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单元课外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一、现代文阅读红军战士血染百丈岩①1936年10月的一天,闽东特委组织部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120余人,从连江、罗源一带山区转战宁德,来到宁德虎贝乡东源村。这里山高林密、群峰环抱,中间低回如碗,错落着几十座低矮的土屋,居住着40多户贫苦农家。部队抵达这个根据地小山村时,正值中午时分,寂静的山村,顿时沸腾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地迎接红军的到来,并热情帮助部队生火做饭。②突然间,“啪!啪!”几声刺耳的枪声划破山谷的宁静。哨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国民党保安队已从桥头方向悄悄向我驻地进袭!”“敌情不明,不打无把握之战,撤!”阮英平下达了命令。部队迅速从东源村后门山一条通往霍童镇桃花溪的小路撤退。部队刚抵山岔路口,又冒出一股敌人。原来,敌人在探明第三纵队驻地后,立即派出省保安团3个连的兵力,分别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企图把红军部队一网打尽。③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从桃花溪方向来的敌人刚和红军交火,来自桥头的敌人也向我方猛烈开枪射击,密集的子弹发出“嗖嗖嗖”的响声从头顶飞掠而过。敌军在机枪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红军发起进攻。尽管红军战士骁勇善战,但敌方武器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这样面对面作战,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阮英平果断地下令:“撤!快向后山撤!”战士们向百丈岩方向且战且退,寻找突围机会。百丈岩与东源村隔着三个小山包,当红军到第二个小山包时,敌人再次蜂拥而上,来势异常凶猛。危急关头,阮英平立刻作出决定:分出小股兵力突击抢占百丈岩制高点,居高临下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于是,二支队长阮吴近率领20多名战士奋勇突进。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向崖顶冲去,在靠近百丈岩时,突然岩顶上泻下了密集的子弹,几位战士当即中弹,其余战士则被猛烈的火力压在岩石下。原来,敌人早已调遣了一个排的兵力,从百丈岩后坡登上岩顶,埋伏在隐蔽处,等红军撤到这里,就与山下几路追兵一起夹攻。④情况万分危急,若在短时间内不能消灭岩顶敌人,红军战士将处于四面受敌的绝境。阮吴近奋不顾身,一手紧握手枪,一手挥舞大刀,怒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霎时,20多名战士紧跟着支队长像离弦之箭一样,霍地跃起,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岩顶。勇士们的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敌群中开花。子弹打光了,英勇的战士插上刺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有的紧握枪托砸向敌人的脑袋,有的掐住敌人的脖子往死里扣,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手脚不放,有的与敌人抱在一起滚下悬崖……但敌人源源不断地涌来,红军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下九名壮士被逼退到百丈岩的边沿。岩下,是百丈深渊;面前,一群敌兵张牙舞爪地在狂叫:“抓活的,抓活的!”阮吴近等九名壮士视死如归,毅然砸烂枪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纵身跳下悬崖,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百丈悬崖!⑤百丈岩顶激烈的战斗,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阮英平率领部队乘势杀开一条血路,向天峰亭安全转移。这次战斗,我方牺牲二十多人,敌人则留下了几十具尸体。1.阅读短文第②~④自然段,梳理战斗的过程,把下面的情节发展图补充完整。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与敌人英勇肉搏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 的精神。3.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说敌人来袭,阮英平下令部队马上撤退的原因是敌情不明B.红军战士抢占百丈岩制高点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C.“战士们像猛虎似的向崖顶冲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这句话是从“点”的角度进行描写的D.短文描写了敌人武器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对红军疯狂进攻,这样写不仅体现了敌人的凶残、红军处境的危急,还从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4.红军战士为什么毅然选择跳下悬崖?请结合短文内容回答。5.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歼敌的场面,读一读,完成练习。既有人物群体的描写,又有个别人物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着写一写。红色旅游【材料一】《2023年上半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参与红色旅游的用户中,年龄在26~35岁的中青年用户出游人次占比最高,达到了30%,其次是18~25岁的用户,出游人次占比为20%。《报告》还显示,2023年上半年红色旅游用户中,亲子客群出游人次占比为36%。在亲子客群中,年龄在12岁及以下的低龄儿童亲子家庭出游人次占比达到了71%。“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丰富的体验形式,吸引了众多亲子客群去探索和了解红色文化及历史。【材料二】近年来,更多红色旅游目的地以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旅游多元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例如,遵义市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在开放夜游、“长征颂”3D实景演出等基础上,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探索“红色+山水”“红色+康养”“红色+茶酒”等模式,持续提升“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的城市IP和红色旅游体验感。