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初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卷 第1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初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卷 第1章)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阶段性测试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三、探究题(26分)
27(6分)
考号
姓名
学校
(1)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e
(3)
1答题前,考生先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码填写清楚,将条
贴条形码区
00
0
28(6分)
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码区域内。
2四
2
2
2
2
)
2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3
3
3
3
3
3
3
3
3
3
铅笔填涂且按正确填

(2)
3)
涂方式填涂:一非
5
5
选择题必须使用0.5
豪米黑色字迹的签字

6
6
6
6
[6]
6]
6

缺考口
29(8分)
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晰。
8
8
8
8
8
(1)
(2)
9
9
9
9
(3)
(4)

选择题(40分)
1 [A]B]C]D
2
ABCD□
3
[A B C]D
4
AOBC□D
30(6分)
5B D
6四四四
7
B四
8
LA 1B CD
(1)
9AB□□D
10AB四□D□
11BCD
2
LAB C D
13 B □
14A B四四□
15四BCD
16 B四
17A 四
18A B□
19AB□cD□
20 BJ
(2)
二、填空题(20分)
(3)
21(6分)
(1)
(2)
(3)
(4)
(5)
四、综合题(14分)
22(3分)
31(8分)
(1)
(2)
(1)
9
(3)
23(3分)
(1)
(2)
(3)
32(6分)
24(3分)
(1)
(1)
(2)
(2)
(3)
25(2分)
(3)
(1)
(2)
26(3分)
(1)
(2)
a
第1页
第2页
请切在此区域作答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第3页
第4页选择题
1-5. BDACD 6-10. DDBDD 11-15. DBDBA 16-20.DCBAB
填空题
21(6分)
(1)mL   (2)立方分米  (3)分米 (4) 90000 90000 (5)600000000    
22(3分)
2.45  (2) 1.30 偏小             
23(3分)
(1)玻璃棒  (2)镊子   (3) 量筒    
24(3分)
(1)将量筒内内的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至液面达到标记2。                         
(2)100      (3)选用量程较小,分度值更小的量筒                     
25(2分)
(1)气体   (2) 大于   
26(3分)
(1)1.80 1.1  (2) 50    
探究题
27(6分)
(1)江江口服液是否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2) 等量    (3)控制变量法      
28(6分)
(1)杀死原有的微生物,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2)1,2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年糕在适宜的温度下更容易发霉。                 
29(8分)
(1)体重增长值    (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27天。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浓度越大,微塑料A对小鼠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       
(4)每组1只,数量太少,使实验存在偶然性。                    
30(6分)
(1)无关      
(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的长度L越长,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越长。                                
(3)缩短   
综合题
31(8分)
乙   (2) 20立方厘米 (3)ABC   (4) c    
32
(1)下降      
(2)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                       
(3) 20℃      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种子为什么会萌发出幼苗 B.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2.为研究学校近视防控措施的效果,每个学期我们都需要检查视力。“检查视力”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3.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的是( ▲ )
A.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制富裕了人们生活 B.用CT检查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节假日人们乘高铁旅游 D.家中都用机器人扫地
4.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小明用一根细绳比较甲乙两个文具盒的长度,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测量的过程。在这一测量过程中,标准量为( ▲ )
A.甲盒子 B.乙盒子 C.细绳 D.无法确定
5.下列常见的测量工具中,其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 )
A.量筒 B.刻度尺 C.温度计 D.量杯
6.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超过量程
7.下列数据最不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cm B.一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50cm3
C.一盒牛奶的体积为250mL D.教室的房间高约30米
8.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
A.滴加液体 B.读取体积 C.测量温度 D.测量长度
9.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
A. B. C.D.
10.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
A.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总是存在的,所以测量结果都正确
C.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 D.该书宽度是12.35cm
11.小科有下列四次测量:
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上科学书的长度; ②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
④长度测量时没有将刻度尺零刻度线作为起点进行测量。
其中一定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2.小敏使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来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据为7.48dm、74.80cm、
748.0mm,则分度值相同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都不相同
13.小浙在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同学测量体温,在给甲同学测量前他看了读数为 37℃ ,直接给甲同学测量结束后是 37℃ ,甩了之后给乙同学测量温度为 37℃ ,然后直接给丙同学测量的温度为 37.5℃ ,测量的体温准确的是 ( ▲ )
A.甲 乙 丙 B.甲 丙 C.甲 乙 D.乙 丙
14.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4 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24 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17 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
A.60℃ B.65℃ C.50℃ D.40℃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
项目 水质 水质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mL 22℃ 300个 280只
乙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0个 90只
含有两个变量 B.缺少对照实验 C.蛙卵数过少 D.结果不明显
16.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
测量次序 1 2 3
甲组/厘米 18.31 18.32 18.36
乙组/厘米 18.2 18.4 18.5
A.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
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 18.32 厘米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17.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18.为了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
B.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
