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2周 反应热的计算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若生成键、键释放的能量分别为,则断裂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 B. C. D.2.下列有关化学能和热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伴有热量放出的变化过程都是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与反应物的状态无关C.燃烧热的数值与实际参加反应的可燃物的质量无关D.反应热△H的单位中“”指的是每摩尔的反应物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C(s)+O2(g)= CO2(g) ΔH1;C(s)+ 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 S(g)+O2(g)= SO2(g) ΔH4③H2(g)+O2(g)= H2O(l) ΔH5:2H2(g)+O2(g)= 2H2O(l) ΔH6④CaO(s)+ H2O(1)= Ca(OH)2(s) ΔH7; CaCO3(s)= CaO(s)+CO2(s) ΔH8A.ΔH1<ΔH2 B.ΔH3<ΔH4C.ΔH5<ΔH6 D.ΔH7>ΔH8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则的焓变为___________kJ/molA. B. C. D.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 ;则 值为( )。A. B. C. D.6.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 mol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或形成1 mol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键 N≡N N N键能/ kJ mol 1 946 193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 (g)比N2 (g)稳定C.56 g N4 (g)转化为N2 (g)时要释放734 kJ能量D.N4 (g)和N2 (g)互为同位素,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7.碘在不同状态下(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①H2(g)+I2( )2HI(g) △H1=-9.48 kJ mol-1②H2(g)+I2( )2HI(g) △H2=+26.48 kJ 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 kJC.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②中反应物总键能比生成物总键能大8.已知:、、的燃烧热分别为、和(a、b、c都大于0),则反应的为( )。A. B.C. D.9.某小组为测定NaCl晶体中离子键断裂时所需要的能量(△H4),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H4可表示为( )。A.△H1+△H2-△H3-△H5+△H6 B.△H1+△H2+△H3-△H5+△H6C.△H1+△H2+△H3-△H5-△H6 D.△H3+△H5-△H1-△H2-△H610.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b、c均大于0)。可利用甲烷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制备和 、推算( )。A. B.C. D.11.设计热循环,可计算反应过程中某一步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为NH4Cl的热循环过程,可得△H6/(kJ mol-1)为( )。A.-2299 B.+248 C.+876 D.+224012.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 ΔH=-393.51 kJ/mol ①C(金刚石,s)+O2(g)=CO2(g) ΔH=-395.41 kJ/mol 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13.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①Cu(s)+2H+(aq)=Cu2+(aq)+H2(g) ΔH1=+64.39 kJ·mol-1②2H2O2(l)=2H2O(l)+O2(g) ΔH2=-196.46 kJ·mol-1③H2O(l)=H2(g)+O2(g) ΔH3=+285.84 kJ·mol-1在H2SO4溶液中,Cu(s)+2H+(aq)+H2O2(l)=Cu2+(aq)+2H2O(l)的ΔH为( )。A.-319.68 kJ·mol-1 B.-417.91 kJ·mol-1 C.-448.46 kJ·mol-1 D.+546.69 kJ·mol-114.工业上常利用和合成尿素,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合成尿素反应的中间产物B.利用和合成尿素是放热反应C.反应II在热力学上进行趋势很大D.的焓变15.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常温常压下,31 g红磷或白磷分别与等量的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是红磷和氯气B.B→C的过程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C.C物质一定是PCl3(g)或PCl5(s)中的一种D.4P(红磷,s)=P4(白磷,s)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16.2023年全国两会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提案有很多,当前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①几种物质的能量如表所示(在、条件下,规定单质的能量为0,测得其他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为其具有的能量):物质能量/ 0 52则该反应的___________。②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能量/() 803 436 615 a 463则___________。(2)液态高能燃料联氨(分子式为),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并放出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写出液态酒精完全燃烧后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1)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研究:依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铵盐和碱混合即可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图1B.溶液和溶液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C.溶液和溶液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D.发生图1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①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反应中中A、B、C、D所含能量依次可表示为、、、,该反应___________。②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资料:①键能:拆开1 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或是形成1 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如下图所示,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相似,呈正四面体结构。已知断裂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键吸收941 kJ热量,则气体转化为时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kJ。 (3)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___________A.;B.;C.;D.;18. 回答下列问题(1)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 kJ的热量,则___________(选填“石墨”或“金刚石”)更稳定。(2)用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实验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②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中和热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在25℃、101 kPa下,1 g 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写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① kJ·mol-1② kJ·mol-1据此,写出将还原为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填空题(1)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键能已知白磷燃烧热为,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表中________kJ·mol-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的反应机理和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①②③④________。(3)已知充分燃烧乙炔气体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第02周 反应热的计算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若生成键、键释放的能量分别为,则断裂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 Δ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结合物质结构与能量进行计算。断裂 1 mol N H需要吸收的能量为x kJ,则根据Δ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可知,945.6 kJ/mol+3×436 kJ/mol 2×3×x kJ/mol= 92.4 kJ/mol ,解得x=391,即断裂 1 mol N H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91 kJ。答案选C。2.下列有关化学能和热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伴有热量放出的变化过程都是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与反应物的状态无关C.燃烧热的数值与实际参加反应的可燃物的质量无关D.反应热△H的单位中“”指的是每摩尔的反应物【答案】C【解析】伴有热量放出的变化过程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如气体液化放热,但是该过程为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A错误;物质的状态不同,具有的能量不同,根据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B错误;燃烧热为在25 ℃、101 kPa下,1 mol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燃烧热为定值,与实际参与反应的可燃物质量无关,C正确;反应热ΔH的单位中“mol-1”指的是每摩尔该反应,即把该方程式看作一个整体,为“每摩尔反应”,而不是每摩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D错误。故答案选C。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C(s)+O2(g)= CO2(g) ΔH1;C(s)+ 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 S(g)+O2(g)= SO2(g) ΔH4③H2(g)+O2(g)= H2O(l) ΔH5:2H2(g)+O2(g)= 2H2O(l) ΔH6④CaO(s)+ H2O(1)= Ca(OH)2(s) ΔH7; CaCO3(s)= CaO(s)+CO2(s) ΔH8A.ΔH1<ΔH2 B.ΔH3<ΔH4C.ΔH5<ΔH6 D.ΔH7>ΔH8【答案】A【解析】①等质量的C完全燃烧即发生反应C(s)+O2(g)= CO2(g)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即发生反应C(s)+O2(g)=CO(g)放出的热量更多,故有0>ΔH2>ΔH1,A正确;②等质量的S固体时具有的总能量比气态时小,故等质量的硫发生反应S(s)+O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硫发生S(g)+O2(g)= SO2(g)放出的热量,故0>ΔH3>ΔH4,B错误;根据反应热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呈正比,故③H2(g)+O2(g)= H2O(l),2H2(g)+O2(g)= 2H2O(l) ,2ΔH5=ΔH6<0,则有ΔH5>ΔH6,C错误;D.④CaO(s)+ H2O(1)= Ca(OH)2(s)是放热反应,即ΔH7<0,而CaCO3(s)= CaO(s)+CO2(s)为吸热反应,即ΔH8>0,则有ΔH7<ΔH8,D错误。故答案为A。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则的焓变为___________kJ/molA. B. C. D.【答案】C【解析】已知:① ②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2即得到反应的焓变=()kJ/mol。答案选C。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 ;则 值为(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①Hg(l)+O2(g)=HgO(s) △H1;②Zn(s)+O2(g)=ZnO(s) △H2;②-①得Zn(s)+HgO(s)= Hg(l)+ZnO(s) △H=△H2-△H1,故选A。6.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 mol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或形成1 mol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键 N≡N N N键能/ kJ mol 1 946 193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 (g)比N2 (g)稳定C.56 g N4 (g)转化为N2 (g)时要释放734 kJ能量D.N4 (g)和N2 (g)互为同位素,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N4是单质,不是化合物,A错误;N4分子中是N-N,N2分子中是NN,N-N键能小于NN,所以N4没有N2稳定,故B错误;56 g N4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 N4分子中有6 mol N-N,1 mol N4转化为2 mol N2,则断开1 mol N4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193 kJ×6=1158 kJ,形成2 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46 kJ×2=1892 kJ,故56 g N4 (g)转化为N2 (g)时要释放1892 kJ-1158 kJ=734 kJ能量,故C正确;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N4(g)和N2((g)不互为同位素,N4 (g)和N2 (g)互为同素异形体,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7.碘在不同状态下(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①H2(g)+I2( )2HI(g) △H1=-9.48 kJ mol-1②H2(g)+I2( )2HI(g) △H2=+26.48 kJ 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 kJC.