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问150分钟。一、语言运用·参加实践活动(共7小题,计24分)学校文学社将推出“诗歌·逐梦”专刊,你作为文字编辑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体悟诗情】请解决栏目一《意蕴》导语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屈原行吟泽畔,抒写对家国的汹俑赤诚;李白仗剑天涯,让“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滔滔气势,在千年后仍能掀动读者心潮。诗是山河的画像:北国的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天地为冠冕,尽显苍茫大气;江南的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用流水与繁花,勾勒出几分袄娆……阅读中国经典诗歌,能让我们从一个理想的视角来体悟中华美学精神,让诗性之美彰显在人们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1. 请确认导语中加点字的读音。(1)滔滔(A.táo B.tāo) (2)冠冕(A.guān B.guàn)2. 校对导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1)汹俑__________ (2)袄娆__________【抒写情志】3. 请补充诗文名句,完成栏目二《述志》一段文字。诗文书肝胆,词章铸骨魂。(1)刘长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表现出贾谊被贬的凄凉和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2)杜甫身居漏屋,却心系天下“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传递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济世情怀;(3)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写出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其对民生的关切;(4)艾青眼含热泪,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我爱这土地》)的呐喊,是对祖国饱含深情、刻骨铭心的热爱;(5)毛泽东用“_________,还看今朝”(《沁园春·雪》)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将创造空前伟业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追求诗意】下面是栏目三《品鉴》的一段文字,请完成编辑任务。①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洋溢着对诗意的追求。②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③后人或以为“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不同的诗学观念,其实在最初,“志”与“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正如唐人孔颖达所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④可见,“言志”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抒情”。⑤清人袁枚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⑥这是《诗经》 、 的根本原因。4. 请提取第②句画线部分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 有同学阅读文稿后,想删除第③句中的副词“基本”,请你给他说说这个词语不能删除的理由。6.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入第⑥句的横线处。(只填序号)A.深入人心 B.流传千古【探寻精神】7. 学校拟开展“领会名著中的精神”主题活动,请完成栏目四《光华》的前期分析工作。请你提炼《艾青诗选》中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分析其象征意义与主旨情感。二、综合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共13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计30分)(一) (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发布最新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2024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②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庞晓东表示:“通过科学素质分级评价,能够较好地体现不同科学素质水平群体的差异以及发展情况,从而进一步揭示科学素质的发展规律。”③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考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得分超过85分为“具备高阶科学素质”,得分超过70分为“具备科学素质”,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摘编自《科学分级评价为全民科学素质精准画像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44.07%》,2025.5.30《科普时报》)【材料二】①陶行知曾言,“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施以一种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上的天才……便不难使中国立刻科学化”。今天,我们应该给学生怎样的科学教育?②了解自然,观察自然,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自然笔记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太湖湿地植物研究课程,是学校自然观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探索和研究,解决教师设计的任务问题,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用文字、图画、音像、模型、标本等形式记录下来。