在创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同时,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更是结合自身特色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设计了大量丰富的红色文创产品,受到众多收藏爱好者以及游客的青睐。【材料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红色经典游线路线路主题 旅游线路 游览内容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主要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毛主席住居、苟坝会议旧址、苟坝陈列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伟大转折红色教育基地为主线。 通过参观讲解、实景演出、故事讲述、缅怀先烈、埋锅造饭、编织草鞋等方式,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芬芳馥郁的茶香酱酒 主要以天下第一壶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万亩茶海、国酒文化城为课程主线。 通过采茶、制茶、茶礼文化实践、酱酒文化学习等方式,了解遵义茶文化与酱酒文化,传承地方文明,增强民族自信。翠色欲滴的圣地之绿 主要以赤水桫(suō lu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绥阳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为主线。 通过桫椤探秘、穿越竹海等方式走进绿水青山,浸润大美生态,了解美丽乡村,激荡时代情怀,激励责任担当。6.阅读材料一,归纳出中青年和红色亲子游发展的情况。7.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请选出下列旅游主题的旅游模式。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芬芳馥郁的茶香酱酒 翠色欲滴的圣地之绿 A.“红色+康养”B.“红色+茶酒”C.“红色+研学”8.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2023年上半年参与红色旅游的用户中,出游人次占比最高的是年龄在26~35岁的中青年用户B.创新“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丰富的体验形式,可以吸引众多亲子客群去探索和了解红色文化及历史C.创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结合自身特色和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设计大量丰富的红色文创产品,是推动红色旅游多元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的好方法D.在“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红色旅游中想走进和谐自然,感受生态之美,可以参加“芬芳馥郁的茶香酱酒”主题游9.十一长假,小全打算到遵义开展红色之旅,可是妈妈觉得不如到风景名胜之地,如厦门鼓浪屿、广西桂林等地去旅游。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了解遵义红色旅游的特色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帮小全说服妈妈。文体阅读保家卫国永难忘【战争简介】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转入战略后退。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3个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这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气候特点】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气候相当寒冷。1950年的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全国普降大雪,加上伴随而来的大风,长津湖地区的温度下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在零下40至零下50摄氏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冰雕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1月初进入朝鲜。军情紧急,原计划在辽阳、沈阳置换冬装的十几万战士衣着单薄,就直接过了鸭绿江。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后来整理“冰雕连”烈士们的遗物时,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口袋里发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作品节选】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逃离。这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志愿军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选自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后世评价】美国人用1000多本历史书来评价这场战争,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勇敢善战视为壮举。言下之意,美军已经被打败了!在这一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让傲慢的美军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美方甚至被打得签了停火协议,让步了!在一次中外关系研讨会上,一位英国女记者故意刁难金一南将军,说:“在朝鲜战争中,你们中国志愿军的伤亡人数超过19万,是美军的5倍。你怎么能说你们赢了呢?”金将军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地说:“谁教你这么算的?这19万多人,不仅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包括朝鲜战友;但是,美国计算的伤亡人数只有美军士兵,要知道,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的是16国联军。以一敌十,你没统计过其他国家的伤亡人数吗?”金一南将军的反问让这位英国记者哑口无言,因为她知道这是真的,所以她不得不愤怒地坐下来。10.长津湖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艰难、惨烈的战役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点。11.