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黄柏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万州区黄柏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万州第三中教育集团黄柏学校初2024级八(上)第一次定时作业
物理试题
(范围:绪论1-2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关于学习《绪论》后的观点错误的是(  )
A. 甲骨文“殸”说明古人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 B. 牛顿是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的物理学家
C.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习研究方法 D. 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见解,放弃错误观点
2..估测是学习《物理》之后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教室课桌高约80dm B. 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
C. 人步行速度约为约4km/h D. 每周升旗仪式奏国歌的时间约为0.5h
3.下列关于动与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一样 B.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任意选择参照物
C. 人们通常说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D若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默认选地球(面)为参照物
4.下列关于快与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多
C.运动快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D. 路程和时间比值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5.中国科技公司思立微成功研发出超声波指纹识别关键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类似。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是手机内置有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9ms、0.41ms、0.29ms、0.41ms、0.32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可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6.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6340m,如果用你的直尺去测量,其结果应是( )
A.0.06m B. 0.063m C. 0.0634m D. 0.06340m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读数时多估读几位,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选择分度值越小的越好
C. 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不遵守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8.下面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敲击水管在另一端一定能够听到3次声音
C.只要物体运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平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来的
9.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路程之比是 3:2,所用时间之比是 4:3,则它们速度之比是 ( )
A. 2: 1 B1: 2 C. 8:9 D. 9:8
10.四种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一定属于噪声的是(  )
A.甲、乙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丁
11.在2025世界大河歌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 B.
C. D.
12.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但5s末A追上了B
B. 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 5s内,A的平均速度2m/s,B的平均速度1m/s
D. 5s后,选A为参照物,B以4m/s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第26 小题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28 分)
13. 科技在不断地发展,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人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盘面的刻度线是 的,整个日晷相对______是静止的。
14. 在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s,木块的长度d为_____cm。
15.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5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 cm,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 。
16. 如图甲用力推物体使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由图可知第2秒末的速度为 m/s,物体在1s~6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16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凝结着中国古人智慧的双耳鱼洗盆如图所示。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同时盆内水花四溅。“水花”作用是放大发声“鱼洗”的______;用双手按住把手,嗡嗡声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 。
18. 测速仪向匀速驶来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象如图,超声波速度取340m/s,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跑车的速度为_____m/s。
19.把四个编钟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找出有隐形裂痕的编钟,将用锤子敲击它们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产生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出敲_____编钟用力最大,_____编钟有裂痕。
20. 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利用的是声波能传递     ;在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声波产生。
2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是根据 来判定是钟发出的;在操场上想要远处的同学听清楚体育老师口令,你的建议是: 。
22.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处减弱噪声。
22题图 23题图 24题图 25题图
23.“石磬”是我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被称为“古乐之祖”。演奏时用木槌敲击,发出古朴典雅的乐曲声。如图所示,用同样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石磬,振动 ______(选填:幅度或频率)不同。利用______与原声混合,让音乐厅的演奏效果更好。
24.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当附近有载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设备______(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25.如图为两个小球甲、乙同时从a 处竖直下落到b 处的频闪照片,已知每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为 0.2s 。 该照片显示甲球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0.6s内,甲球通过的路程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通过的路程。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一轻质物体沿直线运动,图甲为其在0~4s内的v﹣t图像,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在0~4s内的s﹣t图像。
(2)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木棒从左到右依次敲击,可听出音调越来越高,请你根据所给信息画出乙瓶中水位的位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27 .(4分)(1)如图所示,测物体的长度:
①如图所示,在测物体长度时,如图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②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
C.将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①排除多余的步骤和改正错误的步骤后,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②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30圈,铜丝的直径d=_________mm
28. (5分)为了认识声音,某实验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操作时应先 (选填“敲击音叉”或“靠上乒乓球”),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
(2)如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
(3)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实验,图_____(选填“甲”、“乙”或“甲和乙”)中的乒乓球被弹开。
(4)如丙图所示,用抽气机抽气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_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A.实验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甲 乙 丙
29.(6分)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填序号);
A.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B.棉线的传声性能比金属丝的好 C.棉线传声性能和金属丝的一样好
(3)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填序号);
A.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B.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C.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研究小组在进行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30.(7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实验。(实验中秒表每一小格代表0.5s)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挡板,秒表
【实验步骤】
(1)实验中用金属挡板和使斜面坡度保持较缓,便于减小_____(选填“时间”或“路程”)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 = ______ cm,则小车在AB段速度 vAB = ______ m/s;
(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υ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υBC;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υBC;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υBC。
(4)小明想测量全程、上半段、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下面方框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则(a)处的内容是    ;
路段 路程/cm (a) 平均速度/(cm/s)
全程
上半段路程
下半段路程
【交流】
(5)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图2中可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31小题6分,第32小题8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有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
31. 国庆节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安从万州到重庆旅游,在高速路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高速公路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以此来判断是否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6km,小明爸爸的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时的时间如图丙所示。
(1)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重庆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在高速路上一段路程中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30min,则3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通过计算评价一下小明爸爸并设计一条劝导语。
甲 乙 丙
32.渝万铁路也叫渝万客运专线,于2016 年 11 月 28 日正式开通运营。起点重庆北站,终点万州北站,全长247.24km,设计速度250km/h,目前实际运营速度200km/h。如表是万州至重庆北C6409 次列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站次 车站 里程/Km 到达时间 发车时刻 停车时间 运行时间
1 万州北 0 始发 10:50 - -
2 梁平南 65 11:11 11:13 2分钟 21分钟
3 垫江 118 11:31 11:33 2分钟 41分钟
4 重庆北 245 12:13 终点 - 1小时23分
列车从垫江到重庆北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列车在11:32时的速度是多少?
列车从梁平南到重庆北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按实际运营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800m的隧道用时21.6s,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
动车完全通过隧道后继续在平直轨道上行驶,若在距离山崖10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5s后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求开始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时动车行驶的距离。(υ声=340m/s)
万三中教育集团黄柏学校初2024级八(上)第一次定时作业
物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第26 小题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28 分)
三、实验探究题(第27题4分,第28题5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2分)
四、计算分析题(第31题6分,第32题8分,共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万三中教育集团黄柏学校初2024级八(上)第一次定时作业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4 BCBD 5--8 CCCD 9-12 DDCD
二、填空题
13. 静止;地面;14. 337.5;2.50;15. 26.42;26.00cm; 16. 0.5;0.7;17. 振动;盆及盆中的水停止了振动;18. 51;60;19. 丙;丁;20. 信息;次;21.音色;老师用喇叭发出口令;22.响度;产生;23.频率;回声;24.增大;不能;25.变速;大于
26. (1) (2)
三、实验题
27.(1)①A②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①DBEC或DEBC ②1.67 28.(1)敲击音叉(2)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3)甲(4)不能;A 29. (1)固体(2)A(3)①a、d②A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控制变量法30.(1)时间 (2)40.0;0.2 (3)C(4)时间/s(5)偏大(6)D
计算题
31.(1)2.4h(2)45Km(3)80Km/h 不超速。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
32.(1)40min 0 (2)180Km/h(3)400m (4)300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