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树与天空:特朗斯特罗姆的意象宇宙汇报人:*****时间:2025.01.01目录CONTENTS01诗人与时代02解题与结构03意象群解读04象征与主题05修辞与风格06读法迁移与总结01诗人与时代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 mer心理师的诗意人生白天疗愈他人,夜晚疗愈自己。他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一位诗人,用临床的凝视捕捉潜意识的裂缝,以凝练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双重身份: 终身从事青少年心理矫治,诗歌是他对灵魂的深度剖析。创作信条: 六十年每日只写两到三首,以“少即是多”的精准,铸就诗歌的永恒。生命状态: 中风后半身不遂,却以“静闪”、“等待”等介于清醒与催眠之间的状态,在病榻上创造生命奇迹。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评语“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三大核心母题死亡(雨夜)历史(果园)自然(树与天空)《树和天空》同时触及三大母题,构建了一个关于存在与永恒的复杂宇宙。02解题与结构诗题拆解:树为何需要天空?特朗斯特罗姆惯用“并列名词”作题,将冲突放进平静的对视,在无动词的空白中发酵诗意。树垂直生长的生命个体 / 存在向上生长即向未知交付天空水平铺展的无限命运 / 永恒两节诗的行进步奏:一次完整的呼吸第一节:雨中走动 (吸气)时间:黄昏动作: 匆匆 , 急事 , 汲取短促的吸气,象征在困境中积极汲取生命养分。第二节:雪夜静闪 (呼气)时间:深夜动作: 等待 , 静闪 , 绽放悠长的呼气,象征在静谧中蓄力,等待生命的绽放。03意象群解读树:被囚禁却行走的自我诗人中风后半身不遂,却写下“树在雨中走动”,这是 “肉体静止—灵魂远足” 的自我投射。执着求索“匆匆”与“急事”赋予树以人的动作和意志,展现其不畏艰险、执着求索的精神。创伤后成长“汲取雨中的生命”将苦难转化为养分,体现了“创伤后成长”的心理学概念。雨·雪·天空:命运的三角镜天空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如同三面镜子,映照出树(自我)的不同面向。雨:磨砺之镜天空的液体形态,带来活下去的勇气和拼搏。雪:奇迹之镜天空的固体形态,馈赠“绽放”的美好瞬息。晴朗:沉默之镜天空的无形形态,留下空白,映照自我的渺小。04象征与主题存在与无限的对望存在 (树 / 人)身处有限而心向无限在困境中保持仰望周期性触碰而非拯救无限 (天空 / 永恒)无限时空的化身施加考验与馈赠奇迹诗人不提供解脱,只提供 “对望” 的姿势,在相互关爱与扶持中,共同承受赐予与挑战。05修辞与风格拟人:让静物拥有心跳普通的描述树被雨打湿雪花飘落特朗斯特罗姆的拟人树在雨中走动雪花绽放拟人不仅是修辞,更是 借心跳给世界 ,让万物对诗人的疼痛作出回应。从“看不懂”到“听心跳”,是破解诗歌密码的第一步。凝练与空白:少词多义法特朗斯特罗姆的“凝练”在于善用空白。诗意不在已说出的部分,而在 未说出的部分 ,它邀请读者共同完成作品。删词实验:为何“匆匆走过”优于扩写?“树匆匆忙忙地走过湿漉漉的地面”原句省略主语、环境、情绪,留下“匆匆”作多维切口,让读者自带经历补全,形成词语—空白=共振腔的效果。06读法迁移与总结现代诗三步阅读模型第一步:抓节奏(呼吸)第二步:找镜像(意象)第三步:补空白(象征)诗无达诂,但有门径。从《树和天空》到《夜的书信》,方法可迁移。从树梢到生活考试、人际、家庭期待,都是我们各自的“雨夜”。请完成句子,开启你的诗意表达:“我在 _____ 中走动,等待 _____ 的绽放。”把痛苦写成意象,即是一次自我疗愈。课后请尝试将这句话扩写成一首短诗。THANK YOU感谢您的观看汇报人:******时间:2025.01.0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