C.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19.(2025七下·镇海区期中)如图所示,在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高低的实验中用到转换法,如图与其现象相符的是( ▲ )
A.B.
C.D.
20.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
(1)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容积约为550 ▲ 。
(2)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105 ▲ 。
(3)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 ▲ 。
(4)0.09米3= ▲ 厘米3= ▲ 毫升。
(5)60纳米= ▲ 米。
22.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
(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 厘米;
(2)小敏用刻度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 cm,若刻度尺受热膨胀,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在酒精灯、温度计、量筒、玻璃棒、体温计、镊子等实验室常见仪器中:
(1)用于搅拌的仪器是  ▲  。
(2)用于取用固体大颗粒的仪器是  ▲  。
(3)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
24.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科同学想测一块空心“乐高积木”的实际体积,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做好标记1;
步骤2:用针将乐高积木压入烧杯的水中,静止后做好标记2;
步骤3:将水平放置的量筒中放入500毫升的水。
步骤4:将烧杯中的乐高积木小心取出(积木不沾水)。
步骤5:_____;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请将步骤5填写完整 ▲ 。
(2)小科同学测量积木的体积为 ▲ 厘米3。
(3)小明指出了小科用的量筒量程太大,会引起较大误差。你有什么方法来减小误差?答:  ▲ 。
25.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小海查找了有关伽利略温度计的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h。小海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高度h。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
(2)若该测温装置上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15℃,则B点对应的温度应
▲  (填“大于”或”小于”)15℃。
26.对于生活中一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累积法、转换法等。下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些相关测量:
(1)如图1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 ▲ 厘米,铜丝的直径是 ▲ 毫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①为了测量出一只鸡蛋的体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了一个实验:如图2一个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5厘米;
②将鸡蛋放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是6厘米。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鸡蛋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厘米3? ▲ (结果保留整数)
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7.流感高发季节,人们对自身免疫力格外关注。“江江口服液”对外宣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某研究团队为探究其真假,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身体状态一致的健康鼠2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经口灌胃给A组鼠灌“江江口服液”,B组鼠灌  生理盐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30天后测定两组小鼠NK细胞的活性,并计算平均;
④结果:NK细胞的平均活性A组为54%,B组为55%。
(注:NK细胞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其活性越高,免疫能力越强)
(1)科研人员探究的问题是 ▲  
(2)经口灌胃给A组鼠灌“江江口服液”,B组鼠灌 ▲  生理盐水
(3)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8.过年了,小龙同学帮父母载着米去年糕厂做年糕。年糕运回家里后先摊开放置一两天再浸到水里,这样能放很长时间,但到第二年春季,小龙同学发现年糕发霉并有酸臭味。小泉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帮小龙找出年糕发霉的原因: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块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一步材料处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二步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将玻璃瓶瓶口塞紧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第三步恒温培养(1周) 25℃ 25℃ 5℃
第四步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其中 ▲  两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
(3)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9.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探究微塑料A对小白鼠的生长是起抑制还是促进作用。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白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体重增长值(g)
甲 1 _ 7.34
乙 1 每日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27天 1.84
丙 1 每日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27天 -0.12
(1)由表可知在探究微塑料A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结果是通过  ▲  来判断的。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  。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4)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 ▲ 。
30.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1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猜想2: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科准备了细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及刻度尺。
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小球质量m/g 线的长度L/cm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① 30 120 2.2
② 40 120 2.2
③ 50 120 2.2
④ 50 90 1.9
⑤ 50 60 1.5
通过对序号①②③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小球质量(m)
▲ ;
(2)通过对序号③④⑤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 。
(3)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以上单摆定律制造发明了摆钟(如图2),长时间工作后摆钟走慢时,应该调节摆锤位置,使摆长 ▲ (选择“加长”或“缩短”)。
四、综合题(每空 2 分,共14分)
3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选择 ▲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该石块的体积是 ▲ 。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填字母,多选)。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 ▲ _ (填“a”“b”或“c”)。
32.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请完成下列问题:
(1)知识准备:了解温度计发展史
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被玻璃管中的液面会 ▲ 。(选填“上升”或“下降”)
(2)产品制作:
①用带塞子的玻璃瓶、水、吸管、硬纸板、红墨水等材料制作简易温度计;
②用笔、水银温度计、刻度尺、温度未知的冷水和温水,在自制温度计甲的硬纸板上标上刻度。
简述如何在自制温度计甲的硬纸板上标上均匀的刻度(要求最小刻度为1℃):
先将温度计放入 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标出它的温度为0℃,
然后放入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稳定后标出它的温度为100℃,
▲ 。
(3)某同学制作出了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23℃,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