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10月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
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39分)
1.化学和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制品表面镀上铜保护层,是利用牺牲阳极法的阴极保护法
B.载人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我国发射的“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甲烷作助燃剂
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数据采集器
压强传感器
煤油
铁钉
MnO2
露NaCI溶液
NaOH
ZnSO
CuSO
溶液


A.用装置甲设计铜锌原电池
B.用装置乙定量测定H,O2的分解速率
C.用装置丙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
D.用装置丁制备Fe(OH),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潮湿空气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B.电解精炼铜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H2(g)在02(g)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H,0(),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
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0,(g)=2H,0()△H=-571.6kJ·mol
通电
D.情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I+2H,0H,个+CL,个+20H
4.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乙醇(沸点78.5°C)绿色制氢新途径,并实现高附加值乙酸(沸点118
C)的生产,反应为:C,H,OH(g)+H,O(g)2H2(g)+CH,COOH(g)。一定条件下,在恒
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化学试题第1页共10项
A.降低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B.向容器中通入氢气,(正)、(逆)均增大
C.当v正(HO)=2w递H),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A1CL,(aq)氢水)Al(OH,(S)No)Na[Al(OH,](aq)
B.Fe(s)Fe.O,(g)Fe(OH),(s)
C.NaCI(aq)co →NaHC0,(s)A→Na,Co,(s)
D.MgCL,(aq)加热于)MgCL,(S)电解)Mg(S)
450°0
6.S0,转化为s0,的反应为2s0,(g)+0,(e)。2S0,(g)△H=-198kmo'.在有、无
催化剂条件下SO2氧化成S0,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450°C、V20,催化时,该反应机
理为:
反应①V0,(s)+S02(g)=V,O4(s)+SO(g)△H,
反应②2V04(s)+O2(g)=2V0,(s)△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量↑
无催化剂

V,O,作
「催化剂
2mol SO,(g)mol O,(g)
2mol SO,(g)
反应过程
A.反应1的△.S>0
B.V,O,催化时,反应②的速率大于反应①
C。其他条件相同。增大0
SO2的转化率下降
D.2S02(g)+02(g)=2S03(s)△H>-198 kJ.mol1
7.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O(g)=CO,(g)+H,(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
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
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1.86
1.59
1.41
.1.25



0

0.32
-0.16
0.83-0.72
C0(g+2H,0(g)
C0*+H,0*+H,0(
CO*+OH*+H*+H2O(g
过渡态】
COOH*+H*+H20*
过渡态2
COOH*+2H*+OH*
C0(g+H(g+H,0(g)
C02(g+H(g+H20*
高二化学试题第2页共10页2025-202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10月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 满分39分)
1.化学和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制品表面镀上铜保护层,是利用牺牲阳极法的阴极保护法
B.载人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我国发射的“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甲烷作助燃剂
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设计铜锌原电池
B.用装置乙定量测定的分解速率
C.用装置丙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
D.用装置丁制备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潮湿空气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
B.电解精炼铜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在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情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4.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乙醇(沸点78.5℃)绿色制氢新途径,并实现高附加值乙酸(沸点118℃)的生产,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B.向容器中通入氦气,(正)、(逆)均增大
C.当v正(H2O)=2v逆(H2),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6.转化为的反应为 。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氧化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450℃、催化时,该反应机理为:
反应①
反应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的△S>0
B.催化时,反应②的速率大于反应①
C.其他条件相同,增大,的转化率下降
D.
7.水煤气变换反应为。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B.步骤②存在键的形成
C.该反应的决速步是
D.步骤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8.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可获得难溶性的和,电解示意图如下(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极B的电极反应:
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Mn2+浓度保持不变
D.电解结束,可通过调节除去Mn2+,再加入 溶液以获得
9.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影响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该小组设计如表实验方案。
实验 溶液/mL 溶液/mL 溶液/mL 溶液/mL 混合溶液褪色时间/min
1 3.0 2.0 1.0 0 2.0 8
2 3.0 2.0 2.0 0 a 6
3 4.0 2.0 2.0 0 0 4
4 3.0 2.0 1.0 0.5 b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C.实验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这段时间内反应速率
D.实验4与实验1相比,说明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钠离子电池使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是钠盐,相较于锂盐而言储量更丰富,价格更低廉。某钠离子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为含钠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为硬碳,充电时得电子成为嵌入硬碳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是原电池的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通过电子时,电极电解质损失
C.充电时,电极为阳极,反应可表示为
D.单位质量的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可以提供更多的电量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溶液,分别放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再同时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B 能否催化分解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C 铁片上发生了吸氧腐蚀 在一块除去铁锈的铁片上滴1滴含有酚酞的食盐水,静置2~3min,溶液边缘出现红色
D 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向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振荡,再滴加1~2滴溶液,观察现象
12.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一种从湿法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的单质或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锰高钴成品的工艺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1”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主要为
B.取少量“过滤2”后的溶液中加入试剂,若出现蓝色沉淀,需补加
C.“氧化沉钴”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D.“除钴液”中主要的盐有、
13.工业上用和合成甲醇涉及以下反应:
I.
II.
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和的混合气体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和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已知:平衡时甲醇的选择性为生成甲醇消耗的在总消耗量中占比。
A.,
B.250℃前以反应Ⅱ为主
C.,平衡时甲醇的选择性为60%
D.为同时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甲醇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 满分61分)
14.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种途径。
I.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钠与水反应 B.甲烷的燃烧反应
C.与氯化铵反应 D.二氧化碳与焦炭反应
II.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
(2)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
已知:
下表列出了3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H—H I—I H—I
键能/() 436 151 299

②该反应经历了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 第二步
若第一步为快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填标号)。
A.B.C.D.
③下列可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一个I—I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B.反应速率
C.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D.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
ii.
iii.