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与大自然的联结,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自然的尊重,爱与美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滋养。③在科学课堂,学生们变身小小科学家,从简单的酸碱反应实验到复杂的电路搭建,每一步操作都严谨而充满乐趣。学校突出科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强调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让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知识在实践中生动起来。在科学课堂里,学生们分组实验、记录数据、讨论现象、得出结论。在这里,课堂也是实验室。④科技展会、科创社团、校园科创节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校送给学生的科创实践课。立足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校开设电子百拼、遥控滑翔机、车模、海模、创意编程、无人机、科学拓展、机器人等近30个科技创新社团,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科创实践课,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科技不仅是改善生活的工具,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科学发明不仅需要强烈的好奇心、探求欲和想象力,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探究。(摘编自《上好科学教育三节课》,2025.5.12《中国教育报》)【材料三】①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以下简称“第76小学”),科技教育如同灵动的音符,被巧妙地融入办学的每一个环节。②在第76小学四大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科学拓展探究类课程,包括航模、建模、船模等十余个课程。此外,学校大力拓展新兴课程项目,如机甲大师、少儿编程等。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航空航天主题课程、模拟遥感课程、太空种植课程等,激发学生的科技探索精神。③第76小学连续3年举办科技活动周、航空航天科技节,通过科技大篷车、3D珍稀动物展、3D天文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连续5年开展科技主题运动会,将科技与体育完美结合。学校还邀请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原馆长侯冀到校开展讲座。这次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魅力。通过这些科普、动手实践、研学等各类活动,科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④第76小学加强科学活动室的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如创客教室、科学实验室等。配备三维触摸投影设备、机器人、海陆空模型等,为学生提供“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平台,使科技教育“环境化”。(摘编自《科学教育灵动融入课堂-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科技特色教育探索》,20256.17《科普时报》)【材料四】①8月8日,由陕西省西安市科协主办;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西安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各区县科协协办的2025年西安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在西安新城剧场成功举办。大赛以“弘扬科学精神,厚植创新沃土”为主题。②西安市科协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扎实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提高科普服务水平,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再上新台阶,为西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摘编自《2025年西安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举办》,2025.8.1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8. 今天,我们应该给学生怎样的科学教育?请根据【材料二】概括。9. 阳光中学要开展科学教育,请你根据【材料三】新疆的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的方式,为阳光中学如何将科学教育灵动融入课堂提三点建议。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最新公民科学素质调查问卷,考察科学认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的能力等。B. 陶行知认为对小孩进行科学教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上的天才,有利于中国的科学化。C. 新疆的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为创客教室、科学实验室等配备三维触摸投影设备、机器人等设备。D. 西安市科协将以2025年西安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为契机,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再上新台阶。(二) (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石榴①宋子玉双手托着两个石榴,左看看,右瞧瞧,放在鼻子前嗅嗅,像欣赏着什么稀罕的宝贝。这一对石榴,是母亲托人从河北老家捎来的。母亲说,老家宅院里那棵石榴树,今年就结了两个石榴。一个长成了石榴精,像小西瓜;另一个只有拳头大。②两个石榴放在莲花托盘中越发显得大石榴风光无限。一树的精气神儿、一树的血脉,似乎全都倾注到那个大石榴上了。它个头大,皮儿发红发亮,颜值极高,通体散发着清香。相比之下,那个小的就显得多少有些营养不良了,它的外皮虽也红润,但在大石榴面前相形见绌。③宋子玉平时吃东西,尤其是吃从老家捎来的自产水果,总是先挑次的,留着好的与人分享。闺女像娘,她从北京捎回老家的稻香村糕点等,母亲也总是与邻里分享。宋子玉这一次也不例外。