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阶段素养达标卷阶段性知识评估 范围:第一至四单元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10 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附加题 总分得分一、阅读两则校园活动报道,完成练习(16 分)报道一:三(2)班的“书香小队”在校园读书节中表现突出。队员们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积极分享读书心得,还共同 dǎ zào( )了班级“图书角”。他们 fā yáng( )互助精神,帮同学推荐好书,解答阅读疑问,在班级里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最终获得“最佳书香小队”称号。报道二:金秋十月,学校举办“秋日运动会”。开幕式上,各班队伍 pái liè( )整齐,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操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短跑选手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刺,跳远选手轻盈起跳,拔河队员 hù xiāng( )鼓劲。场外,同学们的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大家脸上都洋溢着 xìng fú( )的笑容,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1. 根据拼音补全报道内容(10 分)2. “营”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营”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谋求;②建造;③军队驻扎的地方;④团体、单位。给下列加点“营”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6 分)(1)营造氛围( ) (2)军营生活( )(3)营业开门( ) (4)营建房舍( )二、选择题(10 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背诵(sòng) 压根(yà) B. 鲫鱼(jì) 稍息(shāo)C. 膝盖(qī) 沉浸(jìn) D. 处罚(chǔ) 召开(zhāo)2.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B. 荷尽已无擎雨盖(举,向上托)C. 菊残犹有傲霜枝(仍然) D. 萧萧梧叶送寒声(形容风声)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听到获奖消息,她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B.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难题。C. 他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D. 马路上车水马龙,四面八方都很通畅。4.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2 分)A. 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B. 他长得很像他爸爸。C. 银杏叶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D. 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在天空。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写日记时,正文可以记录当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结尾不需要署名。B.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除了查字典,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向别人请教。C. 预测课文内容时,要根据标题、插图和已读内容合理猜测,不能胡乱想象。D. 朗读时,重音读错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比如“我喜欢红色”重读“红色”,强调喜欢的颜色。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1. “咱们周末去公园放风筝吧!”哥哥兴奋地说。(改成提示语在后的句子)(2分)2.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4 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学会了团队合作。(2)妈妈买了香蕉、葡萄、西红柿、橙子等水果。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1.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 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 的歌。(2 分)2. 《山行》中“ , ”两句,写出了深秋枫林的美丽;《赠刘景文》中“ , ”鼓励朋友要珍惜时光,乐观向上。(4 分)3. 班 级 合 唱 比 赛 前 , 大 家 紧 张 又 兴 奋 , 班 长 鼓 励 大 家 :“ ,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2 分)4. 