读画波浪线的部分,你从中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12.阅读“作品节选”,完成下列练习。①画横线的句子是 描写。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3.金一南将军反驳英国女记者的话指出了对方的两个错误,分别是什么?课外阅读(一)。国旗,冉冉升起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热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到来。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万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划破长空,在广场上空回响。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敬礼!”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14.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广场上 的场面,请按记叙顺序填写导图。人们等待观看升旗→ → →升旗后人们的表现15.找出一处描写“点”的句子和一处描写“面”的句子。短文采用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是 。16.读短文最后一段,注意加点的部分,写出你的体会。课外阅读(二)。一顶红军帽①胡东生是长征开始时加入红军的小战士,当时才16岁。东生是个苦娃子,从小父母双亡,参加红军以后,打仗、行军、饿肚子他都不怕,惟有一件事,他的心里总是觉得委屈,那就是他一直没能戴上一顶红军帽。②唉,要是有顶红军帽多好,那才像个真正的红军呢!没有帽子怎么能算正式的红军呢?③因此,行军路上,东生总是找一切机会缠着指导员要帽子。指导员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人,身体不太好,一路上,东生总是听到他不停地咳嗽。指导员对东生特别关心,每次东生缠着他要帽子,指导员总是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半哄半劝地说:“以后一定发给你。”④可是,东生的帽子一直没有得到,因为当时的行军路上,连一根布条都难找到,哪里有帽子发啊!⑤有一天,在爬过第二座雪山时,小东生实在走不动了。他两天没有吃粮食,饿得两眼直冒金星,脚上的鞋子早走烂了,光着的脚丫子冻得裂开了血口,一步一步,小腿也肿得老粗。东生看着望不见顶的雪山,心里想,这下完了,不由得哭了起来。⑥“东生,为什么哭啊?”⑦指导员柔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东生赶紧擦了擦眼泪抬起头来。只见这几天指导员变得更加憔悴了,他的颧骨突得更高,胡子有半寸长,脸上苍白消瘦,一走就喘粗气,显然指导员的病更严重了。⑧“指导员,我饿得走不动了。”⑨指导员坐到东生的旁边,帮他揉了揉脚。这时,小东生从指导员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爱,他的心里热乎乎的,于是,他站起来,跟着指导员又向前走了。⑩东生和指导员一边走,一边听指导员讲话。他用低低的声音对东生说:“革命是艰苦的事,可是革命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不再受苦,因此,我们现在吃苦受累,甚至流血牺牲,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住。” 第二天,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东生又落在队伍后面了。突然,他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躺在雪地里,走近一看,啊,竟是指导员!东生吃了一惊,连忙上去,想把指导员扶起来,可是,指导员的脸差不多像地上的白雪一样,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指导员睁开了眼睛,看着东生说:“不要管我……你去吧……不要掉队……” 东生伏在指导员的身上哭起来,指导员慢慢脱下自己的帽子,轻轻地说:“东生……红军帽子……给你……” 东生心里就像刀扎一样难受,大风卷着雪块,疯狂地吼叫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东生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指导员的身躯已经僵冷了,这时,东生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他坚强地站起来,找了些树枝掩埋了指导员,戴上指导员的帽子,迎着风雪,毅然向前走去。 泪水在东生的脸上像决了口的河流一样,一串一串地顺着腮面滚落下来。 东生就是戴着指导员的红军帽走完了长征路。 在忻口保卫战中,东生英勇牺牲了。临死前,他从身上掏出那顶红军帽,交给班里的战士,他说:“拿着这顶红军帽,永远革命,不要掉队!要像老指导员那样活着和死去……”17.选文标题“一顶红军帽”有怎样的含义?18.结合上下文,认真阅读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简要概括指导员的形象特点。19.东生临死前对班里的战士说了一句话,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加点词的深意。他说:“拿着这顶红军帽,永远革命,不要掉队!要像老指导员那样活着和死去……”活着: 。死去: 。20.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扩展选文第 段的内容。梳理与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课文《开国大典》, 你感受到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019年国庆阅兵, 空军方队、空降兵战车方队和地空导弹方队及多个空中梯队组成“蓝色方阵”, 160余架飞机参加了阅兵式。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 空军1个飞行队伍, 只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 这几乎是当时空军的全部家底。示例:2019年国庆阅兵式在参阅人数、阅兵方队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我国军事力量明显增强, 综合国力日益提高。21.梳理大典流程;课文从群众入场到群众游行是按照 顺序写的, 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请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22.感受大典气氛;到了正午,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①这句话中的“海洋”和“波浪”分别指 和 A. 人群 B. 红旗C. 天安门 D. 天安门广场②从“人的海洋”“海上的波浪”等短语, 可以体会到人们的心情是 A. 激动、兴奋 B. 惊讶、不安C. 惊讶、欢乐 D. 惊讶、兴奋23.文中还有很多地方表现了典礼的盛大与隆重, 也体现出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与兴奋的心情。