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开学考试卷
满分100分,考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中心城市产生了众多积极影响。新交通方式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原有运输市场格局,尤其是与高铁旅客输送优势相当的航空运输业。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城市高铁、航空客运量对比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高铁的旅客输送优势与航空运输业大致相当的最主要原因是高铁
A. 运输量庞大 B. 运输速度更快
C. 乘坐体验更好 D. 站点多临近城区
2. 我国主要城市高铁、航空客运量的对比关系表明
A. 与高铁相比,航空毫无竞争力 B. 高铁的优势与经济呈正相关
C. 中东部地区高铁的优势大于航空 D. 我国航空客运量大于高铁
3.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铁、航空客运量比值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高铁网络密度大 B. 航空服务设施完善
C. 高铁站在市中心 D. 机场距离城市较远
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图示意使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鹖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则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4. 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 )
A. 顺时针旋转45° B. 顺时针旋转90° C. 逆时针旋转45° D. 逆时针旋转90°
5. 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 )
A. 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B. 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
C. 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 D. 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T企业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2024年,随着光伏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众多企业纷纷陷入“内卷”泥沼,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T企业没有盲目跟风扩大产能或降低价格,而是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于提升多晶硅生产技术,优化工艺流程。同时,T企业还联合其他龙头企业,共同倡导行业自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T企业在光伏行业“内卷”时未盲目扩大产能,主要考虑的是( )
A. 避免产能过剩 B. 资金周转困难 C. 原料供应短缺 D. 技术迭代风险
7. T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产能拓市场 B. 提质量稳市场 C. 降能耗促低碳 D. 改工艺增种类
8. T企业倡导行业自律,对光伏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A. 规范市场维秩序 B. 提高价格保利润 C. 共享技术促进步 D. 限制产能弱竞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图为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该村庄( )
A.公共空间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B.交通便利,河流与公路交汇
C.住宅位于村庄最中心
D.农用地比例最大
10.结合材料,可判断该地( )
A.土壤为红壤,肥力差 B.植被垂直地带性显著
C.降水丰富,葡萄品质好 D.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
11.结合当地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展水稻种植业,增加粮食产量
B.大力发展化工产业,提高政府税收
C.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D.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扩大本地市场
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下图示意羊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庄里村的地下水流向是( )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北向南
13. 推测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出现低值闭合现象的原因是当地( )
A. 过度开采地下水 B. 地表蒸发加剧 C. 推广节水型农业 D. 大气降水减少
东北冷涡,是春夏季节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涡,是能够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系统。其中心温度比四周同高度低,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东北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阴雨洪涝、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对东北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重大影响。下图为东北冷涡高空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东北冷涡在成因上属于( )
A. 热力低压 B. 动力低压 C. 热力高压 D. 动力高压
15. 东北冷涡强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空气快速上升 B. 冷空气快速下降
C. 冷空气主导形成冷锋 D. 暖空气主导形成暖锋
16. 东北冷涡带来的暴雨区域主要分布在(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读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4分)
材料一: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不足200米,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终年受信风带控制,气候南北差异显著。
材料二:如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
(1)推断甲乙两地主要的植被类型(森林、草原、荒漠),并从降水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尤卡坦半岛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出其对半岛地貌、水文(地表水、地下水等)、土壤等特征的影响。
尤卡坦半岛西海岸陆风更强,东海岸海风更强。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为沿海地区带来一定的降水。当冷暖、干湿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干湿状况对气团密度的影响更大。
(3)在尤卡坦半岛海风锋的剖面结构图中,标出气流性质、方向、云雨区的位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曾是湖泊,与黄河干流贯通后,湖泊消失形成盆地。欧强村位于若尔盖盆地黄河玛曲段二级阶地上。地球化学参数CIA是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含量,可反映化学风化程度,数值越大气温越高、空气越潮湿。左图为若尔盖盆地位置图,右图为欧强村沉积物剖面特征与地球化学参数曲线图。
(1)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若尔盖盆地湖泊消失前后其沉积物粒径差异。
(2)根据材料,推测若尔盖盆地黄河玛曲段二级阶地形成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根据参数CIA来推测距今10千年以来该地区气候的变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因其绿色能源属性被称为“白色石油”。川西花岗岩型锂矿带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锂元素的富集程度与岩浆在岩石裂隙中的差异化结晶有很大关系。电池拉动锂矿需求,产业链为:开采锂矿→锂矿冶炼→锂电池利用。据统计,2020年世界71%的锂矿集中于电池行业。
材料二下表示意2011年、2020年我国锂储量、锂生产量、锂消费量及占全球比重。下图示意川西锂矿带区域分布。
类别 储量(万吨) 生长量(万吨) 消费量(万吨)
2011年数量 1863 2.20 3.68
2020年数量 718 7.45 20
2020年占全球比重 6.3% 17% 53%
(1)描述图中川西锂矿带分布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析川西开发和利用锂矿并发展相关产业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
(3)说明川西锂矿带的演化过程。
参考答案
【答案】1. D 2. C 3. B
【答案】4. C 5. B
【答案】6. A 7. B 8. A
【答案】9.D 10.D 11.C
【答案】12. C 13. A
【答案】14. B 15. A 16. C
17.【答案】(1)甲:草原乙:森林
原因:甲地位于平原,地势低平,对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东北信风)抬升强度小,不易形成降水(地形雨)。乙地南部(西南)为山地,且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东西走向),能有效抬升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东北信风),形成降水(地形雨)。
(2)岩溶地貌广布;形成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水缺乏,河湖较少;土层浅薄。
(3)作图如下:
18.【答案】(1)湖泊消失前,该地为湖泊,水体流动速度较慢,沉积物粒径较小;湖泊消失后与黄河干流贯通,该地水体流动速度变快,沉积物粒径较大。
(2)形成时间:距今10千年。理由:若尔盖盆地黄河玛曲段二级阶地是由河漫滩演变而来,形成之前受河流流水沉积形成河相沉积物;距今10千年前,该地为河流相沉积物,之后接受风力沉积形成黄土层,表明河漫滩已经出露洪水位形成河流阶地。
(3)
距今10千年至8.5千年(黄土L1时期)CIA数值较低,其形成时期气候较寒冷、干旱;距今8.5千年至3.0千年(古土壤时期)CIA数值较高,其形成时期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距今3.0千年至今(黄土L0、及现代土壤时期)CIA数值略有下降,气候转为冷干。
19.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采矿易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开采、冶炼易产生废渣、废水、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开采,易造成锂矿资源的枯竭。
(3)高温的岩浆侵入岩石;岩浆中的锂元素差异化结晶、富集;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局部出露地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