傍 晚 , 夕 阳 西 下 , 江 面 波 光 粼 粼 , 让 我 想 起 《 望 洞 庭 》 中“ , ”的诗句。(2 分)五、口语交际:分享假期新鲜事(3 分)小林:这个假期我特别开心,我跟着爷爷学种向日葵,看着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特别有成就感!小方:哇,听起来好有趣!我假期也有新鲜事——小林:你做的手工真有意思!如果给你的手工作品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为什么?小方:我会叫它“ ”,因为六、阅读理解(25 分)(一)阅读语段,感受“自然的奇妙”(10 分)语段一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选自《秋天的雨》)语段二 清晨,露珠在叶片上打滚,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太阳出来后,露珠闪着光,把叶片装点得格外漂亮。过了一会儿,风来了,叶片轻轻摇晃,露珠“滴答滴答”落在草地上,给小草喝了一顿甜甜的“早餐”。蝴蝶也来凑热闹,扇着彩色的翅膀,在叶片间飞舞,好像在和露珠打招呼。1. 联读两个语段,完成观察卡(2 分)观察对象 颜色/形态 由此想到的四字词语银杏叶 黄色、小扇子状露珠 透明、珍珠状2. 两个语段中加点部分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读语段一,我仿佛看到 ;读语段二,我仿佛听到 。(3 分)3. 给两个语段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2 分)A. 激昂的 B. 温柔的 C. 悲伤的4. 语段一中“打开秋天的大门”指 ,如果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你想邀请 一起欣赏秋天,因为 。(3分)(二)阅读短文《家乡的银杏林》,完成练习(15 分)家乡的银杏林我的家乡有一片银杏林,每到秋天,那里就成了金色的世界。银杏林在村东的山坡上,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走近一看,每棵银杏树都笔直挺拔,树枝上挂满了金黄的叶子。秋风一吹,叶子轻轻摇晃,像无数只金色的蝴蝶扇动翅膀。偶尔有叶子飘落,打着旋儿落在地上,给大地盖了一层“金被子”。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在银杏林里玩。我们捡起完整的银杏叶,夹在书里做书签;把叶子摆成小动物的形状,比谁摆得最像;还会追着飘落的叶子跑,笑声在林子里回荡。奶奶说,银杏果能吃,还能入药。每到银杏果成熟时,大人们就会戴着手套采摘,生怕银杏果的汁水沾到手上。今年秋天,我发现银杏林里多了几张木椅。爷爷说,这是村里特意为老人和游客准备的,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欣赏风景。看着金黄的银杏叶和崭新的木椅,我觉得家乡的银杏林越来越美了。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4 分)( 1)“ 远 远 望 去 , 银 杏 林 像 铺 了 一 层 金 色 的 地 毯 ” 中 ,“ 地 毯 ”指 , 通 过 联 系 上 下 文 , 我 知 道 这 句 话 形容 。(2 分)( 2)“ 爷 爷 说 ,银 杏 果 能 吃 ,还 能 入 药 ”中 ,“ 入 药 ”的 意 思 是,我是用 的方法理解的。(2 分)2. 短文主要写了 (地方)的银杏林,秋天的银杏林最大的特点是 。(2 分)3. 用“______”画出短文中描写银杏叶动态的句子,其中你觉得最生动的句子是 ,因为 。(3 分)4. 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 作者喜欢在银杏林里和小伙伴做游戏,体现了银杏林带来的乐趣。B. “木椅”的出现,说明家乡的银杏林变得更贴心、更美丽了。C. 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D. 从“金色的地毯”“金色的蝴蝶”能看出银杏林的颜色美。5. 你的家乡秋天有什么特色景物?它带给你哪些乐趣?(4 分)七、习作(30 分)题目:______的老师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能概括老师特点的词语,如“幽默”“温柔”“严厉”“爱运动”等;②通过 1-2 件具体事例表现老师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语句通顺,不少于 300 字。附加题(10 分)积累与运用1. 补充诗句:“ ,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了西湖的美;“ ,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了深秋的枫景。(4 分)2. 写出两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 ;写出两个含有人体器官的四字词语: 、 。(6 分)2025 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阶段素养达标卷(参考答案): 一、阅读校园活动报道(16 分)1. 打造、发扬、排列、互相、幸福(10 分,每空 2 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解析:“打造”注意“造”的写法,“发扬”的“扬”不要写成“杨”,“排列”的“列”右边是“歹”,“互相”的“互”不要少写中间的横,“幸福”的“福”是“示”字旁。)2. 艹(草字头)、8;(1)①、(2)③、(3)④、(4)②(6 分,部首 1 分,笔画 1 分,每空解释 1 分。解析:“营”笔顺为“横、竖、竖、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折钩、撇、撇”,部首“艹”,除去部首剩 8 画;“营造”指谋求氛围(①),“军营”指军队驻扎地(③),“营业”指单位开门(④),“营建”指建造房舍(②)。)