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降水过程,并做了详细记录(表1)。据此完成1~3题。表1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降水日期 3日 8日 15~17日 24日 26日 30日降水量/mm 36 14 156 32 48 141. 下列可以获取当地降水量数据的测量工具是( )2. 该地当月总降水量是( )A. 360 mm B. 400 mmC. 300 mm D. 156 mm3. 据表中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当月降水稀少,干旱严重B. 当月降水量大,已经造成洪涝灾害C. 第六次降水持续时间最短D.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图是北半球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4~6题。4. 图1中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A. ① B. ②C. ③ D. ④5. 图1中④地的降水类型属于( )A. 夏季多雨型 B. 冬季多雨型C. 全年湿润型 D. 全年多雨型6. 图1中四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②地 B. ②地冬季降水量多于①地C. ④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③地均匀D. 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为丘陵,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呈绿色,旱季时则被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图2是薄荷岛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7~8题。7. 薄荷岛( )A. 冬季多雨 B. 降水季节变化小C. 降水集中在夏季 D. 全年多雨8. 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 12月至次年4月 B. 5~6月C. 7~8月 D. 9~10月图3是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9. 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少B. 两极地区降水多C.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量少于内陆地区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于西岸10. 读图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回归线附近,澳大利亚的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增B. 亚洲东部由南向北降水量递减C. 亚欧大陆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水量递减D. 非洲大陆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降水量递增图4是某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成云致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 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 丙、丁两地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山势阻挡 B. 山有四季C. 远离海洋 D. 纬度太高杭州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冬至日来到当地气象台,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据此完成13~14题。13. 图1中,各数码与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A. ①——确定风的来向 B. ②——测量河流流量C. ③——观测大气温度 D. ④——记录天气状况14. 该地理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可信的是( )A. 北风3~4级 B. 日降水量500 mmC. 台风登陆 D. 最高气温30 ℃图2是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5~16题。15. 该地一定位于( )A. 北半球 B. 南半球C. 东半球 D. 西半球16. 该地降水季节分配规律是( )A. 全年多雨 B. 全年少雨C. 冬季多雨 D. 夏季多雨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表1)。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 mm。据此完成17~18题。17.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 41 mm B. 51 mmC. 255 mm D. 1 100 mm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年中该月降水量可能最少,属于旱季B. 该地当月五次降水量都比较均匀C.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 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图3(a)是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b)是捕雾网图。据此完成19~21题。19. 阿塔卡马沙漠( )A. 全部位于热带 B. 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C. 东临太平洋 D. 位于南美洲西岸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B.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C. 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少D. 回归线附近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21. 使用捕雾网,能够( )①体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②改变当地的气候,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③收集雾气带来的水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④充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选择题22、填空题(1) 和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降水量的单位是 。(3)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实践名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阅读材料一:气温曲线图的绘制: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在坐标图上的相应位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材料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①画坐标系(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降水量,根据降水量数值确定纵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②描绘柱状图。③画出每月降水柱顶端。材料三:表2是某地气温与降水变化表。表2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28 25 19 16 10 5 4 5 6 17 19 24降水量/mm 15 26 48 62 90 159 131 115 95 76 55 28(1)按照正确的顺序将材料二中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进行排序。(2)结合上述材料,将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整。 分别说出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以及最少的月份。请你归纳当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24. 图4是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说出从A到B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说出C、D、E三地中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说明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对比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据此归纳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答案1-5DCDBB 6-10DCADD 11-15BADAA 16-21CCCDBB22.(1)降雨 降雪 (2)雨量器 毫米(mm) (3)降水量柱状图 23.(1)①③②(2)(3)降水最多的是6月。 降水最少的是1月。(4)该地12月至次年2月气温高,降水少,6~9月气温低,降水多,全年气温在0 ℃以上,雨热不同期。24.(1)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原因:A、B两地纬度差异大,低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高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C地。 降水最少的是E地。 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3)M地降水量小于N地。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