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答题卡
姓名
贴条形码区

…………………………………………
1.答题前务必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并将本人姓名、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
意事
2.答选择题时,须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务必擦净。答非选择题时,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
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生未按上述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质量,后果自负。
此栏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用2B铅笔填涂左边的缺考标记,并在姓名栏填写“缺考”字样。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正确填涂样例:
12345
678910
11121314
[A][A][A][A][AJ
[A][A][A][A][A]
[A][A][A][A]
[B][B][B][B][B]
[B][B1[B][B][B]
[B1[B][B1[B]
[C]rC]tC]tC]tC]
IC]IC]IC]IC][C]
tC1 rC]rC]tC
ID]ID]tD]ID]ID]
tD]ID]tD]tD]ID]
tD]ID]tD]tD]
非选择题
(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15.(15分)
(1)
(2)
(3)
(4)
(5)
(6)
(7)
16.(14分)》
(1)①

(2)①

(3)①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化学
第1页共2页



必填姓名

考生务必将姓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认真填写在书写框内。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17.(14分)
(1)①

(2)
(3)①

18.(15分)
(1)
(2)
(3)
(4)
(5)
(6)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




化学
第2页共2页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O-16 Cl-35.5 Ca-40 Ti-48 La-1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新材料的发明与制造,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制作航天服聚酯纤维 B. 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
C. 制作半导体材料的硅 D. 制作深潜器的特种钛合金
2. 生活中处处蕴含化学原理。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B. 黄豆酱是美味的调味品,是因为发酵时有蛋白质发生水解生成了氨基酸
C. 碳酸钠可做膨松剂,是因为其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可让食品变蓬松
D. 绿茶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因为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还原性
3. 氯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Cl和Cl2混合气体中氯原子数为
B. 0.1 mol/L NaCl溶液中Na+数为
C. 反应①每消耗0.1 mol Ca(ClO)2,生成氯气的分子数为
D. 反应②每生成0.1 mol氧化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B. 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C. 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D. 向饱和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5. 如图所示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无水MgCl晶体 B.除去CCl4中的Br2
C.验证非金属性:N>C>Si D.验证C2H2使溴水褪色
A. A B. B C. C D. D
6. 绿原酸又名咖啡鞣酸(结构简式如图),具有广泛的杀菌消炎功效。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存在顺反异构 B. 能发生水解、加聚、缩聚反应
C. 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D.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7 mol NaOH反应
7. SiCl4与N-甲基咪唑()反应可以得到M2+,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和sp3
B. N-甲基咪唑分子中存在的大π键
C. N-甲基咪唑分子中存在12个σ键
D. 中心原子硅的化合价为+6
8.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原子的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和Y同主族元素,Y原子的M层未成对电子数为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键角:Y>X B. 电负性:Z>Y
C. 简单离子半径:Y>Z>X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9.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均正确,且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事实或现象 结论
A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气体X,产生白色沉淀 气体X一定具有氧化性
B 向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结合H+的能力:
C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
D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2个小题。
全固态锂电池是指使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电池,其稳定性、安全性高。常用的固态电解质种类主要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等,其中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是由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衍生出来的,即O2-被S2-替代得到的。
10. 钙钛矿(LixLayTiO3)是全固态锂电池常用的一种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其立方晶胞如下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p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晶胞中Ti的配位数为8
B. 晶胞距离O最近O有12个
C. 晶胞的密度为:
D. 一段时间后电解质的导电性减弱的原因可能是Li与Ti4+发生反应
11. 某钴酸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电池的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断开K2连接K1,电极a为阳极
B. 断开K2连接K1,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C.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比氧化物固体电解的离子的传输能力更强,因为S2-对Li+的吸引力较小
D. 断开K1连接K2,转移x mol电子,a、b两电极质量差为7x g(假设开始两电极质量相等)
12. 已知 ,已知G和H的摩尔质量分别为X g/mol、Y g/mol,平衡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p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
B. 平衡常数:
C. 温度:
D. 当时,
13. 碳负载的纳米Pb/PbO复合催化剂在电催化5-羟甲基糠醛(HMF)加氢制备2,5-呋喃二甲醇(BHMF)的反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阴极的催化反应路径如图所示(H*代表活性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b/PbO复合催化剂能提高HMF的平衡转化率
B. H*转化为H2不会降低BHMF的产率
