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练习卷(本试卷共22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测试范围:第十三章~第十五章(人教版2024)第I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刮风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之间D.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气体分子变小了2.小明家新买了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长时间行驶轮胎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B.汽车启动时,小明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小明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内燃机效率可以达到100%3.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负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可能带正电,丙球一定带负电4.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互相摩擦手会感觉到发热B.把冰块放在果汁里,饮用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煤气灶将冷水烧热D.在阳光下曝晒的自行车金属部分会热得烫手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6.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体温、心率等信息,方便人们监测身体状态。下列关于智能手表说法正确的是( )A.手表屏幕使用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超导体材料制成的B.铁的导电性优于铜,所以更适合做手表内部的导线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绝缘体和导体之间有绝对的界限D.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7.2025年5月21日,我国“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该型号运载火箭第7次飞行。如图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力改变了火箭的运动状态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C.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小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8.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围炉煮茶”营造了温暖轻松的氛围。如图所示,茶壶在炉上慢煮,白烟袅袅,四周的板栗、红薯、年糕,随着四溢的茶香逐渐软糯、微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白烟袅袅”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茶沸腾时壶盖被顶起是由于热传递的原因C.食物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D.茶香四溢说明温度越商,分子运动越剧烈9.对下列图示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A.图甲:将玻璃板放到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提出时示数增大,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图乙: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丙: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纸屑,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图丁:红墨水在热水中颜色变得快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0.如图甲所示是四缸四冲程汽油机某冲程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压缩引火仪,图丙对试管中水加热一段时间后瓶塞“飞出”。关于这三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幅图所示的过程改变气体内能的方式不同B.三幅图所示的过程气体内能大小的变化情况相同C.甲图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其能量转化与图丙中的能量转化相同D.若该汽油机每个飞轮的转速均为3000r/min,则1s内该汽油机每缸做功25次11.考试试卷保密至关重要,为确保试卷万无一失,存放试卷的保密室有厚厚的大门,要想开门,需要主考用钥匙闭合开关S,或者两名副主考同时使用钥匙闭合开关S1、S2,使电动机工作拉开大门。为防止有小偷从窗户或排气扇处翻入,在窗户和排气扇处还分别设有自动感应开关S3、S4,当小偷闯入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警铃报警。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B.C. D.12.小欢用不同装置分别加热200g的水和200g的某种物质,水从50℃加热至98℃刚好消耗了4g酒精(q酒精=3×107J/kg),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和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单位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25min该物质的内能保持恒定不变B.加热水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33.6%C.该物质0~10min的比热容大于25~35min的比热容D.该物质0~10min的比热容为1.88×103J/(k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空1份,共18分)13(4分)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14(5分)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 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 次。15(4分)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可放出8.4×105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质量为 kg的水温度升高4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一壶汽油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汽油密度 ,热值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4分)某辆行驶的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如图所示,若输入的化学能为2000J,输出的动能为300J。则输出的内能和声能共计 J;输出的有用能量是动能,则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 ;(2)若这辆小汽车一年行驶一万公里,消耗1t汽油,这次汽油完全燃烧放出 J的热量;某次行驶过程中,该汽车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6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q汽=4.6×107J/kg)。三、作图题与实验题(本大题共4题,共28分)17.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每小题2分,共4分)。(1)如图所示,图甲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中活塞与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和活塞运动的方向情况。请参照甲图,在图乙画出压缩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运动的方向(用“↑”或“↓”表示);(2)照图甲的电路图完成图乙中实物图的连接。 18.(7分)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以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1)在图甲中组装器材时,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2)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 (选填“吸收的热量”或“升高的温度”)相等;加热一段时间后,丙图所示温度为 ℃。(3)根据实验数据,实验小组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4)做完上面实验,同学们想起在吃家乡小炒肉这道经典菜时,碗的下方有点燃的蜡烛在给菜加热,于是想用如图戊所示装置测出蜡的热值。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A桶吸收的热量经测量后计算为Q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蜡的热值q= (不计热损失,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9.(7分)小吴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次数 I1/A I2/A I3/A1 0.14 0.14 0.282 0.14 0.24 0.38(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要测量干路电流,应该将电流表接在甲图中的 (选填“A”“B”或“C”)处;(2)小吴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两灯泡规格相同,则电流表示数为 A;(3)小吴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从数据可以分析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实验结束后,小吴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实验过程中,读取电流表的示数时,从戊图所示的视角读得的数据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20.