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按要求把答案填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你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1. 下面是小组成员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漫游,我像个无知者,但我不因无知而自矮三分。芸芸众生中,我只是沧海一粟,但我又怎能不因渺小而妄自菲薄呢?忘记昨天的痛楚,珍惜今天的奋起,憧憬明天的美好。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要让昨天的困厄成为绊脚石,而要让每一天都成为垫脚石。从失败中jí取能量,矢志不移地奋斗,以自强来铸就明日辉煌,让一切自卑都dàng然无存!(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漫游_____ 困厄_____(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jí_____取 dàng_____然无存(3)开场白中的画线句子表意不准确,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组成员在“经典诗文·自强不息”诗文活动中整理了一些名句,请你补充完整。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自强不息是范仲淹改革失败后仍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济世担当;是苏轼面对兄弟别离时仍能给出“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刘禹锡被贬谪二十三年后仍发出“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豪迈宣言;是韩愈面对“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发出“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国之志。3. 小组成员准备举行“青春有为·自强不息”主题班会,拟开展三项活动。请你仿照示例,设计出第二项活动。活动一:“自强不息”人物故事分享会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自强不息”题材征文竞赛4. 在本次活动中,小组成员创作了很多对联,请你根据上联,用所给词语组成下联。铸就 辉煌 同享 明日 苦乐上联:风雨兼程磨砺自强意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在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诗歌,下面是她还没有完成的诗作,请你帮她完成。自强不息,需志存高远,如光之耀眼,照亮前路;自强不息,需奋斗向前,如火之热情,燃烧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杨家埠的画儿①杨家埠的男女老少,全都人勤手巧。既精于种庄稼种菜,又善于印画扎风筝。他们农忙时下地,农闲时人却不闲——比方现在——他们全都在家里忙着画画呢!杨家埠人自豪地说:“俺村一千号人,五百人印年画,五百人扎风筝。”②杨家埠的年画很有个性。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地看着你。再看画上的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辫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嘴巴红扑扑,好比肥城的桃儿。你再抬眼看一看印画的姑娘,一准得笑。原来画在画儿上边的全是她们自己。③他们不单画自己的模样,还画自己心里头的向往。那便是家畜精壮,人财两旺,风调雨顺,平安吉祥。④杨家埠年画的需求者全是农民,农民钱少,年画便采用套版,很少手绘。这样,刻版和套版的技术就很高超。墨色线版之外,再套印五种颜色。红、绿、黄、紫、粉。红与绿,黄与紫,都是对比色。年画艺人有句歌:“红配绿,一块肉;黄配紫,不会死。”故此,杨家埠年画的色彩分外强烈,鲜亮,爽朗,刺激,给人一种乡土艺术特有的颜色的冲击,喜庆和兴奋。⑤我这次来杨家埠,是要拜访一位老艺人,名叫杨洛书,七十多岁。听说他是杨家埠年纪最大的年画艺人。他家经营的“同顺德画店”至少有二百年的历史。而且老人仍在刻版印画。我想,在如今全国许多木版年画产地几乎灭绝而成为历史的大背景中,这位老艺人该是一位罕世奇人了。而且,为什么单单杨家埠的年画古木不倒,反而生机盈盈呢?⑥杨洛书老人住在村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小院里,院内堆着许多刻版用的木头。刻版不是一件容易事。印画的木版为了坚实耐用,选材都是梨木,又沉又硬,年逾七旬的老人哪有这样大的力气?老人个子又小,也不壮,与我站在一起,竟矮两头。但是他伸出两只手给我看,骨节奇大,还有些变形。他说:“这手是刻版刻的,走样了。刻版得使大力气。白天刻一天,夜里两只手疼啊。”⑦老人去年刻了《一百单八将》,一个好汉一张画儿,一张画儿五六块版。一年多时间刻了几百块版。今年开始刻《西游记》,至少又是四百块版。他从哪里获得这样的激情?老人又是为谁付出这样巨大的劳动?⑧老人告诉我,他爹杨俊三那代人把“同顺德”经营到了顶峰。杨俊三还将画店开到俄国的莫斯科。他拿出1917年3月13日俄国驻黑龙江铁路交涉局签给杨俊三赴俄开店的护照。护照上将莫斯科译成“毛四各瓦”。一时,与我同来的一行人全笑了起来。⑨老人却没笑,脸上充满对先人成就的自豪。保住先人的业绩应是后人起码的责任。这是不是他依然奋力劳作的动力?⑩据说杨家埠全村一年卖画高达上千万张,最主要的需求者仍是沂蒙山区里的农民,他们所买的年画多是门神、财神、摇钱树、猛虎、花卉和带“廿四节气表”的灶王。我对老人说:“他们还这么爱年画吗?” 老人忽然变得挺激动,他说:“没有年画——他们过不去年啊!” 这句话,使我一下子懂得了年画的意义。年画与年俗、与人们的生活理想早已是灿烂地融成一体。它绝非可有可无的年节的饰物,而是老百姓心灵最美好的依托。大概杨洛书老人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他才一直不肯放下手中的刻刀! 于是,我对这位老艺人肃然起敬,也对民间艺术心生敬意。 走出老人的宅院,我见到几位姑娘在放风筝。放风筝的姑娘见我很感兴趣,叫我也放一放。我大概有四十多年没放过风筝了。待怯生生接过风车和线绳,透明的风已经强劲地传递到我的手上。我顺着线绳抬头望去,只见银白的线极长极长,划着弧线,飞升而上,在极高的空中飞着一只大红蜻蜓。我用手抻一抻线,高天上的大红蜻蜓与我会意地点点头;我把线向旁侧拽一拽,大红蜻蜓随即转了半圈。我忽然觉得,久违的儿时的快乐又回到身上。(作者:冯骥才。有删改)6. 简要概括杨家埠年画的主要特点。7. 当大家对护照上“莫斯科”的译名感到好笑时,老人为什么没有笑?8. 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杨洛书是一位怎样的老艺人?9. 文章表达了“我”的哪些情感?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二)(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让事业激励人才马祖云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批人才涌现。与此同时,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②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召唤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坚定理想追求、矢志科技报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人才发挥才智、绽放光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各类人才奔赴干事创业的星辰大海,成就了“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气象。③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人才如粒粒种子,事业似广袤沃野;种子离不开土壤,向上生长需要悉心栽培。厚植事业发展的土壤,遍洒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助力人才成长。“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众多科技领军人才;“北斗”全球组网,孕育出大批80后、90后青年人才;载人航天工程,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纵横的现代交通网络,震撼的大型基建工程……成就的背后,是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接力奋斗、茁壮成长。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值人才辈出、尽显其能的伟大时代。④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多少崇山峻岭需要跋涉,有多少风险挑战需要攻克,有多少矛盾难题需要破解。