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含参充分必要解答题专项(答案)一、解答题1.已知集合,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2)若,,且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因为,所以,所以,所以;(2)解:或,,,且p是q的充分条件由已知可得,所以或,所以或,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或.【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交集的运算法则,从而借助数轴求出实数m的值。(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和补集的运算法则,再结合充分条件的判断方法, 可得, 再结合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和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而借助数轴得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2.集合 .(1)若,求;(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当时,,又 ,所以,;(2)解: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即,所以有 ,解得,经验证时,符合题意,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分析】(1)由,得到 , 根据集合交集、并集的概念及运算,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得到是的真子集,结合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 即可求解.3.已知集合,集合,.(1)求, ;(2)设,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由得,所以;由得,所以,所以,.(2)解:因为,所以,,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所以解得:.【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方法,进而得出集合B和集合C,再利用交集和并集的运算法则,进而得出集合B和集合C的并集和交集。(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进而得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4.在①;②““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本题第(2)问的横线处,求解下列问题.问题:已知集合.(1)当时,求;(2)若 ▲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当时,集合,所以;(2)若选择①,则,当时,解得当时,又,,所以,解得,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若选择②,““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当时,解得当时,又,,或解得,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若选择③,,当时,解得当又则解得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分析】(1)利用a的值求出集合A,再利用并集的运算法则和交集的运算法则,再结合补集的运算法则,从而求出集合;。(2) 若选择①,由,则,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结合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从而借助数轴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选择②,利用““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则,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结合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从而借助数轴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选择③,利用结合交集的运算法则和空集的定义,再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从而借助数轴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5.设集合,.(1)若,求;(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则或,当时,,因此,.(2)解: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①若,则,则有,解得,当时, ,合乎题意;②若,则,则有,解得.当时, A,合乎题意.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分析】(1)利用a的值结合分式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进而求出集合B,再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进而求出集合A,再利用交集和补集的运算法则,进而求出集合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从而由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推出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再结合集合间的关系和分类讨论的方法,再借助数轴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6.已知集合,,.(1)若,求集合;(2)在B,C两个集合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命题,命题 ▲ ,使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由及得:,解得,所以,又,所以.(2)若选B:由,得,∴,∴.由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若选C:由,得,∴.由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集合C是集合A的真子集,,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分析】(1) 把m=3代入求出集合B,再根据交集的定义,即可求出 集合;(2)若选B,求出B,再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同样的方法求出选C时对应的m的取值范围.7.已知集合 , .(1)若 是 的充分条件,求 的取值范围;(2)若 ,求 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 是 的充分条件∴当 时, ,不合题意;当 时,解得 ;当 时, ,不合题意综上可得, .(2)解:当 时, , ,符合题意;当 时,或或或 ;当 时,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 ,分类讨论,建立不等式求解即可;(2)根据 分类讨论,确定 的取值范围.8.已知集合 ,集合 ,其中 .(1)当 时,求 ;(2)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由 ,得 ,所以 ;当 时,由 ,得 ,所以 .所以(2)解:由 及 ,得 .即因为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所以 ,且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得 .又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分析】(1)利用m的值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进而求出集合N,再利用分式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进而求出集合M,再结合交集的运算法则,进而求出集合M和集合N的交集。(2)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进而求出集合N,再利用分式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进而求出集合M,因为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 ,再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而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9.已知集合 B={x|(x-m)(x-m-6)≤0},其中m∈R.(1)当m=2时,求A∪B;(2)若“x∈A”是“ ”的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当 时,所以(2)解:因为“ ”是“ ”的充分条件,所以 ,又 或 ,所以 或 ,即 或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分析】(1)利用m的值求出集合B,再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进而求出集合A和集合B,再利用并集的运算法则求出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2)利用充分条件与集合间包含关系的关系,则由 “ ”是“ ”的充分条件,所以 , 再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再借助数轴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10.