(10分)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探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同组的笑笑在小高的基础上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 (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探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把相关实验步骤写在下面。① ;② ;③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18分)21.(8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问:(1)只闭合S1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2)只闭合S2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3)当闭合S1和S3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通过L1的电流为0.6A,则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22.(10分)如图所示是一款远程无人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20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min40s,消耗汽油1.2kg。已知,清扫车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为2025N,汽油的热值为。求:(1)清扫车行驶的路程;(2)1.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在此过程中清扫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4)假设此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除了做有用功外,其余能量全部用来加热水。在不考虑其他热损失的情况下,可使初温为20℃,质量900kg的水升高多少℃?[]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练习卷解析版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刮风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之间D.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气体分子变小了【答案】B【详解】A.刮风时灰尘飞舞,属于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错误;B.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正确;C.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D.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变小,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分子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2.小明家新买了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长时间行驶轮胎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B.汽车启动时,小明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小明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内燃机效率可以达到100%【答案】D【详解】A.汽车长时间行驶轮胎会发热,这时通过做功增大轮胎的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小明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共四个冲程:吸气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无论科技怎样发展,内燃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负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可能带正电,丙球一定带负电【答案】D【详解】图中甲、丙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负电,则丙一定也带负电;甲、乙相互吸引,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乙可能带正电,又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乙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4.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互相摩擦手会感觉到发热B.把冰块放在果汁里,饮用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煤气灶将冷水烧热D.在阳光下曝晒的自行车金属部分会热得烫手【答案】A【详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做功,一个是热传递,两种办法的区别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并没有能量的转化;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是另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内能的过程.两只手相互摩擦,消耗的是机械能,得到的是内能,这是以做功的形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符合题意;冰块放到果汁中,冰块温度低,和温度高的果汁发生热传递,果汁把热量传递给冰块,是能量的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利用煤气灶烧水,是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暴晒自行车,自行车金属吸收太阳的辐射热使自己的内能增加,是热传递的形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答案】A【详解】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正确;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热传递的定义可知,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不能说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物体,故C错误;D.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D错误。故选A。6.科技改变生活。智能手表可以显示时间、体温、心率等信息,方便人们监测身体状态。下列关于智能手表说法正确的是( )A.手表屏幕使用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超导体材料制成的B.铁的导电性优于铜,所以更适合做手表内部的导线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绝缘体和导体之间有绝对的界限D.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答案】D【详解】A.智能手表屏幕使用的发光二极管主要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错误;B.铜的导电性能优于铁,所以铜更适合做手表内部的导线,故B错误;C.橡胶表带是绝缘体,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故C错误;D.在给手表的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D正确。故选D。7.2025年5月21日,我国“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该型号运载火箭第7次飞行。如图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力改变了火箭的运动状态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C.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小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答案】A【详解】A.火箭点火升空.向后喷出尾气,推动火箭高速运动,是力改变了火箭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卫星是静止的,故B错误;C.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热值大的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C错误;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A。8.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围炉煮茶”营造了温暖轻松的氛围。如图所示,茶壶在炉上慢煮,白烟袅袅,四周的板栗、红薯、年糕,随着四溢的茶香逐渐软糯、微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白烟袅袅”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茶沸腾时壶盖被顶起是由于热传递的原因C.食物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D.茶香四溢说明温度越商,分子运动越剧烈【答案】D【详解】A.“白烟”是水壶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后,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错误;B.茶沸时壶盖被顶起,高温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食物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C错误;D.煮茶时香气飘溢,煮茶时温度升高,香味分子运动越剧烈,香味越浓,故D正确。故选D。9.对下列图示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A.图甲:将玻璃板放到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提出时示数增大,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图乙: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图丙: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纸屑,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图丁:红墨水在热水中颜色变得快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答案】C【详解】A.