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阶段性检测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案卡上,每题2.5分,共50分)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重要基础。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3.小明用试管作实验如图,不同的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小明正确的做法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如图①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如图③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如图②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先如图②再如图③最后如图①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B.二氧化碳、液氧C.矿泉水、高锰酸钾D.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5.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体积分数约为78%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D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等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产生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空气中 O 约占 (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 200mLB 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O D.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 刻度线处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向种元素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探究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①,然后用气囊鼓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②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硫粉熔化,燃烧,火焰由淡蓝色变为明亮的蓝紫色C.该实验装置的优点之一是在同一装置可观察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烧杯中水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 SO ,防止污染空气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试管中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B.分别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过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11.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氮原子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D.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1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平均温度约为 火星大气中含有( (体积分数为95.3%)、O 、H O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星地表可能存在固态水B.火星大气组成与地球空气成分相似C.火星大气中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复燃D.火星上 的化学性质与地球上( 的化学性质相同13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凝胶冰”是一种混合物B. “气凝胶冰”与冰的化学性质相同C.“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D.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14.根据一些反应事实能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导错误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 细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C 某双氧水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等,则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鱼不能在凉开水中生存,是由于凉开水中不含氧元素16.化学上可用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M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 和dYm 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a=d-c B. a-n=c+mC. a+n=c-m D. b-n=d,+m17.化学用语具有丰富的学科内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体温计时要用到金属汞,保持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分子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O”既能表示氧元素,还能表示一个氧原子C.如图所示微粒具有稳定结构,既可以表示原子,还可以表示离子D.符号S 只有微观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硫离子1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结束有两种生成物B.该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C.该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9.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丙代表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B.图甲、丙代表的原子为同一种原子C.图乙、丁代表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D 图甲、乙代表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20.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该反应,可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直接组合成新的分子C.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D. CO和CO 的分子结构不同,二者化学性质有差异二、填空题21.(7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回答以下问题。(1) 2个硅原子 ;(2) 3个硫离子 ;(3)过氧化氢分解中的最小粒子是 ;画出构成H 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5)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2.(8分)(1)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粒子总数为 。(2)某阳离子 R 核外有23个电子,则R 的核电荷数为 。(3)Al 中的3的含义是 ;(4)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5)某原子的质量为 akg,而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b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第一种放射性元素————铀,铀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6)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A. NO和O B. CO 和N C. SO 和CO D. PO 和23.(8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如图A、B、C、D、E、F六种粒子共有 种元素,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A-F六种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写出B粒子的符号 。(2)若G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该G粒子的符号为 。(3)爆炸性的高能微粒Ns 被美国加州爱得华空军基地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合成。关于Ns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的电子数为34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34C.该粒子由5 个氮分子构成D.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24.(7分)已知:A、B、C、D、E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换关系,图中“→”指向生成物,“——”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其中A、B为空气中成分,A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D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E是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 E的名称: 。(2)写出A和C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A→E 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4)写出A物质的用途 (一条即可)。三、实验题25.(7分)正确使用化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图1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图2是称量氯化钠的模拟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填图1中仪器名称)。(2)可用于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 (填图1中仪器名称)。(3)量取10mL 水,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 保持水平,若视线仰视,会使液体体积 (填“偏大”或“偏小”)。(4)小明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①如果他在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游码在“0”处,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继续称重,则实际所称氯化钠的质量 (填“偏大”或“偏小”)。②如果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A.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取下一部分砝码C.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D.移动游码③如果平衡时,称量结果如图2所示。他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26.(13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 ②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甲同学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填序号),上图中该发生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该如何改进 ;根据你选择的收集装置,当看到 时,表示气体已经集满。(3)乙同学用F装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 。(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通常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为 (填序号)。(5)丙同学想用下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收集氧气并测量气体体积,以下气体收集装置应采用的是 (填序号)。若未开始收集时集气瓶内有部分空气,对于气体的体积的测量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