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植物吗? 联系生活,说说你们对花生有哪些了解。 花生叶:这是花生叶,一簇簇,绿油油的,长在田地里。 花生果:这是花生果,它是长在地下的,土黄色的外壳,表面凹凸不平。 花生米:这是花生米,平时我们爱吃,红色的外皮里包裹着白色的花生仁。 认识花生: 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 在植物王国里,人们发现花生是独特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落花生”。 落花生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油 爱慕 石榴 便宜 矮矮地 mǔ fēn zhà pián liú 词语检测 ǎi ǎi 特别提醒“ ”和“小”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慕”是心字底,意思是从心里羡慕、仰慕。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慕 楷体 慕 “慕”是个形声字,本义是思念。金文的“慕”,字形的上方是“莫”字,既是声旁,也是“慕”刚开始的写法,由“草”和“日”构成,就像是太阳落到了草地之下。字形的下方是“心”的形状,作为形旁,表示和人的心理活动相关。“慕”后来也作为羡慕、仰慕讲。此外,它的本义至今还沿用,用来表达“思念、依恋”之情,如“思慕”。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 花生”,只要在“花生”前面加上一个概括性的动词,就可以言简意赅地概括某一部分内容,这是一个小秘诀, 今后概括小标题时同学们可以灵活运用。 我们刚才概括的三个小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1. 自读第 1~2 自然段,分别用“——”“~~”“==”画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的有关语句。 都很简略 一笔带过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四个词语之间为什么要用逗号呢? 每个词语背后都是一次辛苦的劳动过程, 逗号体现种花生的过程时间长、不容易。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四个词语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种花生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这也是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一门学问。 浏览思考有哪些人议花生,大家议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用圆圈画出人物,用横线画出内容。 花生有哪些好处(特点)? 先读读句子,再概括好处,并联系生活体会。 “花生的味道很美。 ”(味美) 姐姐 联系生活, 说说你记忆中花生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花生可以榨油。”(榨油) 哥哥 联系生活, 说说你家里吃的花生油是什么样的。 “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便宜、好吃) 我 联系生活, 说说花生可以有多少种吃法。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朴实、不炫耀 父亲在说花生的好处时, 为什么说到了桃子、石榴、苹果呢? 花生:“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是怎么进行对比的呢? 在文中圈画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的关键内容。 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四人小组讨论。 张扬个性 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 不计较名利 华丽耀眼 展示自我 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说花生的好处呢? 他只是在赞美花生吗?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借物喻人” 父亲借花生教育儿女要做像花生这样有用的人。 花生:不好看(外在),很有用(内在)。 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外在), 而要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内在)。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生活中有哪些人的工作也像花生一样看似不华丽,可是很有用?四人小组讨论。 “落花生”式的人物 煤矿工人,他们工作在地下,漆黑一片,粉尘飞扬,浑身上下满是乌黑的煤灰,几乎分不清每个人的面孔。但是,他们开采出来的煤炭,能够燃烧、发电、供暖,为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了能源保障。煤矿工人不就是像花生这样虽不好看却很有用的人吗? 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 不求名利 乐于奉献 “落花生”式的人物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在燕京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 许地山 (1893—1941)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贡献!” 作者以“落华生”为笔名,就是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后来,他用行动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作家。 落华生 迁移练笔 由仿到创 ZHENG TI GAN ZHI 由花生,我们会想到许多朴实无华的劳动者。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它们的哪些特点和哪些人呢? 梅花 竹子 蜜蜂 路灯 竹子 坚韧不屈,正直向上 袁隆平 钱学森 屠呦呦 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 蜜蜂:勤劳工作,辛苦付出 路灯:平凡岗位,默默奉献 请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1)说说你选择了哪个事物,想到了哪些人。 (2)读读下面这个例文,学习表达方法。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忙着采蜜,真是勤劳啊。 看着这些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 “唰———唰———”,前方传来扫地的声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身影。 她,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洁工。 我从她身边经过,只见她戴着手套,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扫进垃圾桶……“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些默默奉献的清洁工就是我们身边最美丽、最勤劳的蜜蜂! (3)分层设计迁移练笔,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第一层次为模仿式表达:可以模仿例文的框架,选择一个事物写一段话。 第二层次为个性化表达:可以突破例文的框架,选择一个事物个性化表达。 第三层次为创造性表达:既可以突破例文的框架,又可以选择其他事物自由表达。 借物喻人的表达框架:事物特点+过渡句+人物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