(4)将2.0mol和3.0mol通入容积为3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i,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100℃时反应ii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反应从起始至5min内,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100℃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K= 。
③已知:反应ii的瞬时速率表达式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由100℃升高到300℃,活化分子百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0℃时,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100℃)。
15.研究治理含氮化合物对空气、水源的污染问题,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1)治理含氮废气。
①催化下的技术能有效脱除工业烟气中的NO。
已知:;
300℃、有氧()条件下,NH3还原等物质的量的NO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将一定流速的上述反应物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装置,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温度100~150℃之间,NO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②汽车尾气中的NO可通过消除。T℃时,通过NO传感器测得4s内NO浓度由降到,则4s内 。N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治理含氮废水。
①纳米铁可将废水中的还原为除去。若废水中含少量会提升的去除效率,可能原因是 。
②电解法可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或)。用惰性电极电解含、NaCl的溶液模拟工业去除氨氮,电解过程中生成的能将氧化为。若电解液的初始过大,则电解后明显降低,但溶液中氮元素浓度变化不大,其原因是 。
16.五氧化二钒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工业制硫酸的催化剂。利用废钒催化剂的酸浸液(含和等)制取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ⅰ.溶液中含价V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ⅱ.步骤“离子交换”和“洗脱”可表示为(ROH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1)“氧化”:控制溶液的,(约)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调pH”:控制溶液pH约为7~8.pH不能过大的原因是 。
(3)“沉钒”:得到沉淀。
①确认沉钒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
②实验测得沉钒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温度高于,沉钒率下降的原因是 。
(4)“煅烧”:煅烧的过程中,固体的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A点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并写出计算过程)。
17.对二氧化碳转化的研究有利于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1)以CO2和H2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可合成乙烯,反应过程为:
反应I: ,
反应Ⅱ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写出CO2和H2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电化学还原CO2可将其转化为CH4、C2H4、C3H6等,实现对CO2的综合利用。在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还原CO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CO2转化为C3H6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电解过程中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用质子交换膜隔开,其作用除了可以维持两室的电荷平衡外,还有 。
(3)当pH=1时,向阴极室加入KCl溶液,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CH4(其他含碳产物未标出)和H2的法拉第效率随KCl溶液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法拉第效率(FE)表示:。
①当时,阳极每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 O2,阴极产生CH4的物质的量为 。
②结合(3)图所示变化规律,KCl溶液的作用可能为 。
③电化学还原CO2时,电极纳米材料内部的孔通道数量与纳米材料的粒子粒径成正比。在相同条件下,电解得到部分还原产物的FE%随粒子粒径大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随着粒子粒径的不断增大,碳氢化合物的法拉第效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 。
高二化学试题 第1页 共3页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答案
B
C
C
14.(1)CD
(2)
-11
C
AC
(3)-88kJ/mol
(4)
0.1mol/(L.min)
3增大
大于
15.(1)
4NH;(g)+4NO(g)+O2(g)=4N,(g)+6H,O(g)AH=(b-4a)kJ.mol-I
未达到催化剂的活化温度,NO转化速率较慢
1.125×104molL.s1
N0+02-2e=N0
(2)
Fe与Cu+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Fe、废水、Cu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电解产生的CIO浓度增大,氧化能力增强,把NH氧化为NO,、NO,等
16.(1)6V02++C103+3H,0=CI+6V0+6H
(2pH过大,OH浓度过大,不利于后续离子交换反应正向进行:pH大于8,V,O的浓度
降低:A1(OH),溶解后引入杂质
(3)
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氯化铵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
钒已完全或: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氯化铵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钒已
完全
温度高于80°C,NH水解程度增大,其浓度减小,导致沉钒率下降:氯化铵受热
分解
(④HVO,1 molNH4V03的质量117g,117×85.47%≈100,在“煅烧过程中”钒元素的质量
保持不变100-51=4949-3×16=1,则化学式为HV03。或117×(1-85.47%)≈17,即失
去ImolNH3,所以化学式为HVO
答案第1页,共2页
17.(1)CO,(g)+3H,(g)-C,H,(g)+2H,O(g)AH-(a+b-c)kJ-mor
(2)
3C02+18e+18H*=C,H6+6H,O
防止阳极产生的氧气进入阴极室内氧化CO2
的还原产物,防止阴极CO2还原产物进入阳极室内
(3)
0.2mol
图中变化规律是随KC1的浓度的增大,FE(CH,)%增大,说明KC1的
存在有利于CO2还原成CH4,不利于生成氢气(或KCl的浓度大于1mo/L时,KCI抑制了阴
极产生氢气,提高了CO2电化学还原生成CH的选择性)
随着粒子粒径增大,内部的孔
通道逐渐增多,有利于电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能使被还原的物质进一步还原,所以随着粒
子粒径不断增大,碳氢化合物的法拉第效率逐渐升高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