她打开小石榴,颗粒饱满,挤挤挨挨排列有序,玛瑙似的,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咀嚼几粒,甘甜沁人心脾。她从未吃过这么多汁的石榴,或许因为每一粒都包含着暖暖的母爱,吃起来自然也就格外享受,格外意味深长了。④小石榴都如此甘甜,那个大石榴就更不用说了。宋子玉舍不得吃大石榴,她要与人分享。宋子玉眼下正在参加一个文学班,学习写作,每周二晚上听俩钟头的课。她想把石榴精送给仰慕的荣老师,算是作为学生的一点心意、一种感恩方式。当然,她还有点小心思,想着让荣老师能对她多帮助多指导。⑤好不容易盼到周二,宋子玉把那个石榴精用宣纸包裹好,装进提袋。一路上,她哼着小曲,感受着好东西与人分享带来的喜悦。⑥可走进课堂,她却没有见到荣老师。听同桌说,荣老师腰扭了,这节课改由其他学员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⑦宋子玉想到还要等一周才能见到荣老师,心里有些焦急。她将石榴精带回家,重新放在托盘里。宋子玉每天都要看几遍,唯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颜值递减。⑧在急切的等待中,下周二姗姗来到。她再一次用宣纸包好,放进提袋,骑上自行车上课去了。令宋子玉失望的是,荣老师依然没来,讲课内容还是由其他学员谈自己的学习创作心得。⑨无奈,宋子玉只好把石榴精再次带回家,在纸袋里放了两天,她担心捂坏,又从纸袋里拿出来,剥去宣纸,放进托盘中晾着。焦急像一团杂草,在她心里疯长。⑩宋子玉每天查看石榴精的次数增多了,渐渐地,她发现石榴外皮好像变薄了,里面的颗粒显形了,凸包清晰可见。焦灼快把她的心撑爆了,她茶饭不香,分享的喜悦随之骤跌。 又是一个周二,宋子玉依然早早就去了。还好,这次荣老师来了,她在课前把石榴精给了荣老师。至此,心中的乱草铲除了,好轻松愉悦啊! 次日,宋子玉在超市买菜时,看到几个外皮发皱的石榴,她突然想探究里面的状况,便把那几个石榴买回了家。她迫不及待地打开,里面的籽儿红彤彤的,但味道不对劲儿了。因为成功送出石榴精而刚刚松快的心,骤然掀起一阵懊恼的波涛,水急浪高,把宋子玉兜头浇了个透心凉。 宋子玉寻思,石榴精该不会变味吧?万一变味,荣老师会怎么想?再说,感恩老师有送一个石榴的吗?是否太小家子气了?种种顾虑搅得她再次心神不宁。 下一次课后,宋子玉想问问荣老师。她刚要站起来,就听荣老师说:“我想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家里有事的学员可以先走。”说着,荣老师走下讲台,来到学员中间,从包里拿出一个真空包装的小蛋糕,“今天,是咱们班小韦的生日,我们大家祝福他生日快乐!” 那位拄着双拐的小伙子,从座位上站起来,感激地接过蛋糕,脸颊红红的,有点腼腆,还有点羞涩地说:“谢谢荣老师!您的腰还没好利索就来给我们上课。辛苦了,多谢!”小韦还告诉大家,荣老师刚从编辑岗位退休不久,就到这里义务为大家讲课。荣老师制止了小韦的话,拍拍他的肩,让他坐下,说道:“我得感谢你叔叔,没有他把公司库房改成教室奉献出来,就没有我们这个学习班。” 紧接着,荣老师又从包里掏出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外面包着宣纸。其他学员都莫名其妙地看着,只有宋子玉眼睛一亮,露出惊讶之色。荣老师去掉宣纸,大家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大概极少见过如此大的石榴。荣老师用刀子划开石榴皮,掰开,教室内顿时甜香四溢。石榴精颗粒丰润饱满,密匝匝、红灿灿的。荣老师一边继续分成很多块,一边说:“这是咱班学员宋子玉的母亲种的石榴,借着小韦生日,都尝尝。祝你们创作出和这石榴一样有特色的作品。” 有人拿起一块给了小韦,有人递给荣老师一块,每个人都捧在手心里,唯恐掉落一粒。听着大家一个劲儿夸“真甜”“汁真多”,宋子玉的心里像碰翻了蜜罐儿。(摘编自《文艺报》2024年12月16日,有改动)!11. 阅读全文,请概述宋子玉三次带着“石榴精”去上课的结果和心情。12. 荣老师在文中虽出场较晚,但形象鲜明。请就你印象最深的三点,谈谈自己的理解。13. 文中多次对“石榴精”的外形进行描写(如“个头大,皮儿发红发亮”“外皮好像变薄了,里面的颗粒显形了”“颗粒丰润饱满,密匝匝、红灿灿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14.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人认为主题是“分享”,也有人认为是“母爱与师恩”。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以为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②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①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②者,起为吮之。③魏文侯薨,太子继立,是为武侯。魏武侯疑起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令③,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④在强兵,破⑤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注释】①赢:多余的、剩余的。②病疽:得了恶性的毒疮。③明法审令: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④要:致力于。⑤破:揭穿,剖析。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或谮之鲁侯曰( ) (2)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3)楚悼王素闻其贤( ) (4)诸侯皆患楚之强(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执策而临之(《马说》)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D.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7.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18. 读了文章,你认为吴起能够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任写两点)(四) (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9. 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0. 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从后三联中选择一联加以分析。三、审美表达,抒写独特感悟(5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诗人郭小川曾言:“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在起点处高调张扬,渴望成为众人瞩目的“春花”;而有人则默默耕耘,专注于在奋斗的旅程中,用努力和汗水,让自己在收获的季节,结出饱满而甜美的“果子”。在你的学习、生活经历里,是否也曾面临“春花”与“秋果”的抉择?