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板提出时示数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表明玻璃板与水面时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处于下方的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运动到密度较小的上方的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摩擦过的梳子带有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征,故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小纸屑,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红墨水能将整杯水变红,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而在热水中颜色变得快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如图甲所示是四缸四冲程汽油机某冲程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压缩引火仪,图丙对试管中水加热一段时间后瓶塞“飞出”。关于这三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幅图所示的过程改变气体内能的方式不同B.三幅图所示的过程气体内能大小的变化情况相同C.甲图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其能量转化与图丙中的能量转化相同D.若该汽油机每个飞轮的转速均为3000r/min,则1s内该汽油机每缸做功25次【答案】D【详解】ABC.甲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增加气体的内能;乙图中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筒内的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硝化棉燃烧,机械能转化为活塞内气体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丙图中,试管内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塞子推出,水蒸气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ABC错误;D.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圈,做功一次。若该汽油机每个飞轮的转速均为3000r/min,则1s内该汽油机每缸飞轮转50圈,做功25次,故D正确。故选D。11.考试试卷保密至关重要,为确保试卷万无一失,存放试卷的保密室有厚厚的大门,要想开门,需要主考用钥匙闭合开关S,或者两名副主考同时使用钥匙闭合开关S1、S2,使电动机工作拉开大门。为防止有小偷从窗户或排气扇处翻入,在窗户和排气扇处还分别设有自动感应开关S3、S4,当小偷闯入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警铃报警。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B.C. D.【答案】C【详解】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或者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动机工作,说明开关S1、S2串联后再与开关S并联;闭合开关S3或S4时,警铃工作,说明开关S3和S4并联。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S1、S2中任意一个闭合时电动机都可以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3、S4同时闭合时,警铃才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或者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动机工作,闭合开关S3或S4时,警铃工作,故C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才工作,开关S3、S4同时闭合时警铃才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小欢用不同装置分别加热200g的水和200g的某种物质,水从50℃加热至98℃刚好消耗了4g酒精(q酒精=3×107J/kg),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和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单位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25min该物质的内能保持恒定不变B.加热水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33.6%C.该物质0~10min的比热容大于25~35min的比热容D.该物质0~10min的比热容为1.88×103J/(kg ℃)【答案】B【详解】A.在10~25min内,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故A错误;B.4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加热水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故B正确;C.由图可知:物质在0~10min内与25~35min内,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0~10min内温度变化大,根据可知该物质在0~10min内的比热容小于25~35min内的比热容,故C错误;D.水从50℃加热至98℃用时40min,吸收的热量为40320J,则0~10min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质量为温度变化为所以,该物质的比热容为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空1份,共18分)13(4分)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答案】 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空隙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详解】解: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空隙.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说明扩散现象加快,可得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4(5分)新型防空导弹“红旗﹣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 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 次。【答案】 增大 增大 做功 20 20【详解】[1]“红旗﹣9”导弹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2][3]“红旗﹣9”导弹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克服阻力做功,内能增大。内能的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4][5]汽油机在工作中,一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飞轮转动2r,对外做功1次。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转40r,完成20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20次。15(4分)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可放出8.4×105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质量为 kg的水温度升高4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一壶汽油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汽油密度 ,热值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 0.02 5 不变 不变【详解】[1]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VqV==0.02m3[2]根据题意,这些热量被水吸收,温度升高40℃,则Q吸=cmtm=5kg[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一壶汽油用去一半,体积变成原来的一半,但密度不变。[4热值是燃料的特性,是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与其质量无关,故用去一半后,汽油的热值仍然不变。16(4分)某辆行驶的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如图所示,若输入的化学能为2000J,输出的动能为300J。则输出的内能和声能共计 J;输出的有用能量是动能,则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 ;(2)若这辆小汽车一年行驶一万公里,消耗1t汽油,这次汽油完全燃烧放出 J的热量;某次行驶过程中,该汽车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6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q汽=4.6×107J/kg)。【答案】 1700J 15% 30【详解】(1)[1][2]由图知,输入的化学能E=2000J,输出的动能E1=400J。输出的内能和声能为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2)[3]这次消耗的汽油为,根据公式可算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该汽车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600r/min=60r/s,内燃机做一次功,曲轴转动两次,某次行驶过程中,该汽车汽油机曲轴1s内转动60次,则该汽车1s内油机对外做功30次。三、作图题与实验题(本大题共4题,共28分)17.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每小题2分,共4分)。(1)如图所示,图甲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中活塞与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和活塞运动的方向情况。请参照甲图,在图乙画出压缩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运动的方向(用“↑”或“↓”表示);【答案】(1)【详解】(1)压缩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挤压气缸内的气体,作图如下所示:(2)照图甲的电路图完成图乙中实物图的连接。 