设 , .(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设 ,所以 ,设 ,所以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 ,即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解:因为p是q的必要条件,所以 ,即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分析】(1)根据分式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分别求出p与q的范围,然后根据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到 ,建立关系式,解之即可;(2)根据p是q的必要条件,所以 ,建立关系式,解之即可。11.设集合 , .(1)若 ,求 ;(2)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 ,时, ,∴ ;(2)解:“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 ,又 且 ,∴ ,解得 ;【解析】【分析】(1)解出不等式可得集合B, 时, 可得集合A,利用交集的定义运算可得 ;(2)由“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 ,进而即可得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12.已知 , .(1)是否存在实数 ,使 是 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实数 ,使 是 的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 .要使 是 的充要条件,则 ,即 此方程组无解,则不存在实数 ,使 是 的充要条件;(2)解:要使 是 的必要条件,则 ,当 时, ,解得 ;当 时, ,解得要使 ,则有 ,解得 ,所以 ,综上可得,当实数 时, 是 的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求出集合P,再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结合已知条件 是 的充要条件 ,从而推出不存在实数 ,使 是 的充要条件 。(2)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集的方法求出集合P,再利用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结合已知条件 是 的必要条件 ,从而结合必要条件与集合间关系的关系,从而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借助数轴求出当实数 时, 是 的必要条件。13.从给出的三个条件① ,② ,③ 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条件,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完成解答.已知集合 .(1)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的值;(2)已知_______,若集合 含有两个元素且满足 ,求集合 .【答案】(1)解:因为“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 ,当 时,即 ,得 ,不合题意;当 时,即 或 ,得 ,满足题意;所以 ;(2)解:根据题意,若选择条件①,则 ,不合题意;故可选择条件②或③;若选择条件②, , 所以 , 所以 ,若选择条件③ , 所以 , 所以【解析】【分析】(1)根据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即可得出 , 由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a的值。(2)根据题意选择体积 ① 即可求出集合B经过验证不符合题意;选择条件 ②或③ 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求出结果。14.已知集合 , .(Ⅰ)若实数 ,求 ;(Ⅱ)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解答:集合 ,(Ⅰ)若实数 ,则 ,所以 ,.(Ⅱ)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由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分析】 (Ⅰ) 先求出集合A,结合m=0,解绝对值不等式求出集合B,最后根据两个集合交集和并集的定义分别求出 即可;(Ⅱ) 由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出A是B的子集,根据子集的定义,据此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15.已知集合 , .(1)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若 , ,且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若 ,则 ,解得 .因此,当 时,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2)解:由 ,得 ,解得 ,即 ,, ,且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当 时,即 ,解得 ,满足题意;当 时,由 ,可得 ,解得 .当 时, , ,则 成立.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由 可得出实数 的不等式组,求得对应的实数 的取值范围,利用补集思想可求得当 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2)利用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建立不等式关系,即可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含参充分必要解答题专项一、解答题1.已知集合,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2)若,,且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集合 .(1)若,求;(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已知集合,集合,.(1)求, ;(2)设,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4.在①;②““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本题第(2)问的横线处,求解下列问题.问题:已知集合.(1)当时,求;(2)若 ▲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5.设集合,.(1)若,求;(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6.已知集合,,.(1)若,求集合;(2)在B,C两个集合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命题,命题 ▲ ,使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7.已知集合 , .(1)若 是 的充分条件,求 的取值范围;(2)若 ,求 的取值范围.8.已知集合 ,集合 ,其中 .(1)当 时,求 ;(2)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9.已知集合 B={x|(x-m)(x-m-6)≤0},其中m∈R.(1)当m=2时,求A∪B;(2)若“x∈A”是“ ”的充分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10.设 , .(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1.设集合 , .(1)若 ,求 ;(2)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2.已知 , .(1)是否存在实数 ,使 是 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实数 ,使 是 的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从给出的三个条件① ,② ,③ 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条件,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完成解答.已知集合 .(1)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的值;(2)已知_______,若集合 含有两个元素且满足 ,求集合 .14.已知集合 , .(Ⅰ)若实数 ,求 ;(Ⅱ)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5.已知集合 , .(1)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若 , ,且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含参充分必要解答题专项.docx 含参充分必要解答题专项(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