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②中反应物总键能比生成物总键能大【答案】D【解析】已知反应①放出能量,反应②吸收能量,所以反应①中碘的能量高,则反应①中碘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A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②-①为I2(s) I2(g),即△H=+35.96kJ/mol,B错误;反应①②的产物都是气态碘化氢,所以二者热稳定性相同,C错误;反应②吸收能量,则②中反应物总键能比生成物总键能大,D正确。故选D。8.已知:、、的燃烧热分别为、和(a、b、c都大于0),则反应的为( )。A. B.C. D.【答案】A【解析】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①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②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③ 。依据盖斯定律,反应可由①×2+②×2-③得到,其焓变,A项正确,故选A。9.某小组为测定NaCl晶体中离子键断裂时所需要的能量(△H4),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H4可表示为( )。A.△H1+△H2-△H3-△H5+△H6 B.△H1+△H2+△H3-△H5+△H6C.△H1+△H2+△H3-△H5-△H6 D.△H3+△H5-△H1-△H2-△H6【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氯化钠和溴化钠固体通过过程1、2、6得到的微粒和通过过程3、4、5得到的微粒都是Na+(g)、Br-(aq)、Na+(aq)、Cl-(aq),故两部分的反应热相同,△H3+△H4 +△H5=△H1+△H2+△H6,即△H4=△H1+△H2-△H3-△H5+△H6。故选A。10.已知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依次为、、(a、b、c均大于0)。可利用甲烷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制备和 、推算( )。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写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③;目标方程为④时,根据盖斯定律得出,因此;目标方程为⑤时,根据盖斯定律得出,因此,据此作答。根据分析可知,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D错误。答案选C。11.设计热循环,可计算反应过程中某一步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为NH4Cl的热循环过程,可得△H6/(kJ mol-1)为( )。A.-2299 B.+248 C.+876 D.+2240【答案】C【解析】根据盖斯定律,代入数据可得故选C。12. 空间探测器发射时常用肼(N2H4)作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2NO2(g) △H=+67.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则N2H4(g)和NO2(g)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A. 2N2H4+2NO2=3N2+4H2O △H=-1135.7kJ/molB. N2H4(g)+NO2(g)=N2(g)+2H2O(g) △H=-567.85kJ/molC. 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kJ/molD. N2H4(l)+NO2(g)=N2(g)+2H2O(g) △H=-567.85kJ/mol【答案】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可得N2H4(g)和N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O2(g)=N2(g)+2H2O(g) △H=-567.85kJ/mol,据此解答本题。根据盖斯定律可得N2H4(g)和N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O2(g)=N2(g)+2H2O(g) △H=-567.85kJ/mol,B正确。13.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①Cu(s)+2H+(aq)=Cu2+(aq)+H2(g) ΔH1=+64.39 kJ·mol-1②2H2O2(l)=2H2O(l)+O2(g) ΔH2=-196.46 kJ·mol-1③H2O(l)=H2(g)+O2(g) ΔH3=+285.84 kJ·mol-1在H2SO4溶液中,Cu(s)+2H+(aq)+H2O2(l)=Cu2+(aq)+2H2O(l)的ΔH为( )。A.-319.68 kJ·mol-1 B.-417.91 kJ·mol-1 C.-448.46 kJ·mol-1 D.+546.69 kJ·mol-1【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Cu(s)+H2O2(1)+2H+(aq)=Cu2+(aq)+2H2O(1) △H=ΔH1+ΔH2-ΔH3=-319.68 kJ/mol,故选A。14.工业上常利用和合成尿素,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合成尿素反应的中间产物B.利用和合成尿素是放热反应C.反应II在热力学上进行趋势很大D.的焓变【答案】C【解析】从图像可知,合成尿素的过程中生成了NH2COONH4,其为合成尿素反应的中间产物,A正确;由图像可知,根据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利用和合成尿素是放热反应,B正确;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在热力学上进行趋势较小,C错误;2NH3(g)+CO2(g)CO(NH2)2(1)+H2O(1)为放热反应,△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0,即△H=E2-E1,D正确。答案选C。15.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常温常压下,31g红磷或白磷分别与等量的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是红磷和氯气B.B→C的过程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C.C物质一定是PCl3(g)或PCl5(s)中的一种D.4P(红磷,s)=P4(白磷,s) 【答案】D【解析】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则等质量的红磷比白磷能量低,A物质是白磷和氯气,A错误;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以克服活化能,B→C是放热反应,但红磷在氯气中反应需要先加热, B错误;磷在氯气中燃烧可以发生的反应为:2P+3Cl22PCl3或2P+5Cl22PCl5,反应更常见的是得到 PCl3或PCl5的混合物,且常温常压下PCl3是液态,C错误;图知所示为31g红磷或白磷分别与等量的生成相同的产物时的能量变化,按盖斯定律,1molP(红磷,s)转化为0.25molP4(白磷,s)时吸收热量,则可得4P(红磷,s)=P4(白磷,s) ,D正确。答案选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55分。16.2023年全国两会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提案有很多,当前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①几种物质的能量如表所示(在、条件下,规定单质的能量为0,测得其他物质生成时的反应热为其具有的能量):物质能量/ 0 52则该反应的___________。②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能量/() 803 436 615 a 463则___________。