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巴蜀中学高2026届9月适应性月考(二)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如图示意2024年海口市(20N,110E)东、南、西南、北四个朝向窗户的日照时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3题。12一甲1.图中表示北向窗户日照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名丙2.一年中海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约为官4A.43.5B.47°C.23.5D.27度至秋分冬至春分3.研究发现,海口市新建住宅如果增加东、西朝向的窗户会增加夏季室内高温时长,这是因为A.东、西窗朝向背离盛行风,阻碍自然通风散热B.夏季太阳方位变化使东、西向窗接受辐射较强C,东、西向窗户临台风侵袭方向,需要关闭窗户D.太阳高度大,正午光线通过东、西向窗进入多上海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汽车产业链早期集中在嘉定、浦东等核心区域。2005年前后,上海保留了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而汽车零部件装配厂逐渐向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周边城市转移,这种变化促进了区域汽车产业转型。据此完成4一5題。4.导致上海及周边城市汽车产业转型的诱因是A.技术进步B.生态环境改善C.区域协作D.市场需求降低5.上海市汽车装配企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①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②增加周边城市财政税收③导致上海汽车产业空心化④减轻周边城市环境压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第1页共5页背靠小兴安岭的伊春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长期的采伐使森林资源逐渐减少,2008年伊春被列入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伐后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价值不断提升,年均价值增长量超100亿元。近年来,伊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等特色产业兴起,同时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转型发展,伊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此完成67题。6.伊春天然林停伐后,生态价值量快速增长的涵养水源功能属于森林的A.供给服务功能B.支撑服务功能C.调节服务功能D.文化服务功能7.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伊春转型发展的关键措施是A.引入矿产精深加工项目B.建设森林生态康养基地C.推广林菌、林果复合经营D.建立冷链物流与电商平台三峡库区消落区是因水库周期性蓄泄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位于重庆开州区的汉丰湖是典型消落区。近年来,开州区通过“水位调节坝+生态修复”措施显著捉升了汉丰湖的碳汇功能。2025年6月,全国首例水库水生态碳汇交易落地开州:三峡新能源某光伏公司以70.3万元受让汉丰湖8784吨碳汇资产,标志着水生态系统因碳功能首次纳入市场体系。据此完成8~9题。8.为持续增加汉丰湖湿地公园水生态碳汇储量,最有效的措施是A.扩大水位高程带范围B.延长水库蓄水时间C,种植耐淹水生植物D.增加湖区光伏设施9.汉丰湖成功实现全国首例水库水生态碳汇交易,对当地发展的主要意义是A.降低光伏企业的发电成本B.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特C.扩大消落区土地面积D.提高湖区的发电效率海底沉积物的年龄分布是验证和支撑板块构造学说的关键证据之一,犹如一部记录在海底的“历史书”,为该学说提供了直接的观测依据。如图示意太平洋海底沉积物年龄的分布情况,其中晚白垩世是白垩纪的最后一个时期,渐新世则位于古近纪的中期。据此完成10~11题。22么B10.推测图中四地洋底沉积物年龄最老的是A.甲B.乙C,丙D.丁11.图中包含的板块数量为A.3个B.4个C.5个D.6个第2页共5页巴蜀中学高2026届9月适应性月考(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91011121315答案DABCCBDCBDAB1.海口地处20N,只有当直射点位于20N23.5N之间,北向窗户能接受到较多的光照,当直射点位于20N23.5S之间时,北向窗户接受的光照比较少。故选D。2.年中海口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90°,最小的太阳高度出现在12月22日,H为46.5°,则海口一年中H的变化幅度约为43.5°。故选A。海南岛夏季太阳轨迹偏北,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东、西向窗在早晚受低角度太阳照射,福射强度大,B正确:自然通风与窗朝向有关,但室温升高主因是太阳福射,A错误;台风风向多变,非东西向专属,C错误;夏季,海口正午光线通过朝南(或朝北)窗户进入多,而非通过东、西向窗进入,D错误。故选B。材料指出,2005年前后上海汽车零部件装配厂向苏州、无惕、常州、宁波等周边城市转移。这本质上是上海将低附加值环节(如装配)外迁,保留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设计、营销),实现产业升级。上海通过产业转移,与周边城市形成分工协作(上海聚焦核心技术,周边承接制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C正确;材料未提及技术突破驱动转型,A错误;产业转移可能减轻上海环境压力,但非转型主因,B错误;市场需求通常驱动产业扩张或调整,而非降低(中国汽车市场在2005年后持续增长),D错误。故选C。5.汽车装配企业转移到周边城市,会导致劳动力就业机会从上海转移到这些城市,从而改变劳动力的空间分布,①正确;企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后,这些城市会因为企业的税收贡献而增加财政收入,②正确;虽然部分企业转移,但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上海汽车产业整体空心化,③错误;企业转移可能会增加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而不是减轻,④错误。故选A。6.森林的供给服务主要包括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调节服务包含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支撑服务包括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文化服务功能主要有提供美丽的风景、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故选C。选项C直接对应材料“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等特色产业”,通过复合经营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与产业链整合,体现农业产业化内涵:A选项背离“林业转型”主线,且易造成新的资源依赖:B选项两于生态旅游延伸,非农业范畴:D选项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保障,但属于配套服务而非生产端产业化。故选C。参考答案·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地理.pdf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