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 阶段训练(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物理学是研究声、 、热、 、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405cm= m (2)5300mL= m33、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得木板的长度是 cm;如图(2)所示,秒表所测量的时间是 s。第3题图(1) 第3题图(2)4、如图a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是 ,图b是利用方铁块、细线和量筒测量不规则泡沫块的体积时的情景,则泡沫块的体积为 cm3.5、第一学习小组的5位同学用相同直尺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读出的结果依次是2.50cm、2.51cm、2.49cm、2.71cm、2.51cm,所用直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如果看到闪电后经过3s才听到雷声,当时气温15℃,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7、小泽正在写作业,突然电灯灭了,小泽想:电灯为什么会灭呢?可能是停电了吧。这里的“可能是停电了吧”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8、如图所示为一笛子的模型图,用双手按住左边的六个孔后开始吹奏,则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时,发出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BA吹奏孔)9、小明进行探究实验:把一正在发声的闹钟放于钟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用抽气机不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的闹钟声音会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稀薄的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 传播。10、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内振动了次,频率是______,人类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1、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 )A. 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过一次双日重叠的日出现象,蔚为壮观B. 下雨时,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声C.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D. 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12、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B.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13、为了给教室的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测量工具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分度值为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B. 分度值为1cm,长度是15m的学生用尺C. 分度值为1mm,长度是1m的学生用尺D. 分度值为0.1mm的游标卡尺14、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 8cm B. 8mm C. 8dm D. 8 m15、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16、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17、如下图所示几种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18.某同学模仿伽利略探究单摆摆动的规律。他用同一个小球,保持摆的幅度不变,只改变摆线的长度,做了三次实验。下表是这个同学实验测得的数据:摆线的长度/cm 60 45 30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s 18.6 13.4 11.8(1)该同学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2)每次实验都记录了摆球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来求出摆球摆动的周期(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3)摆线长度为45cm时,摆的周期为 s;(4)如果要使摆的周期正好等于2s,摆线长度应该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0cm。19.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1)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左边完全相同的音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4)如图丁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拔动其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拔与重拔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重拔时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2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下表列出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钢 20 0.3B 钢 20 0.7C 尼龙丝 30 0.5D 铜 40 0.5E 尼龙丝 40 0.5(1)为了验证猜想1,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不变,只改变琴弦的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2)所以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探究;(3)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 ;(4)选用编号为BC的琴弦不能探究发出声音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理由是 。四、计算题(第21题7分,第22题8分,共15分)21、有五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为L1=18.98cm、L2=19.00cm、L3=19.41cm、L4=19.02cm、L5=19.04cm。请问:(1)哪个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测量数据的分度值为多少?(2)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多少?22、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的巴黎,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管长931m,两次声音相隔2.56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参考答案:填空题光,力(1)405 (2) 5.3x103(1)1.64 (2)367.5乙 201mm 2.50不同 1020猜想与假设音调真空300 能单选题CBBAABA实验题18.(1)控制变量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1.34大于(1)振动空气变小 不能响度 音调(1)横截面积 控制变量法A,B3没有控制单变量,无法确保实验结果是和材料与长度中的哪一个因素有关解答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