【答案】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在L2的支路上控制L2,根据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各元件如图所示: 18.(7分)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以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1)在图甲中组装器材时,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2)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 (选填“吸收的热量”或“升高的温度”)相等;加热一段时间后,丙图所示温度为 ℃。(3)根据实验数据,实验小组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4)做完上面实验,同学们想起在吃家乡小炒肉这道经典菜时,碗的下方有点燃的蜡烛在给菜加热,于是想用如图戊所示装置测出蜡的热值。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A桶吸收的热量经测量后计算为Q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蜡的热值q= (不计热损失,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答案】(1)A处向上(2) 吸收的热量 96(3)(4)【详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固定在A上,为了确保酒精灯用外焰加热,B处不能移动;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则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2)[1]在实验过程中,因为用的是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所以加热的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实验过程中通过加热的时间长短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即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6℃。(3)由图丁可知,温度升高30℃,水和煤油的加热时间分别为20min和10min,水、煤油的吸热之比为2∶1,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则煤油的比热容是(4)水吸收的热量为不计热损失,那么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A桶吸收的热量之和,即蜡烛燃烧的质量Δm=m1-m2,则这支蜡烛的热值19.(7分)小吴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次数 I1/A I2/A I3/A1 0.14 0.14 0.282 0.14 0.24 0.38(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要测量干路电流,应该将电流表接在甲图中的 (选填“A”“B”或“C”)处;(2)小吴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两灯泡规格相同,则电流表示数为 A;(3)小吴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从数据可以分析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实验结束后,小吴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实验过程中,读取电流表的示数时,从戊图所示的视角读得的数据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答案】 断开 C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相等 变大 不准确【详解】(1)[1]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断开。[2]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要测量干路电流,应该将电流表接在甲图中的C处。(2)[3]乙中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丙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正确读数为0.24A。(3)[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0.14A+0.14A=0.28A0.14A+0.24A=0.38A从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和相等。(4)[6]小吴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测L1的电流;S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1仍测L1的电流,但电流表A2测干路的电流;因L1的电压和电阻都不变,由可知,通过L1的电流不变,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5)[7]在实验过程中,读取电流表的示数时,视线应正对表盘,故从戊图所示的视角读得的数据不准确。20.(10分)小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同组的笑笑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探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高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小高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同组的笑笑在小高的基础上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观察到温度升高时杯中水的颜色变化更明显,笑笑 (填“能”或“不能”)得出和小高相同的结论,理由是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探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把相关实验步骤写在下面。① ;② ;③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答案】 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 见解析 控制变量法 不能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1][2]在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2)[3]水中颜色变化快慢受水温、水的多少等多个因素影响,这里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水温不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3)[4][5]用酒精灯对冷水加热,会使底部的水被加热后向上运动,形成对流,使冷水杯中的水加快变色,无法说明水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的。(4)[6][7]要探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应使液体的温度、质量相同,但液体的种类不同;在相同的两只烧杯中装入质量、温度均相同的水和酒精,在水中滴入一滴染红的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两杯液体颜色变化的快慢。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18分)21.(8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问:(1)只闭合S1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2)只闭合S2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3)当闭合S1和S3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通过L1的电流为0.6A,则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答案】(1)0.6A,0;(2)0.2A,0.2A;(3)0.3A【详解】解:(1)只闭合S1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L2被短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通过L1的电流为0.6A,通过L2的电流为0。(2)只闭合S2时,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均为0.2A。(3)当闭合S1和S3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所以通过L2的电流为答:(1)只闭合S1时,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0.6A,0;(2)只闭合时,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0.2A,0.2A;(3)当闭合S1和S3时,通过L2的电流是0.3A。22.(10分)如图所示是一款远程无人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20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min40s,消耗汽油1.2kg。已知,清扫车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为2025N,汽油的热值为。求:(1)清扫车行驶的路程;(2)1.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在此过程中清扫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4)假设此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除了做有用功外,其余能量全部用来加热水。在不考虑其他热损失的情况下,可使初温为20℃,质量900kg的水升高多少℃?[]【答案】(1)5600m(2)(3)20.9%(4)11.3℃【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该款车以20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min40s,通过的路程(2)由知道,1.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在此过程中清扫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清扫车发动机的效率是(4)在此过程中,发动机所做额外功为水升高的温度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