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2025年全球地震频发。2025年1月7日,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2025年1月13日,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2025年2月9日,洪都拉斯以北海域发生7.6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改变地表的形态,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些地区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地带?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海陆变迁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综合思维)课前|知识梳理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一、地表形态变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3~54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1] 与[2] 之中。科学考察发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3]__________ 才抬升成为高山。2.有些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在短期内,甚至一瞬间发生的。一次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地表岩层[4] 甚至错位。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大部分喷发物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5] 。运动变化地壳隆起断裂高地二、大陆漂移假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4~5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20世纪初,[6] 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7] ”的庞大陆地,被叫作“[8] ”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9] 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距今大约[10] 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面貌。魏格纳泛大陆泛大洋两两三百万三、板块构造学说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5~56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11] 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12] 、[13] 、[14] 、[15] 、[16] 、[17]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18]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19] ,有的[20] ,地壳运动比较[21] 。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稳定张裂拉伸碰撞挤压活跃四、火山与地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6~5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1.在地球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22] 和[23] 活动频繁。2.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24]______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25] 火山地震带。另外,[26] 也是火山和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带。火山地震环太地中海—喜马拉雅平洋大洋中脊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构建空间地图](1)在图1证据一上标注出大西洋、非洲和南美洲、欧洲。并把证据一、证据二、证据三对应的地理事项描述清楚。证据一:[1] ;证据二:[2]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据三:[3] 。【答案】标注略。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拼合大陆古老地层的相似性生物的相似性(2)在图2中合适的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六大板块:①亚欧板块、②美洲板块、③太平洋板块、④南极洲板块、⑤印度洋板块、⑥非洲板块。火山地震多发地:A喜马拉雅山脉、B科迪勒拉山系。【答案】填图略。[点拨重点难点]1.海陆变迁的若干例证①地震、火山是人们直接感觉到的地壳运动;②我国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已高出海平面20~40米;③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扩张,将形成新的海洋;④南极大陆白雪皑皑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2.世界主要山脉与相应板块的位置关系3.地理现象与板块构造学说地理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相互张裂拉伸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落基山脉的形成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安第斯山脉的形成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拉伸日本地震频繁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英国地震很少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4.常见的防震措施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做出瞬间避险抉择;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③要选择空旷地带;④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⑥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随堂试题检测]知识点一 地表形态变化 (2025年湖北武汉期中)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右图为鱼龙化石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2.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是 (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3.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地球运动BCA知识点二 大陆漂移假说 (2025年广东江门月考)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右图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4.非洲和南美洲均分布有中龙化石,证明了 ( )A.大陆漂移 B.海底扩张 C.板块碰撞 D.海陆变迁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是 ( )A.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水面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大量深海鱼C.落基山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D.澄江帽天山发现海底生物化石AD知识点三 板块构造学说与火山地震 [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2025年广东肇庆期中)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年5月5日18时53分,台湾花莲县海域(23.87°N,121.94°E)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右图为此次地震中心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6.台湾省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C7.地震发生时,如果你身处高层室内,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刻跑到窗边,观察地震情况B.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护住头部C.站在门框旁,等待地震结束D.整理好财物,再设法逃离B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堂|重难突破篇课后|高效提能篇课前|知识梳理篇[基础练] [联系生活实际情境](2025年陕西延安期末)近日,山东临沂朗公寺附近山上被发现大量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在远古海洋中广泛分布。右图为三叶虫化石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朗公寺附近山上被发现三叶虫化石,说明 ( )A.三叶虫曾生活在陆地 B.该地区物种独特C.人们把化石带到山上 D.此地曾是一片汪洋2.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人类活动C.气候变化 D.地球公转DA3.下列事例与该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南极冰川大量融化B.填海造陆扩大土地面积C.海平面上升淹没农田D.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D [跨学科](2024年安徽中考地理)在地球内力的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下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读图,完成第4~5题。4.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 ( )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 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5.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 ( )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DA (2025年湖南长沙期中)当地时间2023年11月3日23时47分左右即北京时间2023年11月4日凌晨1时47分,尼泊尔境内发生6.4级地震。下图为世界局部板块及尼泊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8题。6.尼泊尔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原因是地处 ( )①板块交界处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板块内部 ④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7.地震发生时,相对有利于避险的逃生方法有 ( )①在高楼里,迅速乘电梯逃离 ②在家中,暂时躲在卫生间的墙角 ③在室外,尽快到达空旷地点 ④在教室,待在座位上保持安静不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B8.产生尼泊尔“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月球公转 D.流星出现B[培优练] (2025年湖南中考地理)玛瑙河是南极洲最长的季节性河流,上游地区曾发现鲸鱼牙齿化石。右图示意玛瑙河水量充沛时的科考场景。据此完成第9~10题。9.图示场景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 )A.2月 B.5月C.7月 D.10月10.鲸鱼牙齿化石的发现说明 ( )A.该地可能曾是海洋 B.全球环境变化很小C.南极洲多冰雪覆盖 D.玛瑙河流量变化大AA11.(2025年广东深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在短短10小时内发生两次7.8级强震,属于“双主震”,震源深度均为20千米,震中相距约96千米。本次地震最终造成多处建筑被夷为平地,土耳其和叙利亚5万多人遇难。材料二 右图为部分地区板块分布示意图及土耳其位置示意图。(1)土耳其是地跨亚、 两大洲的国家,土耳其海峡是从海通向地中海的“咽喉”。(2)分析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2)①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带;②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向南运动的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地壳极其不稳定,易产生地震。欧黑(3)说出本次地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巨大的影响因素。(3)①震级大,为“双主震”,震级均为7.8级;②震源浅,双主震震源深度均为2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③两次破坏相叠加;④正值冬季,天气寒冷;⑤房屋建筑质量差;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