请试着给下面的语段作批注。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广播, 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该语段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让我们体会到了批注: 聚焦大典“阅兵式”开头是海军两个排, 雪白的帽子, 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 以连为单位, 列成方阵, 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 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 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 整整齐齐地前进;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 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 “红马连”一色红马, “白马连”一色白马, 六马并行, 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 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 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 飞过天空。24.根据选文内容, 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25.画横线的语句是对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时整齐威武情景的“ ”(点 面)的描写, 作者还注意通过各种细节具体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这是“ ”(点 面)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A. 描写有详有略, 语言生动形象。B.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 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C. 表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D. 使文章内容丰富, 结构紧凑。26.你经历过什么有意义的场面吗?比如学校每年举行的运动会, 赛场上同学们都有什么表现?请你仔细回想, 然后补全下面的片段。(“面”的描写)“砰”的一声, 发令枪响了, 百米大战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 。(“点”的描写)跑在最前面的是 , 只见 。紧随其后的是 , 你看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从左往右)下令撤退;寻机突围;奋勇杀敌;英勇跳崖2.排比;英勇顽强、不怕牺牲3.C4.因为敌人企图活捉红军战士,而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红军战士宁愿跳崖慷慨赴死,也决不屈服当俘虏。5.对阮吴近在战斗中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对个别战士杀敌时动作的描写。对20多名战士英勇战斗的描写。这样写既塑造了阮吴近和个别战士英勇顽强的形象,也体现了整个战斗群体的团结与勇敢,让读者对红军战士的英勇表现印象深刻。【答案】6.中青年已成为红色旅游的消费主力。红色旅游用户中,亲子客群出游占比较大。7.C;B;A8.D9.妈妈,遵义红色旅游可不枯燥,它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有各种主题游以及“红色+山水”“红色+康养”“红色+茶酒”等多种模式,能够让游客获得很好的红色旅游体验。开展遵义红色之旅,还能在旅游中学到许多知识。【答案】10.遇到极寒天气;志愿军衣着单薄,缺少干粮;敌人武器装备世界一流。11.为了祖国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12.场面;一支志愿军部队先头连占领小山冈,阻住逃跑的敌人,敌人动用大量现代化装备,发起猛攻;我军战士拼死坚守阵地8个小时,部队主力赶上来后,聚歼敌人。13.对方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战友伤亡总数算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数。美国计算的伤亡人数只有美军士兵,未计算其他十几国联军的伤亡人数。【答案】14.升国旗;升旗盛况;众人行礼15.点: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面: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热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到来。让人如身临其境,更全面、更突出地表现了升国旗时的庄严、肃穆、神圣16.加点的部分突出了人们在升国旗这一庄严、神圣时刻由衷的激动和自豪,表现出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答案】17.表层含义:指指导员在临牺牲前送给胡东生的这顶红军帽。深层含义:代表着坚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红军精神,更代表着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18.这是描写指导员外貌的句子,刻画出了指导员憔悴、消瘦、虚弱的形象。19.活着:坚持革命,吃苦受累,不畏艰苦,为了更多的老百姓不再受苦,为了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活着。;死去: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流血牺牲,舍身殒命,只要死得其所,虽死不悔。20.天刚蒙蒙亮,天上就飘起了鹅毛大雪,行进变得困难起来。整个队伍十分沉默,大家都弯着腰,缩着脑袋,试图抵挡一丝寒冷。突然,东生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躺在雪地里,走近一看,啊!竟是指导员!东生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地扑到指导员身边。可此时指导员眼睛紧闭着,他的脸上结上了冰霜,脸色也差不多像地上的白雪一样,他已经奄奄一息了。【答案】21.时间;群众进场;阅兵式;下午三点整;阅兵式完毕22.A;B;A23.全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24.步兵;炮兵;骑兵师;齐步行进;整整齐齐;列队飞行25.面;点;B26.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奔;我们班的李明;他用力摆动双臂, 使劲地跑;二班的王强;他的脸绷得紧紧的, 用尽全身的力量向前追赶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