20 D.22
6.如果表示,若,则的值为( )
A. B. C.3 D.
7. 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
相遇后,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
当甲到达地后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
乙到达地后也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
甲、乙两人在开始 出发后的5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则两地的距离是( )
A.24千米 B.30千米 C.32千米 D.36千米
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摆放餐桌和椅子,若摆放张桌子时摆了张椅子,则( )
A.46 B.47 C.48 D.49
如图,在2024年11月的日历表中用优美的“”形框住五个数、
摆出6、12.14、19,21五个数,它们的和为72,移动“”的位置又框出五个数,
则框出五个数的和可能是( )
A.52 B.87 C.102 D.127
10.为支持全民健身活动,某体育用品店正举办特惠活动,下图为活动说明.
全民健身特惠活动任选两副球拍,第二副打六折活动说明:两副球拍定价不同时以低价者折扣,此活动不得与折价券合并使用。
晓东打算在该店同时购买一副乒乓球拍及一副羽毛球拍,
且他有一张所有购买的商品定价皆打8折的折价券
若晓东计算后发现使用折价券与参加特惠活动两者的花费相差50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特惠活动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100元
B.参加特惠活动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250元
C.使用折价券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100元
D.使用折价券的花费较少,且两副球拍的定价相差250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当= 时,代数式4-5的值等于3.
12 .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若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
若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则这种商品的定价为________
七年级某班同学参加义务劳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根据需要重新编组,每组12人,
这样比原来减少2组,则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14.对于两个非零的有理数a,b,规定:,若,则 .
15.如图,是一个数表,现用一个长方形在数表中任意框出个数,则当时, .

16 .设一列数,中任意三个相邻的数之和都是20,
已知,,那么的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方程:
(1);
(2).
18.某天张新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城买书,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求出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
19 . 某学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工程,本学期在七年级11个班中开展篮球单循环比赛
(每个班与其它班分别进行一场比赛,每班需进行10场比赛).
比赛规则规定: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如果某班打完10场比赛中得14分,那么该班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场?
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点P,Q从点A同时出发,
沿数轴匀速向点B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
(1)计算点A,B表示的数之和;
(2)设运动时间为,当点P是的中点时,求t的值.
五一小长假,小明、小杰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公园游玩,
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
(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怎样购买门票最省钱,最多能省多少元?
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
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2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8折优惠;
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出100元之后,超出部分按9折优惠.
设顾客预计购买x元()的商品.
(1)请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购物应付的费用;
(2)小明准备购买500元的商品,你认为他应该去哪家超市?请说明理由;
(3)小明购买多少元的商品时,到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一样?
23. 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自来水公司采取价格调控的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
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如下(水费按月结算):
每月用水量 价格
不超过6m3的部分 3元/m3
超过6m3不超过10m3的部分 4.5元/m3
超过10m3的部分 7元/m3
根据如表的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若小锦家5月份用水5m3,则应交水费    元;
(2)若小锦家6月份用水a m3(其中6<a≤10),求小锦家6月份应交水费多少元;
(用含a的式子表示)
(3)若小锦家7月份交水费78元,求小锦家7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24.综合与实践,阅读理解:
【问题背景】
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
这样能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图,在纸面上有一数轴.
按下列要求折叠纸面
【问题解决】
(1)若折叠后数1对应的点与数对应的点重合,则此时数对应的点与数 对应的点重合;
【学以致用】
(2)若折叠后数对应的点与数6对应的点重合,则此时数0对应的点与数 对应的点重合;
【问题拓展】
若如(2)这样折叠后,数轴上有,两点也重合,
且,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4(点在点的右侧),
则点对应的数为 ,点对应的数为 ;
在(3)的条件下,数轴上有一动点,动点从点出发,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① 若动点从点向右出发,为何值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8个单位长度;
② 若动点从点向左出发,,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出此时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