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二
课 题 语文园地二 课 型 练习课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在季节词语及谚语的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博大,感受汉字独特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提高运用能力。积累描写秋天的谚语。 思维能力: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审美创造:能用钢笔书写“狂、相”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作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会运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交流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2.探究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积累本、钢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一、揭题导入,总结交流。 (20分钟) 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学生讨论: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把讨论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填写在图示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拆分法 3.拓展运用: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生交流,总结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完善图示。 2.运用方法,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A.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那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B.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二、学习日积月累。(20分钟)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2.初读感知,示范朗读。 3.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月黑之夜,渔灯像萤火虫微光);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微风簇起波浪,渔灯散成星河)。 4.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孤光”到“满河星”的奇妙变化。 5.情感体会:提问“诗人在船上看到此景,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惊喜、赞美,带着情感诵读、背诵古诗。 1.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生跟读,读准字音(“散作”等),把握节奏,自由朗读、分组赛读,读通古诗。 3.学生分组合作,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意思。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5.学生交流感受到的情感,并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一、复习导入。 (5分钟)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古诗。 2.出示秋天的图片。 1.齐背《舟夜书所见》。 2.用学过的四字词语来形容课件中秋天的图片。
二、交流季节词语。(20分钟) 1.播放春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说词语。 2.依次播放夏秋冬的画面,分别引导学生说词语。(引导学生向不同角度发散思考,如气候差异、天气状况等) 3.指导学生交流词语并把词语摘抄到积累本上。 1.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说一说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 2.学生在横线上写一写自己积累的四季词语。 3.小组交流词语,并归类整理。 4.把词语摘抄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三、书写提示。 (15分钟)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3.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4. 展评。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钢笔。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4.朗读《写字歌》。 5.练习写字,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写得平稳端正。 6.对比其他同学的书写,改正自己的书写。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理解词语的方法 描写季节的词语 书写提示
教学反思 在这个园地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依照园地内容依次教学的方法,将有关联的内容合并一起,统筹安排。如第一课时由复习本单元课文内容后迅速导入日积月累的学习,在对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后进入秋天词语的学习,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在学完“交流平台”后,运用方法直接解决“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学习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