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单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 ,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三峡: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善长北魏陶弘景 (456-536) ,字 ,号 ,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 人, 时 家。通明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思想“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 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应用苏轼(1037一1101), 著名文学家,字 ,号 ,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北宋子瞻东坡居士水经注文学文化常识吴均(469—520),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文学家、史学家。骈体文又称“骈偶文”“四六文”。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注重用典和藻饰叔庠南朝梁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格律诗的四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 、颈联、尾联颔联王绩(约589—644),字 ,号 ,初唐诗人。无功东皋子王维(701-761),字 ,河东人,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山水田园诗人,称他为“ ”。摩诘诗佛李白(701一762),字 ,号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太白青莲居士浪漫文学文化常识白居易,唐代诗人,字 ,晚年号 ,有“ ”之称。乐天香山居士诗魔《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 主持编选的《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出的代表当时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被刘勰誉为是“ ”。萧统五言之冠冕曹操,字 ,小名 。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孟德阿瞒东汉末刘桢(?―217),字 , 年诗人,“ ”之一。公干东汉末建安七子曹植(192-232),字 , 诗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子建三国魏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时人谓之“山中宰相”。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C.“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就是书信的意思。D.古代常用皇帝年号纪年,如“自康乐以来”“元丰六年十月”等。D【解析】D.有误。“康乐”不是皇帝年号,而是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B.《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记”和“书”都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解析】A项,《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A篇目、作者 主要内容 写作特色《三峡》 北魏·郦道元 生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山川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山水小品文,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景物鲜明;先总后分,浑然一体。《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生动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书信,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言凝练,用词精妙。“将”’“欲”“乱”“竞”等词极为精妙。《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描绘了苏轼和张怀民在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他复杂微妙的心境——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哀、人生的感慨。 散文,写景生动,境界美妙;叙事、写景、议论环环相扣。《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吴钧 描绘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倦仕途、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书信,融情于景,以景传情;手法多样,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以为大有所益自康乐以来属 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清 回清倒影清荣峻茂一词多义在,介词如果,连词自己,代词从,介词连接,动词类,名词清波清澈绝 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沿溯阻绝天下独绝素 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一词多义极,副词消失,动词断绝,动词绝妙的,形容词白色的,形容词不加装饰的,形容词参与,文中为欣赏、领悟和快要 欲望意愿欲 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解衣欲睡七十而从心所欲打算一词多义上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名词用作动词,向上名词作状语,在上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确数,十个十概数,极言其多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确数,三概数,极言其多之 春冬之时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 于 至于夏水襄陵 相与步于中庭 以 自康乐以来 连词,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不以疾也者 故渔者歌曰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其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助词,的到在认为代词,这代词,山峰代词,这种……的人1.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2.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3.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4.窥谷忘反(通“返”,返回)通假字形容词,笔直直 直视无碍争高直指形容词,一直 副词,不无 直视无碍猿则百叫无绝副词,没有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清:空谷传响。 响:每至晴初霜旦。 霜:风烟俱净 净:任意东西 东西:负势竟上 上:互相轩邈 轩邈:衡柯上蔽 上:五色交晖 晖:望峰息心 息: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流势急的河水。形容词作名词,清波。形容词作名词,回声。名词用作动词,结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形容词用作动词,高处、远处伸展。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名词用作动词,辉映。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 …… 平息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篇目、作者 主要内容 写作特色《野望》 唐·王绩 田园诗,描绘了一副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山野秋景图。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心情和避世归隐的愿望 五言律诗;诗中有画,景中含情;借用典故,言浅意深。《黄鹤楼》 唐·崔颢 思乡诗,写诗人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之感和思乡之愁。 七言律诗;虚实结合,富有意境美;色彩缤纷,富有绘画美。《使至塞上》 唐·王维 边塞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慰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之感和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 五言律诗;叙事写景,自然贴切;意境雄浑,诗中有画,“直”“圆”用字精妙,逼真传神。《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送别诗,描绘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云霞构成的雄奇壮丽的图画。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外出游历的喜悦以及对故乡的深切不舍之情。 五言律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新颖;“随”“入”用字精妙,意境开阔。《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咏春诗,描绘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尽兴游西湖春景的闲适自得之感和无比喜悦之情 七言律诗;写景有序,抓住景物特征,色彩鲜明,描摹细致。《三峡》1.《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之山的高峻险要的句子是:, 。2.《三峡》中用夸张手法,侧面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使我们联想到《三峡》中的句子: , 。4.《三峡》中为了渲染深秋三峡的凄冷萧瑟、猿鸣幽凄、山谷空旷,引用的渔者的歌词是: , 。5.《三峡》中的“ , ”,我们领略到春冬潭水的清澈。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重点句子《短文两篇》1.《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句了是: , 。 , 。3.《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4.《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是:。 , 。5.《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 , ”,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6.《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重点句子《与朱元思书》1.《与朱元思书》中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2.《与朱元思书》中概括赞叹富春江,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3.《与朱元思书》中写放舟江上的自由状态的句子是:, 。4.《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速之快的句子是: , 。5.《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爱慕自然、鄙弃名利的句子是:, ; ,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重点句子《唐诗五首》1.王绩“ , ”与王维“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诗句有着相似的意境。2.《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归来的句子是: , 。3.《野望》中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 , 。4.崔颢《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的诗句是: , 。5.《黄鹤楼》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激愤和抑郁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 , 。7.《使至塞上》中“ , ”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景象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重点句子重点句子《唐诗五首》8.《使至塞上》中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暗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9.《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10.《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 。11.《渡荆门送别》中借写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12.《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诗句是:, 。13.《钱塘湖春行》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诗句是:, 。14.《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重点句子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4.《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重点句子1.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2.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3.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重点句子1.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2.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3.《赠从弟》刘桢: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4.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主旨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重点句子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