二、选择题(10 分)1. A(2 分。解析:B 项“稍息”的“稍”读 shào;C 项“膝盖”的“膝”读 xī;D 项“召开”的“召”读 zhào;A 项读音均正确。)2. D(2 分。解析:“萧萧梧叶”的“萧萧”形容风吹梧叶的声音,不是“形容风声”(范围过宽);A、B、C 项解释均正确。)3. D(2 分。解析:“四面八方”形容范围广,不能形容“马路上通畅”,可改为“四通八达”;A(兴高采烈)、B(聚精会神)、C(自言自语)均使用恰当。)4. B(2 分。解析:B 项“长得像爸爸”是比较,不是比喻(比喻需有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且两者不同类);A(湖面→镜子)、C(银杏叶→小扇子)、D(云朵→棉花糖)均为比喻句。)5. D(2 分。解析:“我喜欢红色”重读“喜欢”强调情感,重读“红色”强调颜色,两种重音均不影响句子核心意思,D 项说法错误;A、B、C 项均正确。)三、句子练习(6 分)1. “咱们周末去公园放风筝吧!”哥哥兴奋地说。(2 分。解析:提示语在后,直接保留引语,提示语“哥哥兴奋地说”放在句末,标点正确。)2. (1)删去“通过”或“使”(用删除符号删掉其中一个,2 分。解析:原句缺少主语,“通过”和“使”同时使用导致主语残缺。)(2)删去“、西红柿”(用删除符号删掉,2 分。解析:西红柿是蔬菜,不是水果,分类错误。)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1. 丰收、欢乐(2 分。解析:直接引用《秋天的雨》原文,“丰收的歌”对应大地,“欢乐的歌”对应小朋友。)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4 分,每空 1分。解析:《山行》诗句写枫林美,《赠刘景文》诗句鼓励珍惜时光,需准确默写,注意“枫”“橙”的写法。)3. 人心齐、泰山移(2 分。解析:俗语,体现“齐心协力”的主题,贴合合唱比赛鼓励语境。)4.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 分。解析:《望洞庭》中“湖光秋月”“潭面如镜”对应“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的场景,注意“潭”“磨”的写法。)五、口语交际(3 分)示例:小方:我跟着妈妈学做手工,用彩纸折了小兔子、小房子,还把它们拼成了一个“童话小镇”!小方:我会叫它“彩虹小镇”,因为我用了红、黄、蓝、绿多种颜色的彩纸,小镇看起来像彩虹一样漂亮。(每空 1 分,内容贴合“手工”,名字与理由匹配即可。)六、阅读理解(25 分)(一)阅读语段(10 分)1. 金桂飘香(或“金黄一片”)、晶莹剔透(或“珠光闪闪”)(2 分,每空 1 分,符合观察对象特点的四字词语即可。)2. 拟人;银杏叶像小扇子一样扇走炎热,枫叶像邮票一样飘来凉爽;露珠滴落的“滴答”声和蝴蝶扇动翅膀的“沙沙”声(3 分,每空 1 分。解析:“扇哪扇哪”“打招呼”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是拟人;结合语段内容描述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合理即可。)3. B(2 分。解析:两个语段均描写自然的温柔美好,“清凉温柔”“滴答滴答”体现温柔的氛围,故选 B。)4. 秋天到来;爷爷(或“朋友”);爷爷喜欢秋天的景色,我想和他一起分享银杏叶、枫叶的美丽(3 分,每空 1 分,理由合理即可。)(二)阅读短文(15 分)1. (1)金黄的银杏叶;银杏林一片金黄,像地毯一样铺满山坡(2 分,每空 1 分。解析:“地毯”是比喻,本体是银杏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形容银杏林的颜色和形态。)(2)把银杏果作为药材使用;联系生活经验(或“查字典”)(2 分,每空 1 分。解析:“入药”指用于制药,可通过生活中“中药”的知识或查字典理解。)2. 作者家乡村东山坡上;一片金黄,像金色的世界(2 分,每空 1 分。解析:从“我的家乡有一片银杏林”“在村东的山坡上”“成了金色的世界”提取信息。)3. 描写动态的句子:秋风一吹,叶子轻轻摇晃,像无数只金色的蝴蝶扇动翅膀。偶尔有叶子飘落,打着旋儿落在地上,给大地盖了一层“金被子”。(1 分)示例:秋风一吹,叶子轻轻摇晃,像无数只金色的蝴蝶扇动翅膀。(1 分)理由:这句话把银杏叶比作金色的蝴蝶,“扇动翅膀”写出叶子摇晃的动态,生动形象。(1分)(共 3 分,句子画对 1 分,选择 1 分,理由 1 分。)4. C(2 分。解析:短文主要表达对银杏林的喜爱,不是“对银杏果的喜爱”;A、B、D 项均正确。)5. 示例:我的家乡秋天有一片稻田,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晃,像金色的海浪。我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稻田边散步,看农民伯伯收割稻谷,还会捡起掉落的稻穗,感受丰收的快乐。(4分,写出景物 1 分,乐趣 3 分,语句通顺即可。)八、习作(30 分)评分标准优秀(24-30 分) 1. 补题恰当(如“幽默的老师”“温柔的老师”);2. 用 1-2 件具体事例表现特点(如“老师用笑话化解尴尬”“老师耐心辅导作业”);3. 语句通顺,细节生动(如老师的动作、语言);4. 情感真挚,不少于 300 字。良好(18-23 分) 1. 补题合理,事例较具体;2. 语句基本通顺,有简单细节;3. 有情感表达,字数达标。合格(12-17 分) 1. 补题基本恰当,事例简略;2. 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错别字;3. 情感模糊,字数接近 300 字。待改进(12 分以下) 1. 补题不当或偏离主题;2. 无具体事例,语句不通顺;3. 字数不足 250 字。范文示例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