艰苦创业的环境,磨砺出无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李保国不求名利、不畏辛劳,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回乡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凡的征程、艰苦的创业,历练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英才。⑤“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人才与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必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团结奋斗、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10. 请概括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11.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2. 下列链接材料,作为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明理由。链接材料:作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坚定回答的彭桓武,为我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与设计作出重要贡献;抱定“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信念的华罗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注释】①雪子:雪粒,往往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击,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黄庭坚。1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B. 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岳阳楼记》)C 客此 迁客骚人(《岳阳楼记》)D. 竟为雨雪所阻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4. 请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5. 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情趣体现在哪里?请分别写出两点。(二)(4分)17.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但李白的诗作却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例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四、整本书阅读(5分)18. 某版《艾青诗选》的序言中写道:“我们读到的诗人,是一位哀歌的诗人,又是一位赞歌的诗人。”这句话看似矛盾,却十分贴切地体现了艾青诗歌的特点。请结合《艾青诗选》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五、作文(5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作文。诗人穆旦看见向晚的春风、平展翅翼的飞鸟,便看到了生命和自然的欢笑哀愁;梁启超看见正经拉黄包车、正经做总统的人,便看到了职业的神圣和可敬;欧阳修看见滁州山水、游人欢宴,便看到了为官的追求和幸福。看见,是一种敏锐,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情怀,它是我们内心镜像的折射,也是我们通向远方的触角,看见世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1)请以“我看见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600字左右;⑤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答案】(1) ①. màn ②. è(2) ①. 汲 ②. 荡(3)但我又怎能因渺小而妄自菲薄呢?2.【答案】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②.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 但愿人长久 ④. 千里共婵娟 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⑧. 肯将衰朽惜残年3.【答案】示例:“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4.【答案】苦乐同享铸就明日辉煌5.【答案】 ①. 自强不息 ②. 需百折不挠 ③. 如水之执着 ④. 奔涌不息【答案】6. 具有强烈的个性及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农民生活和内心向往;采用套版技术;色彩鲜明。7. ①老人对先人的成就充满自豪。他的父亲杨俊三将画店经营到了顶峰,还将画店开到俄国的莫斯科,这在他看来是家族的荣耀,而非可笑之事。②他认为保住先人的业绩是后人起码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使他无法以轻松或嘲笑的态度对待先人的经历。③老人对待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是严肃和尊重的,不会因为译名的特别而觉得好笑。8. ①技艺高超:尽管年逾七旬,老人依然致力于刻版工作,他的手因长期刻版而变形,显示出他技艺的高超和对这门手艺的执着。②勤奋刻苦:年逾七旬依然坚持刻版印画,一年多时间刻了几百块版,今年又开始刻新的作品。③坚守传统:他是杨家埠年纪最大的年画艺人,经营的“同顺德画店”拥有至少二百年的历史,他仍在坚持刻版印画。9. ①对老艺人的敬意:通过描述杨洛书老人的坚守和执着,“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②对民间艺术的赞赏:通过对杨家埠年画特点的描述,“我”表现了对这种乡土艺术形式的赞赏和喜爱。③对传统文化的感慨:在了解年画的意义后,“我”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的感慨。④对儿时快乐的怀念:在放风筝的经历中,“我”重温了儿时的快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答案】10. 本段首先提出“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的观点,然后分别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论述“人才”和“事业”的关系。最后进行总结。11. 运用了举例论证,用三位在艰苦创业环境中磨砺出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的典型事例,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本段“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的分论点,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2. 放在第②段作为论据。材料中的彭桓武和华罗庚选择回国,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事例与第②段中的“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作为同一类型的论据能够证明本段观点“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答案】13. B 14.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15. ①. 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 夜的寂静16. 甲文:①大雪封湖时独往湖心亭看雪;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乙文:①雪夜听竹、灯下读书;②随遇而安,寄情于境。17.【答案】李白的诗化用鲍照的诗句,同时李白的诗还加入了“停杯投箸”的动作细节和“四顾心茫然”的心理描写,更能生动地展现诗人苦闷的精神世界。18.【答案】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两首诗中,作者借“土地”这一意象,反映了祖国在特殊时期遭受的苦痛和灾难,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这是“哀歌诗人”的体现;在《太阳》《太阳的话》两首诗中,作者以“太阳”为核心意象,表达出对光明、美好的赞美,流露出诗人热爱光明、向往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这是“赞歌诗人”的体现。19.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