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马王堆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马王堆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5-26 一中八上物理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1-10 题为单选题,每题 3 分。11-12 题为双选题,每题 3 分,选错无分,漏选得 2 分,全对 得 3 分。总计 36 分)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铁块生锈 B .太阳落山 C .星光闪闪 D .种子萌芽
2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坐在火车上的你看见对面火车上的乘客静止不动,则两列火车都是静止的
B .楚人“刻舟 ”而不能“求剑 ”是因为不明白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C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都相同
D .坐在运动的汽车里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3 .如图,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携带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对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组合 体交会对接过程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以飞船为参照物,空间站是静止的
B .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C .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是运动的
D .对接完成后,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4 .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 )
A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9 B .教室宽约为 60
C .小明的身高为 1.68 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
5 .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1 s 可游 30m ;空中飞行最快的海燕,每分钟飞行 4.8 km ;新开通的沪苏湖高铁 速度可以达到 350 km / h ,比较这三个速度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 ( )
A .高铁的最大 B .海燕的最大
C .旗鱼的最大 D .三者一样大
6 .在校田径运动会 400 m决赛中,前 300 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 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
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前 300 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快
B .前300 m ,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
C . 400 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慢
D . 400 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快
7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说明 (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B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8 .近年各地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
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
A .大声呼救 B .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 .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9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s - t 图像,从 0 时刻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
述正确的是 ( )
A . t = 0 时,乙在甲的前面, 甲运动4 s 追上乙
B . 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 2 s 追上甲
C . 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v甲 > v乙
D . 甲比乙先出发 2s ,乙运动 2 s 和甲相遇
10 .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 4 : 3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5: 2 ,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
A . 10 : 3 B . 3 :10 C . 8 :15 D . 15 : 8
11 .如图所示为唐代古塔——莺莺塔,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当人在塔底下敲石头或者鼓掌的 时候,声波通过 13 层塔檐的层层反射之后,变成了“咯哇、咯哇 ”类似青蛙的鸣叫,并且声音也变
得格外响亮。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蛙鸣声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蛙鸣声 ”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格外响亮 ”是指声音的音调变高
D .“类似青蛙鸣叫 ”是指声音的音色相近
12 .M 、N 两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M 车运动的 v - t 图像,如图甲所示, N 车运 动的 s -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对 M 、 N 两车运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 0 - 2 s , M 车速度大于 N 车速度
B . 2 - 4 s , M 车速度等于 N 车速度
C . N 车在 4 - 6 s 内的速度大于 M 车在 4 - 6 s 内的速度
D . 0 - 6 s , M 车通过的路程等于 N 车通过的路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13 小空,每空 2 分,总计 26 分)
13 .链球菌的半径约为 400 nm = _______ m ,
地球的半径为 6400 km = _______ m = _______ mm
14 .小华用各种工具与器材进行测量,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图 1 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图 2 中机械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min_______s
图 1 图 2
15 .一个运动物体在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4 m / s ,若前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 / s ,则它在后10s 内的平均 速度是_______ m/s ,总路程是_______ km 。
16 .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 变琴声的_______ ;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 声音的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 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_______增大。(每空都选填: “音调 ”、“音色 ”或“响度 ”)
17 .人耳能区分前后两次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 0. 1s ,有一段中空的塑钢管,当小明在一端用力敲击一下
塑钢管时,将耳朵贴在另一端倾听的小华听到了两次响声,她最后听到的是从_______(填“空气中 ”
或“塑钢管中 ”)传来的响声,塑钢管至少应为_______ m 。(空气中声速 v1 = 340 m / s ,塑钢管中声 速 v2 = 1700 m / s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12 小空,每空 2 分,总计 24 分。)
18 .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1)小霞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课本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是 26.98 cm 、26.01 cm 、26.00 cm 、26.02 cm 。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 cm ;
(2)小霞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测量时细铜丝紧密缠绕。
(3) 图中L = _______ cm ,该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 cm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9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_______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_______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_______不同。
20 .小红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且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 图甲所示长度与时间。请回答: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坡度应较_______(选填“大 ”或“小 ”);
(3) 图中 AB 段距离 sAB = _______ cm ;小车在 BC 段平均速度vBC = _______ m / s ;
(4)如图中图象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 。选填序号)。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1 题 6 分,第 22 题 8 分,总计 14 分。答题时,必须要有必要得说明, 公式和过程,只有答案不给分。)
21 .假期来临,驾车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1) 甲图是汽车速度表,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若按此速度匀速行驶10 km ,求汽车行驶的时 间是多少?
(2) 乙图是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汽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10min ,计算讨论后回答:驾驶员是否 遵守了交通规则。
22 .如图甲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小车 A 和小车 B 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 B 向左运动。如图乙是
小车 A 和小车 B 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第15s 末两车正好相遇。(小车均可看成长方体)
(1)小车 A 的速度是多少m/s ?
(2)如图乙所示,小车 A 和小车 B 在第10s 末时相距多少 m ?
(3)如图丙所示,每一条道均为 6m宽,一行人正开始以 2 m / 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横穿马路,长度 为 5 m 、宽度为 2 m 的小车 C 此时也在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距离人的行走路线 25m ,小 车 C 始终行驶在该车道的中间,为了使行人安全通过,小车 C 的行驶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