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人教版2019)。5.难度系数:0.72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氢氧化铝胶体 B.硫酸 C.冰水混合物 D.硫酸铜晶体2.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硫酸 B.有色玻璃 C.云 D.氢氧化铁胶体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属于下面图标中名称的是( )A.护目镜B.明火C.热烫D.腐蚀危险4.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纯碱:NaOH B.胆矾:CuSO4 C.小苏打:NaHCO3 D.苛性钠:Na5.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钙营养强化剂,可以添加到各种食品中。两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如下:这两种实验方案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6.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庆素有雾都之称,雾是一种气溶胶,光束透过大雾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B.我国成功研制出Zn5(OH)8(NO3)2纳米片,该化合物属于盐C.Na2O2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其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D.碳酸氢钠药片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7.下列关于结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且可行的是( )A.钠有还原性,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B.Na2CO3、NaHCO3溶液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C.Fe(OH)3胶体有吸附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D.钠比铁活泼,可以利用钠将FeCl3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HCO3-B.KClO3的电离方程式:KClO3=K++Cl-+3O2-C.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D.双线桥法标出氯酸钾受热分解电子转移:9.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以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A B C D定容 钠的焰色反应 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蒸发10.合成新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关于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1个O4分子由两个O2分子构成C.O4、O2、O3都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O4和O2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11.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B.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则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D.等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前者碱性更强12.下列有关NaHCO3、Na2CO3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B.溶于水时,Na2CO3有吸热现象,NaHCO3有放热现象。C.可用BaCl2溶液区分NaHCO3固体和Na2CO3固体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CO2+2OH-=CO32-+H2OB.铁与稀硫酸的反应:2Fe+6H+=2Fe3++3H2↑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H2O+CO2↑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14.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 + H2O = NaOH + 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中的氢元素部分被还原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NaH是氧化剂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5.实验室中利用H2O2、KClO3、KMnO4制取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可相互转化,互称为同位素B.若利用H2O2制O2,常用MnO2做氧化剂C.KClO3、KMnO4分解制取O2,两种反应物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三个反应分别产生等物质的量的O2,转移的电子数相同16.实验室利用下列反应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反应原理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活塞K可控制CO2的流速B.装置b、d依次盛装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C.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提高了CO2吸收效率D.反应后将装置c中的锥形瓶浸入冷水充分冷却,过滤得到NaHCO3晶体17.下列学习栏目与示例对应关系不匹配的是( )选项 学习栏目 示例A 方法导引 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B 化学与职业 化学科研工作者: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分子的合成,应承担重要的职责C 科学史话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要经历一个过程,由浅入深是不断发展的D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通过变量控制,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18.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所以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B.图b中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通常表示为:NaClNa++Cl-C.图表示熔融的能导电,因为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键D.由图a~c可知,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粒子19.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形相符合的是( )A.CO2通入一定量Ca(OH)2溶液中(为CO2的体积,为溶液的导电能力)B.稀盐酸逐滴滴加到等浓度Na2CO3溶液中(为稀盐酸的体积,为CO32-的浓度)C.铜粉加到一定量AgNO3溶液中(为铜粉的质量,为固体质量)D.稀硫酸逐滴滴加到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为时间,为SO42-)20.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漂白性物质造成的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2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忽略):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O2作氧化剂 B.该反应中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C.3个Fe2+被氧化时有1分子O2被还原 D.离子方程式中x=42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C.取a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g溶液D.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23.某温度下,将Br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NaBr、NaBrO、NaBr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BrO-与Br-离子的个数之比是2:7,则Br2与NaOH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A.7:3 B.7:2 C.7:1 D.7:5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黄色火焰 X溶液中含有Na+B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温度 升高 该过程放热C 取少量钠与氧气反应所得的固体,加入蒸馏水,产生气体 固体为Na2O2D 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该实验得到Fe(OH)3胶体25.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Na+,H+,CO32-,HCO3-、Cl﹣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数目相等。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检验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K+ B.原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C.气体为CO2,白色沉淀为AgCl D.向原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26.(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①苏打的化学式 ;②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 。(2)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3)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4) Na2O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8分)州亚运村内有一幅以“熔铜”技艺制成的《千里江山图》,展现了美丽中国的青山绿水,主要用材是金属铜和铜绿。铜绿,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某同学利用下述反应实现了“铜→铜绿”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碱式碳酸铜,从分类的角度,属于 (填“碱”、“酸”或“盐”)。(2)上述①~⑤的五个转化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3)完成步骤②和③可选用的试剂分别为 、 。(填标号)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KNO3溶液(4)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的稀溶液中,溶液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该过程 。28.(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_______(2)上述方程式中横线上缺少的一种物质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氧化剂是 (填离子符号)。(3)FeS2也可以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是 (填化学式)。(4)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方程式均未配平)。A.NO+HNO3→N2O5+H2O B.MnO2+H++Cl-→MnO4-+Cl2+H2OC.Fe3++SO2+H2O→Fe2++SO42-+H+ D.NH3+NO→HNO229.(10分)I 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次氯酸等还强。工业上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未配平):Fe(NO3)3+ NaOH + Cl2→ Na2FeO4+ NaNO3+ NaCl + H2O(1)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上述制取铁酸钠的反应中,铁元素被________(填“还原”或“氧化”)。(2)铁酸钠溶解于水,立即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氧气,正是这些在水中新产生出的氧原子发挥其极强的氧化能力给水杀菌消毒的。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原因铁元素转化为Fe(OH)3胶体,使水中悬浮物沉聚,Fe(OH)3胶体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_nm,铁酸钠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是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3)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①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Ag+)与还原剂(H3P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从分类来看,NaH2PO2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a.正盐 b.酸式盐 c.钠盐 d.氧化物(4)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配平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P4 +_______Ba(OH)2 + _________H2O —— _________Ba(H2PO2)2+_________PH3↑30.(10分)有一含、Na2CO3 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Ⅰ.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Ⅱ.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Ⅲ.打开弹簧夹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Ⅳ.关闭弹簧夹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Ⅴ.打开弹簧夹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会导致NaCl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其作用是 ,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NaHCO3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则混合物中Na2CO3 10H2O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31.(4分)已知取19克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质量为15.9克。(1)将剩余固体溶于水后,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的沉淀质量为 克。(32加热固体时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质量为 克。2025-2026学年高一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A D C A D B D D C C C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D A C B D B A D C C A C 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26.(8分)(1) Na2CO3(1分) -1(1分)(2)NaHSO4=Na++HSO4-(2分)(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分)(4)2Na2O2+2 H2O=4Na++4OH-+O2↑(2分)27.(8分)(1)盐(2分)(2)①⑤(2分)(3) A(1分) C(1分)(4) CuCl2+2Na+2H2O=Cu(OH)2↓+2NaCl+H2↑(2分)28.(10分)(1) (2分)(2)H+(1分) Fe3+ (1分)(3) Fe、S(2分) Fe2O3、SO2(2分)(4)BD(2分)29.(10分)(1)+6(1分) 氧化(1分)(2) 1-100nm(1分) Na2FeO4=2Na++ FeO42-(2分)(3) ①H3PO4(2分) ②a(1分)(4)2 3 6 3 2(2分)30.(10分)(1) 2NaHCO3Na2CO3+H2O+CO2↑(2分)、Na2CO3 10H2ONa2CO3+10H2O↑(2分)(2)偏大(1分)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影响测定结果(2分) 偏大(1分)(2分)31.(4分)(1)15(2分) (2)2.2(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卷 参考答案.docx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