(2)液态高能燃料联氨(分子式为),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并放出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写出液态酒精完全燃烧后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409.25(2)(3)【解析】(1)①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根据表格信息可计算:(52 242×4 0+394×2)kJ mol-1=,故答案为;②由①可知,且断裂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根据表格信息可计算:,解得a=409.25。(2)已知液态高能燃料联氨(分子式为),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并放出的热量,则的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①,②,液态酒精完全燃烧后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反应为,可表示为,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为( 44 kJ mol-1)×3+( 1228 kJ mol-1)=-1360 kJ 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17.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1)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研究:依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铵盐和碱混合即可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图1B.溶液和溶液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C.溶液和溶液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D.发生图1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①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反应中中A、B、C、D所含能量依次可表示为、、、,该反应___________。②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资料:①键能:拆开1 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或是形成1 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如下图所示,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相似,呈正四面体结构。已知断裂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键吸收941 kJ热量,则气体转化为时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kJ。 (3)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___________A.;B.;C.;D.;【答案】(1)C (2) EC+ED-EA-EB 放出 724 (3)BC【解析】(1)铵盐和碱混合即可反应,为吸热反应,其能量变化不符合图1,A错误;0.1 mol H2SO4溶液和0.1 mol Ba(OH)2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不符合图2,B错误;0.1 mol HCl溶液和0.1 mol NaOH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符合图1,C正确;发生图1能量变化的为放热反应,燃烧需要加热发生,但是为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C。(2)①反应中中A、B、C、D所含能量依次可表示为EA、EB、EC、ED,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ΔH=(EC+ED-EA-EB) kJ·mol-1。②由图可知,N4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相似,呈正四面体结构。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1 kJ热量,根据N4(g)=2N2(g)H=193 kJ×6-941 kJ×2=-724 kJ/mol,则1 mol N4转化为N2放出的能量为724 kJ。(3)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A不符合题意;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B符合题意;为放热反应,△H1<0;为吸热反应,△H2>0,故△H1<△H2,C符合题意;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故△H1>△H2,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8. 回答下列问题(1)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 kJ的热量,则___________(选填“石墨”或“金刚石”)更稳定。(2)用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实验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②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中和热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在25℃、101 kPa下,1 g 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写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① kJ·mol-1② kJ·mol-1据此,写出将还原为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石墨 (2) ①. 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 偏大(3)(4)【解析】(1)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则石墨能量低,石墨稳定;故答案为:石墨;(2)①根据图示可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②大小烧杯中间有空隙,会散失热量,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焓变偏大;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偏大;(3),则1molCH3OH放出的热量;故答案为:;(4)①根据盖斯定律,得到热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19. 填空题(1)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键能已知白磷燃烧热为,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表中________kJ·mol-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的反应机理和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①②③④________。(3)已知充分燃烧乙炔气体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3)【解析】(1)白磷燃烧的方程式为P4+5O2=P4O10,1mol白磷完全燃烧需拆开6mol P-P、5mol O=O,形成12molP-O、4mol P=O,所以12mol×bkJ/mol+4mol×xkJ/mol-(6mol×a kJ/mol+5 mol×c kJ/mol)=dkJ/mol,x=kJ/mol;(2)根据①和②可得:⑤ =-120kJ/mol;根据③和④可得 =+20 kJ/mol;⑤+⑥可得:=;(3)燃烧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则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周周测小卷反应热的计算含答案(教师用).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周周测小卷反应热的计算(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