或者见证过他人在这两者间的不同选择?又有哪些事让你对“默默沉淀、收获成果”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请从校园内外的生活中取材,结合自身经历、见闻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答案】1. B A2. ①. 涌 ②. 妖3.【答案】 ①. 汉文有道恩犹薄 ②.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③.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④.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⑤.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⑥.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⑦.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⑧. 数风流人物【答案】4. “诗言志”成为纲领。5. 示例:“基本”表示大体上,说明最初“志”与“情”的内涵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并非完全绝对的一致。如果删除“基本”,就变成了“志”与“情”的内涵完全一致,这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基本”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所以不能删除。 6. B A7.【答案】示例:“土地”是《艾青诗选》的核心意象。“土地”象征着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也代表着生活在土地上饱受苦难的人民。艾青通过对“土地”的深情描绘,抒发了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如《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接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答案】8. ①让学生了解自然、观察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与自然的相处之道。②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变身小科学家,通过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让抽象概念和枯燥知识在实践中生动起来。③为学生提供科技展会、科创社团、校园科创节等科创实践课,挖掘学生创造潜能,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以及科学发明所需的条件。9. ①设置科学拓展探究类课程以及新兴课程项目,如航模、编程等课程,还可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特色主题课程。②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技主题运动会等各类科普、实践活动,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让学生体验科技魅力,感受科学家精神。③加强科学活动室的硬件建设,完善科创设备配备,如创客教室、科学实验室的设施,为学生提供“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平台。 10. A【答案】11. 第一次:荣老师因腰疾没来,课由其他学员讲学习体会。宋子玉心情焦急,担心石榴精颜值递减。第二次:荣老师依旧没来,课程内容还是学员分享创作心得。宋子玉无奈又焦虑,害怕石榴精坏掉。第三次:荣老师来了,宋子玉成功将石榴精送给荣老师。她心情轻松愉悦,心中的不安都消除了。12. 关爱学员:小韦生日时,荣老师拿出小蛋糕为他庆祝,体现出对学员的关心和重视。敬业负责:刚从编辑岗位退休不久,腰疾未好利索就来给学员上课,认真履行教学职责。懂得分享:收到宋子玉送的大石榴后,将其切开与大家分享,希望学员们能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传递出分享的美好。谦逊低调:小韦感谢荣老师腰伤未愈仍来上课,荣老师却制止小韦的话,不希望过多强调自己的付出,体现出他不居功、谦逊的品质。心怀感恩:荣老师不仅感谢小韦提供场地,还能看到学员们的付出,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学员,传递出感恩的情怀。13. ①推动情节发展:从“个头大,皮儿发红发亮”到“外皮好像变薄了,里面颗粒显形了”再到“颗粒丰润饱满,密匝匝、红灿灿的”,石榴精外形的变化,推动了宋子玉送石榴这一情节的发展,从最初的期待分享,到担心变质,再到最终成功分享,情节随石榴外形变化而推进。②烘托人物心情:石榴精一开始的美好外形,烘托出宋子玉准备分享时的喜悦;后来外形有变质的迹象,烘托出她的焦虑;最后石榴精依旧饱满诱人,烘托出她成功分享后的愉悦。③象征美好情谊:石榴精的美好外形,象征着宋子玉对荣老师的感恩之情,以及荣老师与学员之间、学员彼此之间温暖的情谊。14. 示例一:我认为主题是“分享”。文中宋子玉分享母亲托人捎来的石榴精给荣老师,荣老师又将石榴精分享给全班学员,小韦也分享了自己的库房作为教室。这些分享的行为,传递出温暖、美好的情感,让大家在分享中感受到快乐与情谊,体现了“分享”这一主题。示例二:我认为主题是“母爱与师恩”。石榴是母亲托人从老家捎来的,饱含着母亲对宋子玉的爱,宋子玉吃小石榴时也因感受到母爱而觉得格外香甜。荣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关心学员,还感谢学员为学习班的付出,宋子玉送石榴精也是出于对荣老师的感恩。这两种情感交织,构成了文章的核心主题。【答案】15. ①. 有的人 ②. 攻打 ③. 平素,一向 ④. 担心 16. B17. 吴起担心获罪,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前去归顺了他18. 吴起能够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机会;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能够严明法度,破除陋规,强兵富国。【答案】19. 首联描绘出一幅边塞秋夜的凄清画面:戍楼上的更鼓敲响,阻断了人们的出行;边地的秋天里,传来一只孤雁的哀鸣。20.示例一:颔联写白露明月夜景。清露生寒,难忘兄弟;故乡月明,思乡情切。虽是写景,实乃景中寓情,思乡怀人。示例二:颈联写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在叙写家事中流露出不安、挂念以及无比的沉痛,无一字不是思亲忆乡。示例三: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离散,书信难达;战事频仍,生死难料。空忆兄弟,平添家国愁思。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