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训练题(含答案)选择题读雨量器和配套量筒图,完成1~2题。1. 图中所示的工具是用来测量( )A. 气温 B. 降水量C. 空气湿度 D. 风向、风力2. 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 下雨时将雨量器搬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 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C.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D. 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读北半球①②③④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3~5题。3. 图中④地的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属于( )A. 夏季多雨型 B. 冬季多雨型C. 全年湿润型 D. 全年多雨型4. 图中四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②地B. ②地冬季降水量多于④地C. ④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比③地小D. ②地夏季降水量较多5. 图中四地符合“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6. 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南美洲北部 B. 非洲北部C. 亚洲东部 D. 欧洲西部7.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多C. 一样丰富 D. 一样稀少8.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 两极地区距海近,降水多C. 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D. 赤道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当地某月5次全部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 mm。据此完成9~10题。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降水日期 5日 7—8日 11日 15—27日 29日降水量 15 mm 21 mm 25 mm 153 mm 41 mm9.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 1 100 mm B. 255 mm C. 41 mm D. 51 mm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B. 该地当月处于旱季C.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 该地当月第2次降水的强度最大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1~12题。11. 图中反映的是全球气温和降水随( )A. 经度变化的情况 B. 纬度变化的情况C. 时间变化的情况 D. 海拔变化的情况12. 从图中能得出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A. 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 B. 大陆内部降水少于沿海地区C. 迎风坡降水量高于背风坡 D. 纬度越高,降水越多从《动物世界》栏目中可以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图1是非洲的气候分布图和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14题。13. 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时间及方向是( )A. 6月份,从A地开始向南迁徙B. 6月份,从B地开始向南迁徙C. 11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地活动D. 11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地活动14. 非洲热带草原上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 躲避天敌 B. 追逐水源和食物C. 躲避炎热天气 D.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图2(a)是北美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b)是北美洲局部地区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15. 甲地到乙地降水量变化趋势为( )A. 先增加后减少 B. 先减少后增加C. 逐渐增加 D. 逐渐减少16. 造成甲地到乙地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降水少,海拔低降水多 B.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C. 纬度低降水多,纬度高降水少 D. 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17. 海岸山脉至今仍在升高,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A.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C.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二、非选择题1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知,A、B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2)C、D、E三地相比,降水最多的是 地,降水最少的是 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处于同一纬度上的M地和N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 地,降水较少的是 地。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 岸降水较多,大陆 岸降水较少。19、2024年1月15日,山西省多地迎来2024年第一场雪。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材料一 太原市多年平均月降水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降水量/mm 2.8 5.2 9.5 21.5 26.5 60.7 113.7 125.4 57.5 26.4 11.1 2.2根据表格数据,补充绘制太原市年降水量柱状图(2)估算太原市年降水量数值,并概括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材料二 山西省迎来的2024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公众出行以及能源保供、农牧业生产等都有一定影响。(3)举例说明大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为减少其不利影响出谋划策。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背景:2024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地由于强降雨引发洪涝,给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各地进入防汛应急响应。目的:了解太原市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名称:太原市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资料:表1是太原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表。说出太原降水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归纳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简述降水季节变化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答案1-5BDBDB 6-10BACBC 11-15BADBD 16-17BD(1)A B 纬度位置 (2)C E 海陆位置 (3)N M 东 西。(1)(2)462.5 mm;特点:夏秋多,冬春少。(3)不利影响:道路湿滑,容易摔伤;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发生交通事故;影响高铁、航空运输,导致延误;部分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会受到冻害,造成减产等。出谋划策:注意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清除道路积雪;尽量减少外出;车辆减速慢行;提前将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进行覆盖;注意保暖;等等。20.(1)太原8月降水最多; 12月降水最少。(2)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②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3)有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等。不利: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过多时,容易造成涝灾,春季降水过少,容易造成旱灾,给农业和人们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