C. 生成BHMF的电极反应式为HMF+2H2O+2e-=BHMF+2OH-
D. 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14. 25℃时,将HCl缓慢通入BaC2O4悬浊液中,测得溶液中pL[L为、或]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L=-lg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Ⅲ表示与变化曲线
B. a点溶液中:
C. 该温度下,草酸钡溶度积的数量级为10-7
D. b点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废弃锂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主要成分为Li7La3Zr2O12和少量Al2O3。对其回收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省略)。
已知:
①预处理是将废旧电池放电、提取固态电解质并将其破碎等操作;
②某些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值如下表。
离子 Li+ La3+ Zr4+ Al3+
开始沉淀的pH - 7.5 1.2 3.4
沉淀完全的pH - 87 2.4 4.7
回答下列问题:
(1)Zr与Ti同族且在Ti的下一周期,Z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预处理”步骤中,破碎目的是_______。
(3)“酸浸”步骤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5)“过滤2”步骤调pH时,应控制pH值小于_______。
(6)“沉镧“步骤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
(7)“沉锂“步骤中,加入Na2CO3溶液,将温度升至90℃是为了提高沉淀反应速率和_______。得到碳酸锂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A.静置,过滤  B.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C.加热后,趁热过滤   D.蒸发结晶
16. 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为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盛装甲苯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冷凝水的进口为_______(填“a”或“b”)。
②装置中分水器的作用为_______。
(2)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采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①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性。
②取右侧试管中少量吸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_______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强氧化性。
(3)对甲苯磺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密度为0.89 g·cm-3;M=102 g·mol-1)。将14.8 g丙酸(熔点为-24℃,密度为0.993 g·cm-3,M=74 g·mol-1)、1g对甲苯磺酸和0.4 mol乙醇加入三口瓶中,加入几粒沸石,缓慢加热至85℃进行反应,保持回流2小时。冷却反应液至室温,缓慢加入20 mL饱和碳酸钠溶液,再经一系列操作,将有机层蒸馏,收集到产品15.3 g。
①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②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
③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是_______。
17. CO2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问题的有效途径。
(1)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ΔH。
①已知: (g)、CO2(g)、CH4(g)、CO(g)的摩尔生成焓分别为0 kJ·mol-1、-393.5 kJ·mol-1、-74.8 kJ·mol-1、-110.5 kJ·mol-1(25 ℃和101 kPa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的焓变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则:ΔH =_______kJ·mol-1。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I、Ⅱ、Ⅲ)作用下,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a点所代表的状态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b点CH4的转化率高于c点原因是_______。
(2)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目前,研究表明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如下。
该过程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二氧化碳加氢制取乙醇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
Ⅱ.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4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1 mol H2,发生上述反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He,反应Ⅱ正向移动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I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反应I和Ⅱ均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升高
②若该化学反应体系达平衡时,测得平衡时气体总压强为a MPa,H2的转化率为40%,C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反应I的分压平衡常数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8. 化合物I具有良好降血压等功效,其合成路线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中的非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写出C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1;
③不含C-O-C键。
(5)G→H反应的另一个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写出以、CH2(CN)COOC2H5以及C2H5OH为原料制备化合物A的合成路线图______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
2025年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O-16 Cl-35.5 Ca-40 Ti-48 La-1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D 11. 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五 ②. ⅣB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酸浸速率和浸出率
(3)2Li La3Zr2O12+24H2SO4=7Li2SO4+3La2(SO4)3+4Zr(SO4)2+24H2O
(4)Zr(OH)4 (5)7.5
(6)2La3++3H2C2O4=La2(C2O4)3↓+6H+
(7) ①. 减小Li2CO3的溶解度,提高产率 ②. C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双(两或二)颈(口)烧瓶 ②. a ③. 将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2) ①. 脱水 ②. BaCl2(或Ba(OH)2、Ca(OH)2、CaCl2等) ③. 不具有
(3) ①. 中和酸性催化剂及未反应的丙酸 ②. 0.75(或75%) ③. 对甲苯磺酸没有强氧化性,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247.3 ②. 不是 ③. b和c都未达平衡,b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
(2)
(3) ①. B ②. 0.2 ③. 0.052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碳碳双键 ②. 氰基
(2) (3)+2NaOH+2CH3OH
(4) ①. 3 ②. 或或
(5)CH3OH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